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型半胱氨酸、淀粉样β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表达意义

2014-08-28 08:24郭军英陈东伟焦建军赵云霞陈石平
河北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半胱氨酸淀粉

郭军英 陈东伟 焦建军 赵云霞 陈石平

·论著·

高同型半胱氨酸、淀粉样β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表达意义

郭军英 陈东伟 焦建军 赵云霞 陈石平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淀粉样β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129例痴呆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分为AD组(n=65)和VD组(n=64),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取患者入院时清晨空腹周静脉血3管,每管5 ml,正常对照组为体检时抽取的血液,另抽取脑脊液2 ml。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高同型半胱氨酸,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淀粉样β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正常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淀粉样β蛋白水平与AD组、V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和VD组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淀粉样β蛋白水平与V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AD高同型半胱氨酸、淀粉样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轻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AD淀粉样β蛋白水平与轻度、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AD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淀粉样β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存在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递增。

阿尔茨海默病;高同型半胱氨酸;淀粉样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且不断发展的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其发病人数逐渐增多,发病率也日益增加,其对病患、家属社会带来了一定影响[1]。目前AD的发病原因不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且临床表现与血管性痴呆相近,对临床确切诊断、治疗和疗效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2-4]。因此,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我院通过对文献汇总分析,筛选出高同型半胱氨酸、淀粉样β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作为AD的特异性检测指标,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省赵县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129例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其中男83例,女46例;年龄47~91岁,平均年龄(68±1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0例,初中33例,高中37例,大学及以上19例;病程4~62个月,平均病程(41±23)个月;合并心脏病病史19例,糖尿病病史21例,高血压病史62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分为AD组(n=65)和VD组(n=64)。AD组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47~89岁,平均年龄(67±1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初中16例,高中19例,大学及以上10例;病程4~62个月,平均病程(42±21)个月;合并心脏病病史10例,糖尿病病史10例,高血压病史33例;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轻度19例、中度24例、重度22例。VD组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48~91岁,平均年龄(68±9)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初中17例,高中18例,大学及以上9例;病程4~61个月,平均病程(40±22)个月;合并心脏病病史9例,糖尿病病史11例,高血压病史29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5±1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5例,初中4例,高中6例,大学及以上5例;合并心脏病病史6例,糖尿病病史5例,高血压病史11例。3组性别比、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发病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①AD患者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AD及相关疾病协会(NINCDS-ADRDA)诊断标准;②VD患者符合《中国痴呆诊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③入选前一个月未服用促进智力发育或其他治疗精神疾病药物;④研究均得到患者家属理解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帕金森病痴呆、脑部肿瘤或癫痫导致的痴呆、酗酒或药物导致的痴呆等;②有其他精神疾患、语言或听力障碍或其他原因导致结果偏倚或无法配合试验进行者。

1.3 方法 取患者入院时清晨空腹周静脉血2管,每管5 ml,正常对照组为体检时抽取的血液,血液放置于肝素抗凝管中,食管为一次性的无热源,无内毒素试管,室温放置2 h后,采用离心机离心,1 000 r/min,取上清液进行测定。另抽取脑脊液2 ml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

1.3.1 高同型半胱氨酸: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选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将已包被了抗体的塑料微珠和待测标本加入反应杯中,再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经温育后,形成固相包被抗体-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然后将其转移到玻璃纤维柱上,用缓冲液洗涤,没有结合的抗原、酶标抗体被洗去,结合抗原抗体的塑料微珠则被保留在纤维柱滤膜上。这时再加入底物4-MUP,酶标抗体上的碱性磷酸酶将4-MUP分解,脱磷酸形成4-MU。它在365 nm激发光的照射下,发出448 nm的荧光。经过荧光读数仪的记录、放大,最后由电脑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1.3.2 淀粉样β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法,采用上海研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人β淀粉样蛋白1-42 (Aβ1-4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设定空白孔、标准孔和待测样品孔分别进行加样,后孵育90 min,弃液体甩干,每孔加入生物素化抗体工作液,弃液体,甩干、洗板3次,后加入酶结合物工作也,再次弃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然后每孔加入底物溶液,覆膜37℃孵育15 min,每孔加终止液,终止反应,立即采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测定各孔光密度值。

1.3.3 肿瘤坏死因子α: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采用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肿瘤坏死因子αElisa试剂盒。实验前试剂充分混匀,避免产生气泡,加入稀释好的标准品和待测样品于反应孔,立即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抗体,覆膜,震荡混匀,37℃孵育1 h,弃孔内液体,洗涤,重复3次。每孔加入亲和链霉素-HRP,震荡混匀,37℃孵育0.5 h,弃孔内液体,洗涤。每孔加入第五A、B震荡混匀,37℃孵育10 min,取出酶标板,加入终止液,立即在450 nm波长测定各孔光密度值。

2 结果

2.1 3组检测指标比较 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淀粉样β蛋白水平与AD组、V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VD组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淀粉样β蛋白水平与V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3组检测指标比较

表1 3组检测指标比较

组别高同型半胱氨酸(μmol/L)淀粉样β蛋白(ng/ml)肿瘤坏死因子-α(ng/ml)AD组(n=65)26±11652±121152±13VD组(n=64)24±10 530±101* 116±17*对照组(n=30) 15±6*# 355±90*# 111±21* F值13.27101.47102.28 P值<0.01<0.01<0.01

注:与AD组比较,*P<0.01;与VD组比较,#P<0.01

2.2 不同严重程度AD观察指标比较 重度AD高同型半胱氨酸、淀粉样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轻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AD淀粉样β蛋白水平与轻度、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AD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严重程度AD观察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不同严重程度AD观察指标水平比较

组别高同型半胱氨酸(μmol/L)淀粉样β蛋白(ng/ml)肿瘤坏死因子-α(ng/ml)轻度(n=19)15±6664±139125±17中度(n=22)19±8 586±123*128±16重度(n=24) 23±11* 465±120#△ 139±17*△F值4.4312.794.35P值<0.05<0.01

注:与轻度比较,*P<0.05,#P<0.01;与中度比较,△P<0.05

3 讨论

AD是世界范围内中老年人普遍发生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AD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特异性指标联合检测,对A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2]。研究表明AD患者大脑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且可以表达出多种炎性因子[3]。淀粉样β蛋白是近年,淀粉样β蛋白成为AD研究的热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表明,淀粉样β蛋白的分子结构决定了AD的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不同的脑损伤程度[5]。

3.1 高同型半胱氨酸 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其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通过毒性、应激等作用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6]。高水平的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增加患者氧自由基的含量,促进NO的生成,加重AD患者的病情。本研究发现A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AD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轻、中度AD比较明显升高(P<0.05)。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近。

3.2 淀粉样β蛋白 淀粉样β蛋白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水解生成,其在细胞基质沉淀、聚积后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作用。其沉积不仅与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有关,可以激活一系列病理事件,包括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血脑屏障的破环和微循环的变化等,是AD患者脑内老年斑周边神经元变性和死亡的主要原因[5]。本研究发现AD患者淀粉样β蛋白水平与V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AD病情的不断加重,其表达水平不断降低(P<0.05)。因此,淀粉样β蛋白可以作为AD、VD的鉴别诊断标准之一。

3.3 肿瘤坏死因子-α 研究表明,AD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起到了重要作用[3]。其在病灶区的明显表达,促进了相关急性期蛋白的产生,尤其增加了淀粉样β蛋白的沉淀、聚积,造成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细胞结构的破坏,甚至诱导细胞凋亡,导致病情不断加重。本研究中AD组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明显高于V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且其表达水平随AD病情的加重而增加(P<0.05)。

综上所诉,A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淀粉样β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存在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递增。因此AD患者炎性因子的高水平表达和淀粉样β蛋白的沉积,可加重神经毒性,使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上述三项指标可反应出AD的疾病进程,能作为临床指导诊断和疗效判定的依据。

1 林英堂,邢孔鸯,李龙宣.阿尔茨海默病不同临床阶段脑脊液中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349-350.

2 徐安平,李璐,李卫宁,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微循环学杂志,2012,22:52-53,56.

3 曾赤佳,孟霞,胡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淀粉样β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461-1462.

4 吴映曼,蔡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IL-6和IL-8水平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738-3740.

5 李毅,张中兴,吕路线,等.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1-42浓度的对照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220-222.

6 张媛媛,张本恕.同型半胱氨酸与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573-575.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7.018

051530 河北省赵县人民医院(郭军英、陈东伟、焦建军);河北省赵县中医院(赵云霞、陈石平)

R 742

A

1002-7386(2014)07-1008-03

2013-10-28)

猜你喜欢
阿尔茨海默半胱氨酸淀粉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MMT/淀粉-g-PAA的制备及其对铬(Ⅵ)的吸附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蕉藕淀粉与薯类淀粉特性对比研究
CH25H与阿尔茨海默病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