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亮氨酸氨基肽酶和谷氨酰转肽酶联合检测对 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2014-08-27 12:42张晓周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肽酶微量尿液

张晓+周成

【摘要】 ;目的 ;探究尿液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在筛查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价值, 为临床实践中及时发现及治疗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30例糖尿病无肾损害患者(A组)及38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B组), 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C组)。利用速率法测定三组被试尿液LAP和GGT的活性, 并对三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与B组被试LAP和GGT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而B组患者的LAP和GGT水平又显著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LAP和GGT的活性检测对临床上尽早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亮氨酸氨基肽酶;谷氨酰转肽酶;糖尿病肾损害糖尿病患者(DM)会经常伴随着其他并发症,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糖尿病肾损害, 糖尿病肾损害会慢慢引起肾功能衰竭, 从而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1,2]。因此尽早发现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 从而及时有效得采取治疗方案从而延缓或阻止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应该值得大家去探究。本研究通过测定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尿液LAP与GGT的活性, 探讨尿液LAP联合GGT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真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30例糖尿病无肾损害患者(入选标准:3~6个月内尿微量蛋白<30 mg/h重复出现3次)作为A组, 其中,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35~69岁, 平均年龄(48±12.2)岁。38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入选标准:3~6个月内尿微量蛋白>30 mg/h至少出现2次)作为B组。其中男19例, 女19例, 年龄28~72岁, 平均年龄(44±12.2)岁。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检查的健康志愿者40例, 作为C组。其中,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36~71岁, 平均年龄(49±11.7)岁。所有被试在检测期间均无高血压、发热、尿路感染、心力衰竭, 也未在近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而且, 肌酐和血清尿素均正常, 尿蛋白定性实验都为阴性。

1. 2 ;方法

1. 2. 1 ;取样本及处理 ;收集选取所有被试清晨尿液10 ml于洁净的容器中, 并进行3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 取离心处理后上层清液在4 h内进行检测。

1. 2. 2 ;试剂与仪器 ;对于LAP和 GGT的检测采用上海欣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AP速率法检测试剂盒、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GGT速率法检测试剂盒测定。同时采用肌苷(Cr) 检测试剂盒(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生产)检测尿液Cr, 以便校正尿液稀释及浓缩情况。并在日本本东芝 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结果用SPSS16.7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组被试尿液LAP、GGT水平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21, P<0.05;F=18.23, P<0.05)。且进行事后t检验得出, A组与B组LAP、GGT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 B组LAP、GGT水平显著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被试尿液LAP、GGT水平比较( x-±s)

组别 例数 LAP(U/gCr) GGT(U/gCr)

DM无肾损害(A组) 30 14.12±3.23a 68.27±9.21a

DM肾损害(B组) 38 25.27±6.32ab 47.23±8.12ab

健康对照组(C组) 40 7.23±2.21 31.26±6.12

F 17.21 18.23

P <0.05 <0.05

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aP<0.05;与A组相比, bP<0.05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处在高血糖中, 使得非酶糖酰化速率增加从而造成组织缺氧, 另外内皮细胞释放内NO与内皮素等血管活性物质, 容易使得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发生改变, 进一步引起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最终导致肾小球长期处于高滤过状态进而引起肾损害[3]。正常健康人中尿液的GGT的活性比血清中的GGT活性高2倍。而LAP主要来自肾脏, 在肾小球中含量很少, 但在肾小管中含量很多[4]。一旦肾小管上皮细胞受到损伤时, 尿液中的GGT与LAP均会升高。而一旦肾小球发生损害时, 会使得基地通透性升高, 从而使的血液中GGT与LAP可以透过肾小球基底膜[5]。肾脏受到损伤时, 肾小管或肾小球损伤, 会使得LAP与GGT排进人尿液中, 使得尿液中酶的活性增高。因此通过测定尿酶就可以判断早期肾损害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 糖尿病患者GGT与LAP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 且糖尿病肾损害组GGT、LAP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肾损害组(P<0.05)。这表明GGT、LAP可以在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早期肾害中起到作用, 且可以反应糖尿病肾损害程度。

综上所述,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尿LAP和GGT的活性检测, 发现尿LAP、GGT是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重要指标, 对DM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 宗成国, 栾旭华, 张卫军, 等.尿NAG和LAP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 12(6):739-740.

[2] 马骄.检测尿液微量清蛋白及α1-微球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成都医学院学报, 2008, 3(4):285-286.

[3] 赵惠临.血清胱抑素与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2(24):166-167.

[4] 常连刚, 王蕾.尿α-L-岩藻糖苷酶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检验医学, 2012, 27(6):495-499.

[5] 吴志妹.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临床军医杂志, 2012, 40(6):1405-1407.

[收稿日期:2014-04-14]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究尿液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在筛查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价值, 为临床实践中及时发现及治疗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30例糖尿病无肾损害患者(A组)及38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B组), 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C组)。利用速率法测定三组被试尿液LAP和GGT的活性, 并对三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与B组被试LAP和GGT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而B组患者的LAP和GGT水平又显著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LAP和GGT的活性检测对临床上尽早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亮氨酸氨基肽酶;谷氨酰转肽酶;糖尿病肾损害糖尿病患者(DM)会经常伴随着其他并发症,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糖尿病肾损害, 糖尿病肾损害会慢慢引起肾功能衰竭, 从而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1,2]。因此尽早发现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 从而及时有效得采取治疗方案从而延缓或阻止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应该值得大家去探究。本研究通过测定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尿液LAP与GGT的活性, 探讨尿液LAP联合GGT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真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30例糖尿病无肾损害患者(入选标准:3~6个月内尿微量蛋白<30 mg/h重复出现3次)作为A组, 其中,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35~69岁, 平均年龄(48±12.2)岁。38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入选标准:3~6个月内尿微量蛋白>30 mg/h至少出现2次)作为B组。其中男19例, 女19例, 年龄28~72岁, 平均年龄(44±12.2)岁。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检查的健康志愿者40例, 作为C组。其中,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36~71岁, 平均年龄(49±11.7)岁。所有被试在检测期间均无高血压、发热、尿路感染、心力衰竭, 也未在近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而且, 肌酐和血清尿素均正常, 尿蛋白定性实验都为阴性。

1. 2 ;方法

1. 2. 1 ;取样本及处理 ;收集选取所有被试清晨尿液10 ml于洁净的容器中, 并进行3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 取离心处理后上层清液在4 h内进行检测。

1. 2. 2 ;试剂与仪器 ;对于LAP和 GGT的检测采用上海欣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AP速率法检测试剂盒、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GGT速率法检测试剂盒测定。同时采用肌苷(Cr) 检测试剂盒(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生产)检测尿液Cr, 以便校正尿液稀释及浓缩情况。并在日本本东芝 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结果用SPSS16.7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组被试尿液LAP、GGT水平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21, P<0.05;F=18.23, P<0.05)。且进行事后t检验得出, A组与B组LAP、GGT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 B组LAP、GGT水平显著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被试尿液LAP、GGT水平比较( x-±s)

组别 例数 LAP(U/gCr) GGT(U/gCr)

DM无肾损害(A组) 30 14.12±3.23a 68.27±9.21a

DM肾损害(B组) 38 25.27±6.32ab 47.23±8.12ab

健康对照组(C组) 40 7.23±2.21 31.26±6.12

F 17.21 18.23

P <0.05 <0.05

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aP<0.05;与A组相比, bP<0.05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处在高血糖中, 使得非酶糖酰化速率增加从而造成组织缺氧, 另外内皮细胞释放内NO与内皮素等血管活性物质, 容易使得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发生改变, 进一步引起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最终导致肾小球长期处于高滤过状态进而引起肾损害[3]。正常健康人中尿液的GGT的活性比血清中的GGT活性高2倍。而LAP主要来自肾脏, 在肾小球中含量很少, 但在肾小管中含量很多[4]。一旦肾小管上皮细胞受到损伤时, 尿液中的GGT与LAP均会升高。而一旦肾小球发生损害时, 会使得基地通透性升高, 从而使的血液中GGT与LAP可以透过肾小球基底膜[5]。肾脏受到损伤时, 肾小管或肾小球损伤, 会使得LAP与GGT排进人尿液中, 使得尿液中酶的活性增高。因此通过测定尿酶就可以判断早期肾损害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 糖尿病患者GGT与LAP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 且糖尿病肾损害组GGT、LAP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肾损害组(P<0.05)。这表明GGT、LAP可以在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早期肾害中起到作用, 且可以反应糖尿病肾损害程度。

综上所述,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尿LAP和GGT的活性检测, 发现尿LAP、GGT是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重要指标, 对DM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 宗成国, 栾旭华, 张卫军, 等.尿NAG和LAP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 12(6):739-740.

[2] 马骄.检测尿液微量清蛋白及α1-微球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成都医学院学报, 2008, 3(4):285-286.

[3] 赵惠临.血清胱抑素与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2(24):166-167.

[4] 常连刚, 王蕾.尿α-L-岩藻糖苷酶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检验医学, 2012, 27(6):495-499.

[5] 吴志妹.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临床军医杂志, 2012, 40(6):1405-1407.

[收稿日期:2014-04-14]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究尿液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在筛查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价值, 为临床实践中及时发现及治疗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30例糖尿病无肾损害患者(A组)及38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B组), 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C组)。利用速率法测定三组被试尿液LAP和GGT的活性, 并对三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与B组被试LAP和GGT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而B组患者的LAP和GGT水平又显著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LAP和GGT的活性检测对临床上尽早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亮氨酸氨基肽酶;谷氨酰转肽酶;糖尿病肾损害糖尿病患者(DM)会经常伴随着其他并发症,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糖尿病肾损害, 糖尿病肾损害会慢慢引起肾功能衰竭, 从而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1,2]。因此尽早发现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 从而及时有效得采取治疗方案从而延缓或阻止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应该值得大家去探究。本研究通过测定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尿液LAP与GGT的活性, 探讨尿液LAP联合GGT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真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30例糖尿病无肾损害患者(入选标准:3~6个月内尿微量蛋白<30 mg/h重复出现3次)作为A组, 其中,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35~69岁, 平均年龄(48±12.2)岁。38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入选标准:3~6个月内尿微量蛋白>30 mg/h至少出现2次)作为B组。其中男19例, 女19例, 年龄28~72岁, 平均年龄(44±12.2)岁。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检查的健康志愿者40例, 作为C组。其中,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36~71岁, 平均年龄(49±11.7)岁。所有被试在检测期间均无高血压、发热、尿路感染、心力衰竭, 也未在近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而且, 肌酐和血清尿素均正常, 尿蛋白定性实验都为阴性。

1. 2 ;方法

1. 2. 1 ;取样本及处理 ;收集选取所有被试清晨尿液10 ml于洁净的容器中, 并进行3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 取离心处理后上层清液在4 h内进行检测。

1. 2. 2 ;试剂与仪器 ;对于LAP和 GGT的检测采用上海欣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AP速率法检测试剂盒、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GGT速率法检测试剂盒测定。同时采用肌苷(Cr) 检测试剂盒(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生产)检测尿液Cr, 以便校正尿液稀释及浓缩情况。并在日本本东芝 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结果用SPSS16.7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组被试尿液LAP、GGT水平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21, P<0.05;F=18.23, P<0.05)。且进行事后t检验得出, A组与B组LAP、GGT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 B组LAP、GGT水平显著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被试尿液LAP、GGT水平比较( x-±s)

组别 例数 LAP(U/gCr) GGT(U/gCr)

DM无肾损害(A组) 30 14.12±3.23a 68.27±9.21a

DM肾损害(B组) 38 25.27±6.32ab 47.23±8.12ab

健康对照组(C组) 40 7.23±2.21 31.26±6.12

F 17.21 18.23

P <0.05 <0.05

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aP<0.05;与A组相比, bP<0.05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处在高血糖中, 使得非酶糖酰化速率增加从而造成组织缺氧, 另外内皮细胞释放内NO与内皮素等血管活性物质, 容易使得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发生改变, 进一步引起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最终导致肾小球长期处于高滤过状态进而引起肾损害[3]。正常健康人中尿液的GGT的活性比血清中的GGT活性高2倍。而LAP主要来自肾脏, 在肾小球中含量很少, 但在肾小管中含量很多[4]。一旦肾小管上皮细胞受到损伤时, 尿液中的GGT与LAP均会升高。而一旦肾小球发生损害时, 会使得基地通透性升高, 从而使的血液中GGT与LAP可以透过肾小球基底膜[5]。肾脏受到损伤时, 肾小管或肾小球损伤, 会使得LAP与GGT排进人尿液中, 使得尿液中酶的活性增高。因此通过测定尿酶就可以判断早期肾损害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 糖尿病患者GGT与LAP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 且糖尿病肾损害组GGT、LAP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肾损害组(P<0.05)。这表明GGT、LAP可以在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早期肾害中起到作用, 且可以反应糖尿病肾损害程度。

综上所述,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尿LAP和GGT的活性检测, 发现尿LAP、GGT是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重要指标, 对DM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 宗成国, 栾旭华, 张卫军, 等.尿NAG和LAP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 12(6):739-740.

[2] 马骄.检测尿液微量清蛋白及α1-微球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成都医学院学报, 2008, 3(4):285-286.

[3] 赵惠临.血清胱抑素与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2(24):166-167.

[4] 常连刚, 王蕾.尿α-L-岩藻糖苷酶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检验医学, 2012, 27(6):495-499.

[5] 吴志妹.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临床军医杂志, 2012, 40(6):1405-1407.

[收稿日期:2014-04-14]endprint

猜你喜欢
肽酶微量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猪δ冠状病毒氨基肽酶N的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三)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分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的相关性研究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靶向二肽基肽酶维药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