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4-08-30 02:09孙晓伟刘丽丽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1期
关键词:水库水利工程生态

孙晓伟 刘丽丽

(1.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水务局,山东烟台 264100;2.牟平区玉林店水利站,山东烟台 264111)

初探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孙晓伟1刘丽丽2

(1.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水务局,山东烟台 264100;2.牟平区玉林店水利站,山东烟台 264111)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对生态环境的建设越来越是重视,目前在各个领域都强调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利工程的发展和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被人们逐渐的重视起来。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对环境生态必然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根据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从而更好的发展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本文针对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在水利工程中更好的造福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

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工程建设

目前,我国在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建立了以防洪、排涝、灌溉、发电等为目的的水利工程体系,为抗旱防洪、保障社会经济安全和促进农业生产、保护水土资源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确认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化境建设的影响和意义,可以更好的实践水利工程建设,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落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奋斗目标。

1 水利工程生态效应分析的必要性

在生态环境基础上实现的水利工程生态效应分析是运用了生态学原理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立体分析,从而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有利的意见和建议。生态效应分析在谋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综合考虑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效益,从而是水利工程项目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状况,从而利国利民。因此,水利工程生态效应分析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

2 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的影响分析

(1)降雨量分析。由于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建立使得地区大面积储水,在阳光辐射下使蒸发量加大从而增加了雨量。并且由于水库带来的低温效应是降雨地区分布也有了明显变化,如在库区及其附近雨量减少而远距离的地区则雨量增加。水库夏季的睡眠温度低于气温,而冬天则是高于周边气温,这就导致了其夏季降水少而冬季降水多的现象。

(2)气温分析。水库的建立是库区与空间的接触直接由原来的陆面接触变为了水面接触,这就使得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了改变,因此,使得库区气温发生变化,其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3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文的影响分析

(1)水文情势分析。水库建成后,其蓄水使得原来的河流形成了湖泊,水位太高了而且也加大了水的面积,从而加大了水的蒸发量,引起了水循环的局部变化。同时,由于地表岩层有一定的渗水性,使得水库发生渗漏,从而提高了地下水位。水利工程的建设使的河流流域的水文循环发生了改变,这影响有利有弊。储蓄能力大的水库其水位变化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径流式水库的水位变化却是幅度较小。与天然的河道相比较,水库的流速变化也是较为明显的。

(2)水温分析。水库流速从上游到水库地区逐渐减小,水体性质发生改变,从而是长期滞留在水库的水体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产生变化引起水温及流态变化,从而使得水库工程引起了水温变化,这是水库建设中的必然现象。

4 水利工程建设对地质的影响分析

(1)土壤影响分析。水库储水后使得沿岸地质发生变化,如会侵蚀土地,沼泽化,盐碱化等现象出现。在水库的浸没区因土壤缺氧,微生物减少,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了周围的植物生长。而沼泽化的过分湿润导致植物的根系衰败、呼吸困难,使得耕作层土壤湿度过大,从而使得土壤被破坏。最后土壤的盐碱化则是由库岸的渗漏补给地下水,在强烈蒸发作用下使水中盐分集中于地表导致的,这对于植物可引起胜利干旱,是一个不利影响。

(2)地质影响分析。水库大坝的修建会触发局部地震、滑坡、渗漏等一些次生的地质灾害。大型的水库修建因其巨大的储水增加了水压和岩石裂隙和断裂面的产生,从而改变了岩层和地壳内的地应力平衡,从而诱发地震的发生。而库岸产生滑塌是由于水库蓄水后,其水位上升而岸坡的土体抗剪度降低,从而易导致坍塌和滑坡等危险。水库的渗漏则会使周围的水文条件改变,从而造成水库地区及地下水的污染。

5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使得淹没了成片的森林草地,并且由于对河流环境进行了改变,所以,对生物多样性必然造成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于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的影响。对陆生生物的影响一个是永久性及直接的影响即是在库区的使用中,淹没了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从而对陆生的植物和动物造成直接生命破坏;另一个间接的影响局部气候变化、土壤沼泽化、盐碱化从而对动植物的种类、结构及生活环境等造成的影响。而对于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鱼类的生活影响。水利工程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水体,所以水利工程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明显的。兴建水库和对其蓄水的使用,使得水位得以提升从而改变了河流水生生态系统,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长、产卵所必需的水文条件和生长环境。而且,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有植被的死亡以及土壤可溶盐增加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并且再加上库区周围农田、森林和草原的营养物质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从而形成土地富营养化的有利条件。

6 结语

生态环境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所必需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国家和社会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和难题不断的出现,这一情况同样适应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因此,如何在改变了原有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情况下,因地制宜的采取适宜措施,以保证生态环境由始终达到一个平衡,避免在水利工程中产生生态影响问题,是一个值得深究、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而该问题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水利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任何一项水利工程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以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孙革军.生态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3):63.

[2]李健.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策略[J].中国科技博览,2014,(1):156.

猜你喜欢
水库水利工程生态
漳河有一水库群
“生态养生”娱晚年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出山店水库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生态之旅
出山店水库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