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36例疗效观察

2014-08-28 02:29
淮海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活菌片双歧三联

张 莉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我科于2010年4月-2011年3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以辅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0年4月-2011年3月住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3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男10例,女8例。日龄0~28 d,主要病因为新生儿肺炎4例,新生儿窒息5例,ABO溶血2例,新生儿硬肿症3例,败血症4例。对照组18例,男11例,女7例,日龄0~28 d,主要病因为新生儿肺炎3例,新生儿窒息6例,ABO溶血1例,新生儿脐炎3例,败血症2例,新生儿硬肿症2例,肠炎1例。2组患儿病程病情及原发病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病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应用抗生素,蓝光照射等。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每次1片(0.5 g),每日2次,将药品碾碎后溶解于温牛奶冲服,连用8 d。

1.3观察方法 每天应用经皮胆红素测试仪测定经皮胆红素值,并与治疗前及治疗6 d后取静脉血测定胆红素值。

1.4治疗结果 36例患儿经治疗黄疸均完全消退,无1例发生新生儿核黄疸。2组治疗后,每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及胆红素下降至100 μmol/L以下的天数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胆红素(μmol/L)水平比较

2 讨论

新生儿由于肝脏功能发育未完善、胆红素生成较多、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及其肠肝循环的特性,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如同时有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先天性胆道闭锁、感染、新生儿肺炎等因素,更容易使原有的黄疸进一步加重,形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引起核黄疸,造成严重后遗症,及时有效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生儿由于肠道内缺乏益生菌,结合胆红素不能被有效地还原成尿胆原随粪便进一步顺利排出。喂奶延迟,肠道正常菌群建立晚,均可使肠道内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1]。因此促进肠道胆红素排泄,减少其重吸收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由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种活性成分所组成。此三种活性成分均是肠道内正常有益菌群[2],其产生的乙酸和乳酸pH值为2.8~3.1,能够保持肠道内的酸性环境,其结果能控制由有害菌引起的异常发酵,并且刺激肠蠕动,使胆红素的排出加快,降低肠肝循环的胆红素,帮助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分解成为游离胆酸,竞争性阻止直接胆红素分解为间接胆红素。其次,此三种活性成分能够降低体内脂肪酸,从而帮助白蛋白夺取胆红素结合位点,使游离胆红素减少。降低结合胆酸的重吸收,清除淤积胆汁。最后,此三种活性成分还可以复活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调整内分泌,使机体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恢复,帮助机体抵抗原发疾病,清除胆红素。

本研究资料显示,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每日经皮测胆红素下降值大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毒副反应,表明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 高武红,张展芳,蔡素芳.茵栀黄口服液辅以金双歧治疗新生儿晚期黄疸[J].中华医药导刊,2009,11(5):854-855.

[2] 曾远超.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61-162.

猜你喜欢
活菌片双歧三联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思连康)在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儿泻停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