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儿变应原检测结果与年龄相关性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4-08-28 08:24赵慧玲杜习霞张海荣刘建华杨会荣
河北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龄期变应原过敏原

赵慧玲 杜习霞 张海荣 刘建华 杨会荣

·护理研究·

支气管哮喘患儿变应原检测结果与年龄相关性分析及护理体会

赵慧玲 杜习霞 张海荣 刘建华 杨会荣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皮肤点刺结果和年龄分期的关系,并根据年龄分期提供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在呼吸科门诊或住院期间诊断为哮喘的1~14岁患儿962例进行皮肤点刺测定。 年龄分为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根据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其在年龄分期上的差异。结果男618例,女344例;男女比率1.8∶1。幼儿期128例,学龄前期248例,学龄期324例,青春期262例。吸入性过敏原阳性247例,食物性过敏原阳性260例,混合性过敏原阳性277例,过敏原全阴性178例,在四个年龄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性过敏原在学龄前期最多,食物性过敏原学龄期最多,混合型的婴幼儿期最多,青春期过敏原阳性率下降;通过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可显著减少皮肤点刺不良反应的发生,为预防哮喘的反复发作创造有利条件。

哮喘;年龄;皮肤点刺试验;儿童;护理体会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的危害着儿童的身体健康,针对致病变应原的预防是哮喘治疗的一个基本方法。变应原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明确引起哮喘的变应原对儿童哮喘诊断及防治有重要意义[1,2]。本文对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二科9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皮肤变应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变应原分布和年龄分期的关系,并根据各年龄段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或住院期间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1~14岁患儿962例进行皮肤点刺测定。支气管哮喘纳入标准:依据2006及2009年修订版GINA方案。

1.2 方法 选用浙江我武有限公司提供的31种变应原皮肤点刺液及一次性使用皮肤点刺针。所有患儿进行皮试前1周均停用抗过敏药物及激素。具体操作是采用75%酒精棉签消毒前臂屈侧腕部以上、肘窝一下的皮肤区域,腕部是最不敏感的区域[3],待皮肤干燥后自下而上滴各种点刺液1小滴(针尖大即可),并记住每一滴过敏原的名称、顺序。各点刺液之间的距离1.5~2.0 cm,但是可根据患儿前臂的长短做适量的调整。再用一次性消毒点刺针垂直点在每一液滴中,轻压刺破皮肤表皮(以不出血为度),表皮的厚度约为0.1 mm[3],尽量做到无痛无出血点刺。1秒后提起弃去,点刺针使用一次后即用消毒棉球擦去其针尖上的点刺液,在进行下一个点刺液点刺。5 min后将全部液滴擦去,8 min后观察组胺反应,15~20 min观察变应原反应。

1.3 判断标准 阳性结果判断标准:以变应原和组胺(阳性对照液)所致风团面积比而定其反应级别,无反应或与阴性对照相同者为(-),比值为阳性对照液1/4以上者为(+),等于或大于阳性对照范围的1/2为(++),与阳性对照相等的为(+++),大于阳性对照范围2倍者为(++++)。

2 结果

9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见表1。

表1 9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变应原检测结果 例

3 讨论

吸入性过敏原学龄前期最多,这可能与学龄前期儿童户外活动增多,与大自然接触机会增多,对变应原免疫应答增强有关等。食物性过敏原学龄期最多,这与学龄期儿童食物种类较前增多,摄入外界食物增多有关,混合性变应原婴幼儿期最多,婴幼儿本身抵抗力低下,各种物质交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青春期过敏原阳性率均下降,可能与患儿免疫系统发育完善有关。儿童主要过敏原随年龄增长会有所改变。

3.1 护理

3.1.1 点刺前宣教及准备:在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前详细询问患儿近一周内用药史,告知患儿家属:1周内停用抗过敏药物及激素类药物。哮喘重度患者及急性期发作者禁试,症状缓解后再做皮肤点刺试验。点刺部位有皮炎的患者禁试,待其皮炎痊愈后再做。过敏原测试时应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材。如:盐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5%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氧气筒、吸痰器等。以保证应急时使用。

3.1.2 点刺时护理:认真核对患儿姓名、年龄、检查项目及询问过敏史。针刺时避免用力过猛或刺入过深,不应出现流血现象,针尖接触到皮肤为止。为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可采取适当的沟通和技巧,对较大患儿简单介绍点刺方法,告知点刺时手臂不要乱动,向其说明点刺时皮肤稍微有点疼,如蚊叮感,可以忍受,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较小的患儿可以通过游戏方法以转移患儿注意力,减少哭闹。小游戏是与患儿沟通的有效途径[4,5],对患儿要有爱心,细心,对操作步骤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来表达。如:滴入过敏原液说成“让小水珠在你的手臂上排队,咱们不动看着它们不能让他们掉下来呀。”点刺是“蜻蜓点水”等。在其过程中分散其注意力可以让患儿和家属一块数数,点刺几个后表扬和鼓励患儿,以便完成其余的点刺。

虽然皮试液反应中的含量极低,但是对于高敏患儿,扔有局部或全身过敏症状发生,因此在点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刺激性干咳,喷嚏等哮喘先兆症状。并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及口周有无青紫等症状;有无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现上述症状者立即停做此试验并给予氧气吸入,并做好抢救准备。

3.1.3 点刺后护理:注意观察患儿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皮肤瘙痒者告知勿抓挠,以防发生感染,局部反应轻者可不予处理,可自行缓解,重者予冷敷,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变应原吸收,经处理仍不能控制着,局部皮肤发红奇痒,可在周围多处点刺1∶1000肾上腺素;如点刺试验后出现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全身反应者,可在点刺部位近端扎止血带,以减少其进一步吸收,同时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给予抢救药物并给予吸氧等抢救措施。本组试验无一例发生全身性不良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3.2 健康教育 年龄是儿童哮喘表型中最强的决定因素[6]。不同年龄组的自然环境及诱因、病理生理改变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婴幼儿时期免疫机制欠完善,各种物质交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为增强其抵抗力,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辅食提高其抵抗力;学龄前期加强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外出和到树木花草多的花园或野外郊游,外出时尽量要戴口罩;学龄期儿童通过过敏原测定对致敏性的食物一般应避免应用,但是为减少长期禁食某食物而造成营养不良,可少量多次进食某食物,使机体逐渐产生口服耐受[7]。哮喘发作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求在防治中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样有利于哮喘的控制。

变态反应性疾病患病率近年来持续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变应原反复刺激是引起哮喘的重要病因。多数患儿哮喘与过敏有关。本文总结了哮喘患儿变应原的结果,探讨了变应原结果和年龄分期的关系,并根据其年龄阶段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为预防哮喘的反复发作创造有利条件。

1 陈小兰,张淑霞,刘宝梅,等.儿童哮喘变应原检测的临床意义.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129-130.

2 倪慧萍,胡国成,顾艳明,等.Mediwi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广东医学,2007,28:1470-1472.

3 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1,16:409-410.

4 崔焱主编.儿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5.

5 郑晓彬,肖大江,朱国臣.无锡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变应原调查.交通医学,2009,23:427-428.

6 凯旋,张源.不同年龄组哮喘患儿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测定.实用医学杂志2005,21:56-61.

7 孙坚,周世良,刘晓静,等.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553例分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47:104-106.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7.067

项目来源: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编号:20120020)

050031 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二科(赵慧玲、张海荣、刘建华、杨会荣);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杜习霞)

刘建华,050031 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二科;

E-mail:liuwjm@sina.com

R 473.5

A

1002-7386(2014)07-1105-02

2013-09-30)

猜你喜欢
学龄期变应原过敏原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学龄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针对性护理措施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Ⅰ型变态反应疾病中特异性IgE变应原引起的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的变应原分布特征研究*
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IMP-1、IL-10、hs-CRP及TH的变化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
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学龄期和学龄前期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