男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2014-08-27 12:29艾秀清任云凤朱相露木妮热.木沙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放疗治疗效果

艾秀清+任云凤+朱相露+木妮热.木沙江

【摘要】 ;目的 ;观察对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2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 随机分为未放疗组和放疗组。未放疗组10例术后实施辅助化疗, 对放疗组11例术后实施放疗。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复发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未放疗组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 放疗组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 放疗组高于未放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27%, 随访发现, 2例死亡, 生存率为81.82%。3年内6例复发, 复发率为54.55%;5例有远处转移, 转移率为45.45%。结论 ;放疗对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生存率较高, 值得应用。

【关键词】 ;男性乳腺癌;放疗;治疗效果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n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AI Xiu-qing, REN Yun-feng,ZHU Xiang-lu, et al.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Cancer Hosptial Affiliated to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on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Selected 21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or radiation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ed them into radiotherapy group(11 cases) and non-radiotherapy group(10 cases). Non-radiotherapy group given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group given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Survival, recurrence, and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wo groupswere compared. Results ;Effective rate of non-radiotherapy group(70%) was higher than radiotherapy group(90.9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radiation radiation group was 27.27%, follow-up found 2 cases died, survival rate was 81.82%, 6 cases of recurrence within 3 years, recurrence rate was 54.55%; 5 patients with distant metastasis, transfer rate was 45.45%. Conclusion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in patients with male breast cancer with high survival rate, so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Male breast cancer; Radiation therapy; Treatment effect男性乳腺癌是较为少见的临床疾病, 在乳腺癌发病率中占1% [1]。该病具有预后较差、病程较长的特点, 早发现、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重要原则, 对维护患者身体健康、良好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式包括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四种[2]。现收集2000年5月~2010年5月本院接收的男性乳腺癌患者21例, 对其术后实施放疗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收集2000年5月~2010年5月本院治疗的男性乳腺癌患者21例。其中未放疗组10例, 平均年龄(58.16±1.24)岁, 最大78岁, 最小18岁, 平均病程(1.53±0.41)年, 最长5.47年, 最短0.16年。5例左侧肿块, 5例右侧肿块, 4例伴有乳头异常, 2例伴有乳头溢液, 2例为黏液性腺癌, 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放疗组共11例, 平均年龄(58.17±1.23)岁, 最大77岁, 最小19岁, 平均病程(1.54±0.42)年, 最长5.45年, 最短0.15年。6例左侧肿块, 4例右侧肿块, 5例伴有乳头异常, 2例伴有乳头溢液, 1例为黏液性腺癌, 10例为浸润性导管癌。未放疗组和放疗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对男性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手术, 并对术前肿块>5 cm;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4个;切缘阳性;多中心肿瘤的11例患者术后全身化疗结束后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①治疗仪器选择直线加速器。②照射部位选择患者锁骨区和胸壁放疗。每周治疗5次, 1次/d, 每次剂量为1.8~2 Gy, 放疗总剂量是50 Gy。化疗方案选择CMF/CAF。endprint

治疗后3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放疗组患者接受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生存、复发或转移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治疗效果未放疗组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 放疗组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 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未放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无效 好转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未放疗组 10 3(30.00) 1(10.00) 4(40.00) 2(20.00) 7(70.00)

放疗组 11 1(9.09) 3(27.27) 4(36.36) 3(27.27) 10(90.91)

P <0.05

注:与未放疗组比较, aP<0.05

2. 2复发转移放疗组11例接受放疗后, 3例出现放疗中发生放射性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27%, 其中1例出现食管损伤, 1例出现急性肺损伤, 1例出现皮肤损伤。3例患者均耐受, 顺利完成治疗。随访发现, 2例死亡, 生存率为81.82%。3年内6例复发, 复发率为54.55%, 复发部位均为胸壁, 其中1例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4例伴锁骨区淋巴结转移, 1例伴内乳淋巴结转移。5例有远处转移, 转移率为45.45%, 其中1例转移至肝脏, 2例转移至肺脏, 1例转移至脑, 1例转移至骨。

3 讨论

性染色体异常、内源性因素和家族性因素是导致男性乳腺癌的主要原因。该病患者常表现为乳头异常、无痛性肿块、淋巴结、乳头溢液等, 并伴有胸部皮肤粘连, 乳头异常患者出现乳头结痂、内陷和回缩等。乳晕是男性患者乳腺组织较为集中的部位, 是肿块的好发部位, 边界较不清晰, 且生长快速。根据男性患者乳房、乳晕及乳头特点, 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因此, 男性乳腺癌根治术后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术后锁骨区及胸壁放射治疗, 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具有积极意义。国内有学者研究主张, 对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放疗, 可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生存率, 降低死亡率, 治疗效果较好, 对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极大意义[3]。在本文研究中, 11例放疗组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 治疗后3年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显示, 未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 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 放疗组较高, 本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 表明术后放疗是男性乳腺癌辅助治疗的可靠方式。放疗组中3例出现放疗并发症, 其中1例出现食管损伤, 1例出现急性肺损伤, 1例出现皮肤损伤。3例患者均耐受, 顺利完成治疗。随访发现, 2例死亡, 生存率为81.82%。3年内6例复发, 复发率为54.55%, 复发部位均为胸壁, 其中1例伴腋窝, 4例伴锁骨上, 1例伴内乳。5例有远处转移, 转移率为45.45%, 其中1例转移至肝, 2例肺, 1例脑, 1例骨。考虑复发和转移原因可能是:①男性乳腺腺体较小, 脂肪较少, 且薄, 对肿瘤缺乏较强的屏障功能;②手术切除不彻底;③乳晕、围乳头部位具有丰富的淋巴导管, 易转移;④本组患者多为黏液性腺癌和浸润性导管癌, 肿瘤浸润性生长, 细胞分化较差, 肿瘤恶性程度较高。

综上所述, 放射治疗对提高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率并减少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疗效较好,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静悦, 刘文超.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 2013, 18(16):47-48.

[2] 徐志勇, 朱建华.乳腺癌放疗近期效果评价指标的研究.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 16(15):63-64.

[3] 宫姝宁, 王玉红.男性乳腺癌术后放疗19例疗效分析.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2, 19(20):75-76.

[收稿日期:2014-04-23]endprint

治疗后3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放疗组患者接受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生存、复发或转移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治疗效果未放疗组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 放疗组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 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未放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无效 好转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未放疗组 10 3(30.00) 1(10.00) 4(40.00) 2(20.00) 7(70.00)

放疗组 11 1(9.09) 3(27.27) 4(36.36) 3(27.27) 10(90.91)

P <0.05

注:与未放疗组比较, aP<0.05

2. 2复发转移放疗组11例接受放疗后, 3例出现放疗中发生放射性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27%, 其中1例出现食管损伤, 1例出现急性肺损伤, 1例出现皮肤损伤。3例患者均耐受, 顺利完成治疗。随访发现, 2例死亡, 生存率为81.82%。3年内6例复发, 复发率为54.55%, 复发部位均为胸壁, 其中1例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4例伴锁骨区淋巴结转移, 1例伴内乳淋巴结转移。5例有远处转移, 转移率为45.45%, 其中1例转移至肝脏, 2例转移至肺脏, 1例转移至脑, 1例转移至骨。

3 讨论

性染色体异常、内源性因素和家族性因素是导致男性乳腺癌的主要原因。该病患者常表现为乳头异常、无痛性肿块、淋巴结、乳头溢液等, 并伴有胸部皮肤粘连, 乳头异常患者出现乳头结痂、内陷和回缩等。乳晕是男性患者乳腺组织较为集中的部位, 是肿块的好发部位, 边界较不清晰, 且生长快速。根据男性患者乳房、乳晕及乳头特点, 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因此, 男性乳腺癌根治术后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术后锁骨区及胸壁放射治疗, 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具有积极意义。国内有学者研究主张, 对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放疗, 可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生存率, 降低死亡率, 治疗效果较好, 对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极大意义[3]。在本文研究中, 11例放疗组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 治疗后3年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显示, 未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 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 放疗组较高, 本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 表明术后放疗是男性乳腺癌辅助治疗的可靠方式。放疗组中3例出现放疗并发症, 其中1例出现食管损伤, 1例出现急性肺损伤, 1例出现皮肤损伤。3例患者均耐受, 顺利完成治疗。随访发现, 2例死亡, 生存率为81.82%。3年内6例复发, 复发率为54.55%, 复发部位均为胸壁, 其中1例伴腋窝, 4例伴锁骨上, 1例伴内乳。5例有远处转移, 转移率为45.45%, 其中1例转移至肝, 2例肺, 1例脑, 1例骨。考虑复发和转移原因可能是:①男性乳腺腺体较小, 脂肪较少, 且薄, 对肿瘤缺乏较强的屏障功能;②手术切除不彻底;③乳晕、围乳头部位具有丰富的淋巴导管, 易转移;④本组患者多为黏液性腺癌和浸润性导管癌, 肿瘤浸润性生长, 细胞分化较差, 肿瘤恶性程度较高。

综上所述, 放射治疗对提高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率并减少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疗效较好,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静悦, 刘文超.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 2013, 18(16):47-48.

[2] 徐志勇, 朱建华.乳腺癌放疗近期效果评价指标的研究.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 16(15):63-64.

[3] 宫姝宁, 王玉红.男性乳腺癌术后放疗19例疗效分析.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2, 19(20):75-76.

[收稿日期:2014-04-23]endprint

治疗后3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放疗组患者接受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生存、复发或转移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治疗效果未放疗组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 放疗组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 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未放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无效 好转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未放疗组 10 3(30.00) 1(10.00) 4(40.00) 2(20.00) 7(70.00)

放疗组 11 1(9.09) 3(27.27) 4(36.36) 3(27.27) 10(90.91)

P <0.05

注:与未放疗组比较, aP<0.05

2. 2复发转移放疗组11例接受放疗后, 3例出现放疗中发生放射性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27%, 其中1例出现食管损伤, 1例出现急性肺损伤, 1例出现皮肤损伤。3例患者均耐受, 顺利完成治疗。随访发现, 2例死亡, 生存率为81.82%。3年内6例复发, 复发率为54.55%, 复发部位均为胸壁, 其中1例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4例伴锁骨区淋巴结转移, 1例伴内乳淋巴结转移。5例有远处转移, 转移率为45.45%, 其中1例转移至肝脏, 2例转移至肺脏, 1例转移至脑, 1例转移至骨。

3 讨论

性染色体异常、内源性因素和家族性因素是导致男性乳腺癌的主要原因。该病患者常表现为乳头异常、无痛性肿块、淋巴结、乳头溢液等, 并伴有胸部皮肤粘连, 乳头异常患者出现乳头结痂、内陷和回缩等。乳晕是男性患者乳腺组织较为集中的部位, 是肿块的好发部位, 边界较不清晰, 且生长快速。根据男性患者乳房、乳晕及乳头特点, 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因此, 男性乳腺癌根治术后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术后锁骨区及胸壁放射治疗, 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具有积极意义。国内有学者研究主张, 对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放疗, 可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生存率, 降低死亡率, 治疗效果较好, 对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极大意义[3]。在本文研究中, 11例放疗组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 治疗后3年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显示, 未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 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 放疗组较高, 本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 表明术后放疗是男性乳腺癌辅助治疗的可靠方式。放疗组中3例出现放疗并发症, 其中1例出现食管损伤, 1例出现急性肺损伤, 1例出现皮肤损伤。3例患者均耐受, 顺利完成治疗。随访发现, 2例死亡, 生存率为81.82%。3年内6例复发, 复发率为54.55%, 复发部位均为胸壁, 其中1例伴腋窝, 4例伴锁骨上, 1例伴内乳。5例有远处转移, 转移率为45.45%, 其中1例转移至肝, 2例肺, 1例脑, 1例骨。考虑复发和转移原因可能是:①男性乳腺腺体较小, 脂肪较少, 且薄, 对肿瘤缺乏较强的屏障功能;②手术切除不彻底;③乳晕、围乳头部位具有丰富的淋巴导管, 易转移;④本组患者多为黏液性腺癌和浸润性导管癌, 肿瘤浸润性生长, 细胞分化较差, 肿瘤恶性程度较高。

综上所述, 放射治疗对提高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率并减少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疗效较好,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静悦, 刘文超.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 2013, 18(16):47-48.

[2] 徐志勇, 朱建华.乳腺癌放疗近期效果评价指标的研究.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 16(15):63-64.

[3] 宫姝宁, 王玉红.男性乳腺癌术后放疗19例疗效分析.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2, 19(20):75-76.

[收稿日期:2014-04-23]endprint

猜你喜欢
放疗治疗效果
肿瘤热疗的机理及临床研究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