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云计算加快河南省信息化建设

2014-08-28 01:31李恬郭晓峰
决策探索 2014年14期
关键词:计算技术河南省信息化

李恬 郭晓峰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快、应用广、渗透性强、影响深远的关键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云计算作为现阶段最热门的信息技术,融合了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等多种信息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需要各部门、各产业相互协作。在新的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行合理规划,统筹兼顾,促进以云计算为主要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一、信息化问题研究主要集中的层面

(一)政策层面

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各级政府及各类专业组织纷纷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方案,推动本地区或者本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从通信、硬件、软件以及信息安全的角度阐述了在“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包括河南省在内的许多省市的“十二五”规划中都重点提出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教育部、住建部、卫生部等部委也发布了本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二)技术层面

信息化技术逐渐经历了单机单系统、网络系统、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s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网格运算等几个阶段,目前发展为云计算技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整合了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等相关信息化技术,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关注。河南省也以发展云计算技术为契机,提出力争通过3~5年建成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云计算和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园,打造中原经济区“信息谷”。

(三)产业层面

各级政府和各个行业都以发展云计算技术为契机,推动和改造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北京、深圳、青岛、哈尔滨等地都在加紧建设自己的云基地,电信运营商和广电系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新浪、盛大、阿里巴巴等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都发布了自己的云计算平台。目前,河南省在大力推进云计算中心建设、完善云计算产业链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河南省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战略地位认识不足

河南省信息化建设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上升期,省委、省政府以及各行业主管单位对信息化建设也非常重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有一章对信息化建设进行部署,在其他章节也多处提及信息化建设。但是,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政策认识有偏差仍是河南省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第一,在《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到最多的就是“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但是目前并没有形成负责统筹的主管部门,部门间协调机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维持“各自为政”的局面。第二,对企业、社会等领域信息化引导不够,信息化建设目标不够明确,信息化建设思路不够开阔。

(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由于信息化建设是由各级政府、不同部门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规划,各部门间相互封闭,建设中存在大量异构系统,因此,彼此间难以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造成大量“信息孤岛”。主要的原因有:第一,由于缺乏统筹协调部门,各单位围绕各自职能,多头并进,各搞一摊,标准不统一、极难共享,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第二,由于河南省信息化底子比较薄,造成各级部门共建信息化的局面,同一领域不同级别的单位使用不同的信息化系统,不但没有实现“信息强政”的目标,反而成为办事人员和办事群众的负担,久而久之信息系统就放弃不用了。

(三)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第一,电子信息产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属于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收益的产业,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作为信息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支撑和保障。第二,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重复建设和浪费严重,不能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由于投入不足,采用的技术方案不够领先,造成一些信息化建设刚结束就已经成为落后技术,不得不开始新一轮的建设。第三,信息化建设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后期维护资金,信息化建设成果利用率不高,使用寿命过短。同时,电子信息类产品需求变化快,要求市场敏感度高,河南省的信息化企业普遍存在重研发轻运维的特点,后期投入跟不上,产品版本更新慢,产品寿命短,很多产品还未上市就因资金问题夭折了。

(四)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不高

河南省信息化建设目前普遍存在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观念落后。不少领导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设备轻应用”的落后观念,造成现有评价体系的缺陷,认为把钱花在软件应用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上不值。第二,信息化人才缺失。由于河南省在经济和教育上都处于落后地位,缺少信息化建设人才。

(五)四化融合度不高

由于缺乏合适的应用程序,信息化对医疗社保等社会生活重要领域的业务建设和行业监管支撑能力不够;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开发、利用和共享程度均偏低;跨部门、集约化的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尚未大规模开展,跨部门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平,信息化对中小企业业务支撑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效果不明显等。整体而言,信息化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没有实现有效同步。

(六)存在网络信息安全隐患

由于一些人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对待涉密与非涉密信息,也不能正确处理好内网、外网、专网之间的物理隔离,再加上网络安全缺乏行政法律保障,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造成网络安全管理漏洞,从而产生了网络信息安全隐患。

三、依托云计算技术加快河南省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借用云计算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助推产业信息化水平,加速产业发展,这已经形成一种政府选择云计算的主流应用,而借助云计算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信息化投资以及实现产业转型则是目前政府选择云计算的另外两大要因。

辽宁省利用云计算技术横向整合信息、人才和资本等,产业水平资源纵向实现对上游技术和下游市场的垂直整合,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区域经济优势产业链的垂直打造,帮助基地内企业提升在国际化市场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无锡云计算中心,承载着 IBM 数据库、分析软件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行业软件,用这些资源吸引物联网的中小型企业。据了解,目前无锡云计算中心已经吸引物联网相关企业 150 家、从业人员 5000 名,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实现1千万元的收入,预计下半年也能有 1千万元的收入。除了物联网,无锡市云计算中心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是支撑政府电子政务。北京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北工大的云平台降低北京市每年在各个部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资。

综上所述,河南应该以云计算技术发展为契机,把云计算的理念融入河南省的信息化建设中,集中建设一个稳定、高效、功能丰富、易于扩展的综合应用支撑平台,作为信息化“云平台”,在内部“云平台”按统一标准建设实现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共性需求和公共支撑功能,并以标准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调用接口和整合规范,整个信息化系统在“云平台”的基础之上进行架构和扩展。同时,在政策上予以引导,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在产业上分工协作、群策群力,加快河南省信息化建设。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加快我省信息化建设”(2013B3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学院、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技术河南省信息化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22年总目次索引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FLAC3D软件计算平台的研发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