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2014-08-27 01:25金鑫
商场现代化 2014年17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中韩文献综述

摘 要:全球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又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迅猛增长,服务贸易成为全球经济活动中又一重要方式。中韩两国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上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分析研究中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不仅有助于为中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还有益于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总之,研究中韩服务贸易对当前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服务贸易;中韩;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服务贸易理论基础的研究

由于服务贸易相比货物贸易发展较晚,所以由货物贸易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否适用于服务贸易是西方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R.Dick和H.Dicke(1979)最早尝试运用国际贸易理论解释服务贸易。他们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法(RCA )”对18个经合组织国家的RCA指标进行了跨部门回归分析,其结果是,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中没有发挥作用。A.Sapir独立或者和E.Lutz (1981)认为“传统贸易理论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也适用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国际经济学家所认可的是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模型的修正和扩展从而适用于服务贸易理论的“改进论”观点。

2.关于韩国服务贸易的相关文献

就国际学者对韩国服务贸易及相关产业研究的文献进行如下综述:Yongchun Baek 和 Randall Jones(2005)研究了在缺少劳动力和资本注入的情况下,韩国保持高增长则主要依靠技术革新引致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从研发体系的改革、私人部门研发活动的促进、鼓励革新的政策措施以及人力资源的发展等方面对如何促进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给出了具体建议。Sang In Hwang 和 Inseok Shin(2000)研究了银行业自由化对于韩国经济的影响,并发现,外国银行可以不受韩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而为韩国本土企业提供稳定的借款,外国银行的进入可以强化竞争环境,提高本土银行的竞争力,因此,外国银行以商业存在的方式进驻韩国是有益的。为此,韩国应在会计统计、贷款率和支付系统等方面做出改进,并应扩大产品范围、提升管理能力,使用兼并和股权投资等方式整合韩国银行业。

3.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考察方面的相关文献

西方学术界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出口贡献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等。1992年,豪克曼和卡森迪(G.Karsenty)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法(RCA )”分析了服务贸易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比较优势。经过分析,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越大,国民人均收入在6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在服务贸易上拥有较大优势。但是,收入水平低的国家在一些服务贸易部门也拥有比较优势。

二、国内研究综述

1.中韩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研究

周启良和湛柏明(2013)通过研究得出中国服务贸易10年以来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不管是贸易规模、发展速度还是在世界排名的上升幅度都超过了韩国。朴贞妍(2012)通过中韩服务贸易数据比较得出中国服务贸易还处于发展阶段,目前竞争力不强,但增长率相当高,发展潜力很明显,并且服务贸易出口明显增加;韩国服务贸易总量相较于中国比较少,但是在金融、版税和许可证费用等高级性服务贸易所占比例较高。

2.中韩服务贸易结构的研究

周雪梅(2013)在《中韩服务贸易比较研究》中,通过对中韩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及出口产业结构的比较研究,分析两国服务贸易的特征,对比两国服务贸易的优势和不足,启示中国在发展服务贸易过程中应注意教育,培养服务贸易人才,引入竞争机制,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发展优势产业并积极提升劣势产业的竞争;有序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孙莉莉和张曙宵(2011)利用2000年-2008年中韩服务贸易的发展数据,对中韩双边服务贸易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韩服务贸易商品结构表现为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进出口占主导,其他商业服务比重较大;中韩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且主要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笔者认为,如果只针对中韩服务贸易结构而言,两国进出口都集中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个行业。但是韩国在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上更具优势;而中国则因充足的劳动力因素影响,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上更具优势。

3.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的研究

于小燕(2013)认为发展我国服务贸易,政府要加强对服务业的支持;优化行业结构,整合行业架构;完善相关法律办法规和服务管理体制;注重人才培养,加快企业创新。胡琴(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加快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立足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改革服务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王清和林晓宁(2012)对发展我国服务贸易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培育新优势,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推进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推进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加强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服务贸易核心竞争力。

三、总结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中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韩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弱、贸易逆差大、行业间存在不平衡的观点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学者们通过对维度比较和实证分析从各个角度探讨了中韩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从多个层次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宏观上,政府应该加强主导,完善市场;微观上,企业应自主创新。在研究内容上虽然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的不少,但是多停留在对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的研究,对现代服务贸易的研究还有待提高。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对维度指标(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出口贡献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测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但是通过计量方法(实证分析)研究中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文献却非常稀少,未来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朝霞.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P4.

[2]Yongchun Baek,Randall Jones,Sustaining High Growth Through Innovition-Roforming the R&D and Education Systems in Korea,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470,OECD Publishing,2005

-12-20

[3]Sang In Hwang,Inseok Shin,The liberalization of Banking Sector in Korea: Impact on the Korea Economy,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Working Paper NO.00-13,2000-6

[4]周启良,湛柏明.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13,3.

[5]朴贞妍.中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J].商业时代.2012,16.

[6]周雪梅.中韩服务贸易比较研究[J].对外经贸.2013,3.

[7]孙莉莉,张曙宵.中韩双边服务贸易结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1,5.

[8]于小燕.中国服务贸易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3.

[9]胡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10,5.

[10]王清,林小宁.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10.

作者简介:金鑫,男,吉林榆树人,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中韩文献综述
“2016中韩电影论坛”开幕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2016中韩电影论坛”开幕
中韩因“脱北者”隔空对峙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