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2014-08-27 12:36陈用源魏华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婴幼儿肺炎

陈用源+魏华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36例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和丙种球蛋白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更昔洛韦治疗, 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部分有气喘、腹泻、口吐泡沫等情况出现, 经检测, 血清CMV-IgM抗体和CMV-DNA检查均阳性32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5例;伴心肌损害14例。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多种实验室诊断方法可提高CMV肺炎的诊断, 做到尽早治疗。

【关键词】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36 cases of infants with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CHEN Yong-yuan, WEI Hua-wen. Xing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und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3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feature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in infants.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data of 36 cases of infants with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ganciclovir and gamma globulin. The control group used ganciclovir only, and then compared their clinical effect. Result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cough, sputum, fever, some had asthma, diarrhea, vomit foam, after testing, serum CMV-IgM antibodies and CMV-DNA were positive for 32 cases; 5 cases with combined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14 cases with myocardial damage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100%, control group was 94.44%,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various laboratory diagnostic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CMV pneumonia.

【Key words】 Infant;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Clinical analysis巨细胞病毒(CMV)类属疱疹病毒科, 多发于婴幼儿时期, 在我国广泛流行。CMV可感染婴幼儿的肺脏、肝脏等器官, 是造成婴幼儿多脏器损害的重要因素。对大多数CMV感染患儿, 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常导致儿科医生延误诊断和治疗, 引发严重后果。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36例患儿诊断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CMV肺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4例, 女12例;年龄1个月~3岁;病程4~22 d。所有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部分有气喘、腹泻、口吐泡沫等情况出现。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5例;伴心肌损害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实验室检查36例患儿在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MV-IgM抗体, 采用荧光PCR法测定CMV-DNA, 进行常规X线检查[2, 3]。患儿血CMV-IgM抗体检查阳性35例, CMV-DNA阳性33例, 两者均阳性32例(88.88%), 经X片检查:双肺纹理增粗、增多34例, 有斑点状和小片状阴影29例。

1. 3治疗方法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 5 mg/(kg·次), 2次/d, 治疗14 d, 并采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400 mg/(kg·d), 治疗5 d。对照组仅采用更昔洛韦治疗, 疗程14 d。

1. 4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疗程完后临床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肝脾恢复正常,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显著下降至正常水平, 查X片病灶基本消散;有效: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显著好转, 肝脾有所回缩,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明显降低, 查X片病灶部分吸收。无效: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显效和有效合并为总有效[4]。

1. 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对照组

P 18

18

16(88.88)

13(72.22)

2(11.11)

4(22.22)

0

1(5.55)

18(100.00)a

17(94.44)

0.0023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讨论

CMV存在于患者所有体液中, 包括血液、乳汁、尿液、唾液、子宫颈分泌物等, 可通过水平途径和垂直途径两种方式传播[5], 在人群中广泛流行。感染CMV一般表现为隐性感染, 难以察觉。若CMV感染患者为婴幼儿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极有可能引起单一器官损伤(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肺脏等)。

CMV感染的特性导致其对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威胁较大, 加强对CMV的鉴定, 提升临床医师的判定能力, 可以有效避免医生误诊,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医学界主要将CMV分为3种类型[6]:①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指孕妇在生育之前已患有CMV感染, 经胎盘垂直传播于新生儿, 于其出生≤14 d检测出CMV感染;②围生期感染:孕妇在生育之前已患有CMV感染, 但其婴儿自出生后14 d内未检测出CMV感染, 而在之后3~12周内检测患有CMV感染的新生儿,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母乳或产道;③获得性感染:指新生儿出生后检测正常, 在12周后检测患有CMV感染,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唾液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通过本组临床资料显示, 所有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部分有气喘、腹泻、口吐泡沫等情况出现。

作为常见的治疗CMV感染的药物, 更昔洛韦在治疗CMV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更昔洛韦进入患者细胞后, 经病毒诱导为5-磷酸更昔洛韦, 进而在有关催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 通过抑制脱氧鸟苷与病毒DNA聚合酶的结合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进而达到治疗效果, 这种作用机制也决定了患者不易对更昔洛韦产生耐药性。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24.

[2] 朱宇.胸腺肽αⅠ治疗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肺炎17例.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 13(18):3507-3510.

[3] 黎磊石, 陈劲松.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防治体会.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9, 13(1):51-52.

[4] 陈艳波, 王华, 张孔, 等.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及预后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 27(5):350-352.

[5] 陈壮桂, 纪经智, 李鸣, 等.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肺炎Th1/Th2细胞因子测定及意义.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7, 21(4):361-363.

[6] 王静, 陶枫.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肺炎42例临床分析.天津医药, 2012, 40(3):294-295.

[收稿日期:2014-04-14]

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36例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和丙种球蛋白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更昔洛韦治疗, 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部分有气喘、腹泻、口吐泡沫等情况出现, 经检测, 血清CMV-IgM抗体和CMV-DNA检查均阳性32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5例;伴心肌损害14例。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多种实验室诊断方法可提高CMV肺炎的诊断, 做到尽早治疗。

【关键词】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36 cases of infants with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CHEN Yong-yuan, WEI Hua-wen. Xing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und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3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feature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in infants.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data of 36 cases of infants with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ganciclovir and gamma globulin. The control group used ganciclovir only, and then compared their clinical effect. Result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cough, sputum, fever, some had asthma, diarrhea, vomit foam, after testing, serum CMV-IgM antibodies and CMV-DNA were positive for 32 cases; 5 cases with combined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14 cases with myocardial damage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100%, control group was 94.44%,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various laboratory diagnostic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CMV pneumonia.

【Key words】 Infant;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Clinical analysis巨细胞病毒(CMV)类属疱疹病毒科, 多发于婴幼儿时期, 在我国广泛流行。CMV可感染婴幼儿的肺脏、肝脏等器官, 是造成婴幼儿多脏器损害的重要因素。对大多数CMV感染患儿, 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常导致儿科医生延误诊断和治疗, 引发严重后果。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36例患儿诊断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CMV肺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4例, 女12例;年龄1个月~3岁;病程4~22 d。所有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部分有气喘、腹泻、口吐泡沫等情况出现。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5例;伴心肌损害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实验室检查36例患儿在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MV-IgM抗体, 采用荧光PCR法测定CMV-DNA, 进行常规X线检查[2, 3]。患儿血CMV-IgM抗体检查阳性35例, CMV-DNA阳性33例, 两者均阳性32例(88.88%), 经X片检查:双肺纹理增粗、增多34例, 有斑点状和小片状阴影29例。

1. 3治疗方法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 5 mg/(kg·次), 2次/d, 治疗14 d, 并采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400 mg/(kg·d), 治疗5 d。对照组仅采用更昔洛韦治疗, 疗程14 d。

1. 4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疗程完后临床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肝脾恢复正常,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显著下降至正常水平, 查X片病灶基本消散;有效: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显著好转, 肝脾有所回缩,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明显降低, 查X片病灶部分吸收。无效: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显效和有效合并为总有效[4]。

1. 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对照组

P 18

18

16(88.88)

13(72.22)

2(11.11)

4(22.22)

0

1(5.55)

18(100.00)a

17(94.44)

0.0023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讨论

CMV存在于患者所有体液中, 包括血液、乳汁、尿液、唾液、子宫颈分泌物等, 可通过水平途径和垂直途径两种方式传播[5], 在人群中广泛流行。感染CMV一般表现为隐性感染, 难以察觉。若CMV感染患者为婴幼儿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极有可能引起单一器官损伤(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肺脏等)。

CMV感染的特性导致其对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威胁较大, 加强对CMV的鉴定, 提升临床医师的判定能力, 可以有效避免医生误诊,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医学界主要将CMV分为3种类型[6]:①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指孕妇在生育之前已患有CMV感染, 经胎盘垂直传播于新生儿, 于其出生≤14 d检测出CMV感染;②围生期感染:孕妇在生育之前已患有CMV感染, 但其婴儿自出生后14 d内未检测出CMV感染, 而在之后3~12周内检测患有CMV感染的新生儿,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母乳或产道;③获得性感染:指新生儿出生后检测正常, 在12周后检测患有CMV感染,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唾液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通过本组临床资料显示, 所有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部分有气喘、腹泻、口吐泡沫等情况出现。

作为常见的治疗CMV感染的药物, 更昔洛韦在治疗CMV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更昔洛韦进入患者细胞后, 经病毒诱导为5-磷酸更昔洛韦, 进而在有关催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 通过抑制脱氧鸟苷与病毒DNA聚合酶的结合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进而达到治疗效果, 这种作用机制也决定了患者不易对更昔洛韦产生耐药性。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24.

[2] 朱宇.胸腺肽αⅠ治疗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肺炎17例.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 13(18):3507-3510.

[3] 黎磊石, 陈劲松.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防治体会.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9, 13(1):51-52.

[4] 陈艳波, 王华, 张孔, 等.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及预后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 27(5):350-352.

[5] 陈壮桂, 纪经智, 李鸣, 等.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肺炎Th1/Th2细胞因子测定及意义.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7, 21(4):361-363.

[6] 王静, 陶枫.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肺炎42例临床分析.天津医药, 2012, 40(3):294-295.

[收稿日期:2014-04-14]

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36例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和丙种球蛋白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更昔洛韦治疗, 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部分有气喘、腹泻、口吐泡沫等情况出现, 经检测, 血清CMV-IgM抗体和CMV-DNA检查均阳性32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5例;伴心肌损害14例。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多种实验室诊断方法可提高CMV肺炎的诊断, 做到尽早治疗。

【关键词】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36 cases of infants with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CHEN Yong-yuan, WEI Hua-wen. Xing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und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3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feature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in infants.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data of 36 cases of infants with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ganciclovir and gamma globulin. The control group used ganciclovir only, and then compared their clinical effect. Result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cough, sputum, fever, some had asthma, diarrhea, vomit foam, after testing, serum CMV-IgM antibodies and CMV-DNA were positive for 32 cases; 5 cases with combined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14 cases with myocardial damage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100%, control group was 94.44%,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various laboratory diagnostic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CMV pneumonia.

【Key words】 Infant;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Clinical analysis巨细胞病毒(CMV)类属疱疹病毒科, 多发于婴幼儿时期, 在我国广泛流行。CMV可感染婴幼儿的肺脏、肝脏等器官, 是造成婴幼儿多脏器损害的重要因素。对大多数CMV感染患儿, 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常导致儿科医生延误诊断和治疗, 引发严重后果。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36例患儿诊断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CMV肺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4例, 女12例;年龄1个月~3岁;病程4~22 d。所有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部分有气喘、腹泻、口吐泡沫等情况出现。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5例;伴心肌损害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实验室检查36例患儿在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MV-IgM抗体, 采用荧光PCR法测定CMV-DNA, 进行常规X线检查[2, 3]。患儿血CMV-IgM抗体检查阳性35例, CMV-DNA阳性33例, 两者均阳性32例(88.88%), 经X片检查:双肺纹理增粗、增多34例, 有斑点状和小片状阴影29例。

1. 3治疗方法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 5 mg/(kg·次), 2次/d, 治疗14 d, 并采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400 mg/(kg·d), 治疗5 d。对照组仅采用更昔洛韦治疗, 疗程14 d。

1. 4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疗程完后临床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肝脾恢复正常,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显著下降至正常水平, 查X片病灶基本消散;有效: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显著好转, 肝脾有所回缩,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明显降低, 查X片病灶部分吸收。无效: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显效和有效合并为总有效[4]。

1. 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对照组

P 18

18

16(88.88)

13(72.22)

2(11.11)

4(22.22)

0

1(5.55)

18(100.00)a

17(94.44)

0.0023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讨论

CMV存在于患者所有体液中, 包括血液、乳汁、尿液、唾液、子宫颈分泌物等, 可通过水平途径和垂直途径两种方式传播[5], 在人群中广泛流行。感染CMV一般表现为隐性感染, 难以察觉。若CMV感染患者为婴幼儿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极有可能引起单一器官损伤(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肺脏等)。

CMV感染的特性导致其对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威胁较大, 加强对CMV的鉴定, 提升临床医师的判定能力, 可以有效避免医生误诊,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医学界主要将CMV分为3种类型[6]:①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指孕妇在生育之前已患有CMV感染, 经胎盘垂直传播于新生儿, 于其出生≤14 d检测出CMV感染;②围生期感染:孕妇在生育之前已患有CMV感染, 但其婴儿自出生后14 d内未检测出CMV感染, 而在之后3~12周内检测患有CMV感染的新生儿,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母乳或产道;③获得性感染:指新生儿出生后检测正常, 在12周后检测患有CMV感染,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唾液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通过本组临床资料显示, 所有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部分有气喘、腹泻、口吐泡沫等情况出现。

作为常见的治疗CMV感染的药物, 更昔洛韦在治疗CMV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更昔洛韦进入患者细胞后, 经病毒诱导为5-磷酸更昔洛韦, 进而在有关催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 通过抑制脱氧鸟苷与病毒DNA聚合酶的结合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进而达到治疗效果, 这种作用机制也决定了患者不易对更昔洛韦产生耐药性。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24.

[2] 朱宇.胸腺肽αⅠ治疗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肺炎17例.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 13(18):3507-3510.

[3] 黎磊石, 陈劲松.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防治体会.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9, 13(1):51-52.

[4] 陈艳波, 王华, 张孔, 等.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及预后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 27(5):350-352.

[5] 陈壮桂, 纪经智, 李鸣, 等.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肺炎Th1/Th2细胞因子测定及意义.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7, 21(4):361-363.

[6] 王静, 陶枫.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肺炎42例临床分析.天津医药, 2012, 40(3):294-295.

[收稿日期:2014-04-14]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婴幼儿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认识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