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书法文化普及传承的“二可墨客”

2014-08-30 12:29陈清张玲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沈鹏行草字典

陈清 张玲

一部《周用金行草字汇》开创了中国书法字典多个先河;主持修建的常德诗墙成为镌刻诗词书法艺术的不朽丰碑;正在创作的《陪你聊书法》致力于书法文化与技巧的普及与传承……从小时候热爱书法,长大后坚持书法,到从政后普及传承书法,周用金不但提高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造诣,也着实为我国书法文化发展做了几件不大不小的实事。

周用金,湖南安乡县人,现任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研究员,《中国书法年鉴》副主编。

《周用金行草字汇》开创书法字典多个先河

第一本采用拼音排序的书法字典,第一本中英文对照的书法字典,第一本简繁兼用的书法字典,《周用金行草字汇》开创了书法字典的多个先河。

由周用金书写编纂的这本书法字典获得了书法界泰斗沈鹏先生的题名,并得到了张海、欧阳中石等多位大家的肯定,张海还为其作序。自2008年10月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后,《周用金行草字汇》相继被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收藏,并被作为国外孔子学院的必配教材,发行至今已行销3万余册。

该书一改以往书法字典按《康熙字典》排序的惯例,采用读者熟悉的《新华字典》拼音排序。“如果按《康熙字典》排序,读者查阅前首先要知道要查的字有多少笔画,而书法用字很多都是繁体字,很多年轻人都不熟悉,更不清楚有多少笔画。如果一本字典失去了实用价值,就没有意义了。”周用金说,“而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则可以方便外国人查阅,也能促进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播。”

谈起创作这本字典的初衷,周用金坦言最初只是为了自己练好书法而进行的针对常用字的临帖和单字创作。“在我看来,能够写书法字典的人,应该是书法界的泰斗人物,而我只是一个写字匠,写书法字典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2005年起,周用金用了3年多时间研究了大约4000个常用汉字的写法。他把10多个版本的书法字典在桌上、地上摊开,每选中一个字,就到这些字典中翻阅,学习古人和书法先贤的写法,从中挑选较好的反复临摹;对于字典中没有的现代简化字,就根据古人的方法,进行单字创作,最后再从临摹作品中挑选较好的剪下来收集,确保每个字都有5种不同写法。“最初我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常用汉字的多种写法,增加个人积累,也方便日后查阅。”周用金说。

周用金透露,《周用金行草字汇》的面世得益于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也是他的恩师沈鹏的鼓励。在周用金开始对常用汉字临摹创作的第二年,沈鹏先生到他工作的城市——湖南省常德市参加首届中国·常德诗人节。周用金将自己创作的部分手稿呈给沈鹏老师批评指正,得到了沈老充分的肯定,沈老说:“你能这样下苦功夫研究书法,真的很难得,你应该把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与社会共享。”沈鹏老先生还提前题好了书名——“周用金行草字汇”,这给了周用金莫大的创作动力。

在沈鹏先生的鼓励下,周用金认真完成了创作,但内心里却对字典出版后的销路并不自信,所以他最初打算尽量降低出版成本,联系了一家费用较低的出版社。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作为我国美术界顶级出版社的荣宝斋出版社主动找到他,希望这本字典能由他们来出版。“他们表示正需要这样一本中英文对照而又方便使用的书法字典来推广自己的作品。”周用金说。

字典出版后,销售情况远远超出了周用金的预想,多次售空再版。2008年,周用金将这本字典送给了自己的好友—时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同样爱好书法的姜昆,不久后,他接到姜昆打来的电话,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本字典了,可是字典被好朋友抢走了,请周用金一定要在两日内快递给他寄送两本,他要在家里和办公室各放一本。半年后,当周用金与姜昆在广东再次碰面时,姜昆告诉他,这本字典在他的朋友圈中备受欢迎,他已经买了40多本送朋友了。

为了更加方便携带,《周用金行草字汇》之后又印发32开本。去年上半年还有运营商将字典的内容做成了软件,取名“周体字库”,可供用户下载到手机上随时随地使用。

学书法的初衷是做个技高一筹的漆匠

周用金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两三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在家门前的河滩上写字。“河沙很细,很容易抹平,那时候我常常一个人用树枝或芦苇在河滩上写字。”周用金回忆说。

但是,为周用金的书法造诣奠定坚实基础的还当属他中学的语文老师陈耀国,“陈老师是我一生感激和难忘的人。”周用金说,“那时候,陈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每天都要我们写1个小时的毛笔字,希望我们练习一手好字。那时候我非常喜欢练字,因为当时我的志向是长大后当个漆匠,我希望自己除了能漆,还能写、能画,这样就能成为一个技高一筹的漆匠,可以更好地养家糊口。”在《周用金行草字汇》出版后的一个清明节,周用金跪在恩师陈耀国的坟前,用自己编纂的书法字典祭奠恩师,向恩师交了一份厚重的学生作业。

高中毕业后,周用金教了3年书。那期间,他每天在废报纸上练字,或用毛笔醮水在水泥乒乓球台上练,用木笔在沙盘上练,一天也不曾松懈。

其后,在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读书期间,因为字写得漂亮,周用金基本“承包”了当时学校里所有宣传橱窗和墙报的书写,同学们还给他取了“校笔”的绰号。“后来,在我们毕业30年后的一次校庆活动上,还有同学一眼认出‘那不是写墙报的同学吗。”周用金回忆起那段在校园里写字的快乐时光,面带笑意。

在周用金看来,大学毕业前,他只是停留在“写字”阶段,还没有真正进入“书法”的艺术境界。上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的周用金回到家乡常德从政,那以后,他逐步加入了常德市书法家协会、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直到后来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并成为理事。其间,周用金研读了很多书法字帖,慢慢进入了书法艺术境界。

2000年,周用金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经书法界朋友的介绍,他有幸结识了沈鹏、李铎、欧阳中石等当今书法界泰斗,每逢周末,周用金都去观摩学习这些前辈的书法创作。也是在这期间,周用金得以拜沈鹏先生为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他的书法造诣也在这段时间突飞猛进。

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普及与传承

少年读书时,周用金学习书法的动力是养家糊口,而今,从政多年的他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书法文化的传承和普及上。

在常德工作期间,周用金主持修建了长4公里的常德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被吉尼斯总部命名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诗墙上80%以上的内容都是书法作品。2006年起,周用金连续8年牵头组织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编写出版《中国书法年鉴》,并担任副主编。

周用金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着手撰写一本关于书法基本知识的书——《陪你聊书法》,书中将囊括文字的起源和演变、文房四宝、各种字体的练习方法,还有书法作品的创作、欣赏与收藏等与书法相关的知识,全书将有近20万字,即将在报刊杂志上连载,计划2年后出版发行。

多年来,在习作书法的过程中,周用金始终谦虚好学。“哪怕别人有一个字甚至一笔写得比我好,我就向他学这个字、这一笔。”周用金说。如今,因为工作忙碌,周用金坦言不能保证每天都写字,这让他更加珍惜写每个字的机会,生僻字仍然会查字典,写不好的字他会反复写,直到满意为止。而对书法作品的价值,周用金则认为要由市场来决定。

周用金的书法作品有两个典型特点:一是雅俗共赏,他的作品多用简体字,且非常容易辨认;二是作品内容并非一般的唐诗宋词,而多是立志、修身、明事而又富有哲理的语句,如“富贵未必真幸福,快乐堪称大奢侈”“当官未必像官,做人非得像人”。

采访的最后,周用金主动与记者聊起了“书法名人”和“名人书法”的话题。对于时下很多人对为官之人写字所存的异议,周用金认为:“自古书家多为官,党中央要求创建学习型社会也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领导干部学习书法是一种好的风尚,既可以实现自我修炼,又可以培养高雅的情趣。”他还向记者透露了自己准备启用的艺名“二可墨客”,他希望自己既可以当个好官,也可以写得一手好字。

猜你喜欢
沈鹏行草字典
晚明巨轴行草研究
字典的由来
从舞剧《行草》谈舞蹈与书法的融合
战友,我们一起退伍
天下第一行书
大头熊的字典
浅谈《行草》中舞蹈艺术与书法的审美融合
老兵和他的功勋犬:老友,一起走!
正版字典
猴年贺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