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昌大青山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2014-08-30 02:09马志抒白晓丽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大青山铀矿火山岩

马志抒 白晓丽

(1.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沈阳 110032;2.辽宁省地质学会,辽宁沈阳 110032)

辽宁建昌大青山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马志抒1白晓丽2

(1.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沈阳 110032;2.辽宁省地质学会,辽宁沈阳 110032)

大青山地区燕山晚期火山活动强烈,形成中心式火山塌陷盆地,从盆地中心向外依次发育多种类型的铀矿化。通过对该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火山塌陷盆地的内外接触带是铀矿成矿的最有利部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铀矿 地质条件 找矿前景 大青山

1 地质条件

建昌大青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北缘。区内发育受要路沟-锦西和明水-土门子两条多期活动的区域断裂夹持的一系列中生代中心式喷发的火山机构,是区域上重要的铀成矿带。

1.1 地层

大青山产铀盆地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基底由太古代和元古代岩石组成。太古代岩石分布广泛,约占整个基底岩石的70%,主要岩性为花岗片麻岩、均质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元古界地层仅在大青山火山盆地的南部有零星出露,不整合于混合花岗岩之上,为巨厚的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

1.2 构造

大青山地区主要构造类型为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二种。

1.2.1 断裂构造

区域性断裂构造主要有东西向和北西向。东西向构造具有形成时间早、活动时间长、规模大的特点。在北起要路沟-锦西断裂,南止明水-土门子断裂所夹持的范围内不仅发育一系列东西向、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而且岩浆活动强烈,燕山中、晚期侵入的花岗岩沿此带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燕山晚期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机构则呈东西向串珠状分布。北西向构造发育较晚,大多数呈密集的脉岩束形式产出。在平面和剖面上都有收缩膨胀的变化特点。

1.2.2 火山机构

该区最大的火山机构为大青山破火山口构造,它位于区域上阜新-锦州-永安火山喷发带的南端,由早白垩世义县期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平面上呈椭圆形。围绕破火山口构造有许多爆发角砾岩筒分布。爆发角砾岩筒主要分布在大青山破火山口构造的南部,受北西向弧形构造带控制,一般规模较小。岩筒内以爆发角砾岩和隐爆角砾岩为主。岩筒内围岩蚀变发育,主要有青盘岩化、矽卡岩化、硅化,同时发育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铁矿化等金属矿化,并发育铀矿化。

1.3 岩浆岩

大青山地区岩浆岩类型较多,成因复杂,以花岗岩类和花岗闪长岩类岩石为主,闪长岩类岩石较少,但次火山岩和脉岩却十分发育。侵入岩主要分布于大青山火山机构的南部,沿东西向明水-土门子断裂带分布。岩体内部的断裂构造中发育强烈的硅化、萤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等围岩蚀变,并发育铀矿化。次火山岩分布较广,一般就位于火山机构的中心或沿火山塌陷盆地的边部侵入,其主要岩性为粗面斑岩、流纹斑岩、花岗正长斑岩、霏细斑岩等,次火山岩的铀含量相对较高。

1.4 地球物理场特征

重力场特征是重力高异常和重力低异常相间排列,基本反映了基底隆拗相间的构造格局,主要的铀矿化均位于要路沟北东向重力高异常与建昌北东向重力低异常的过渡部位,既重力场二阶导数零值线附近。

磁场特征是以大青山为界,大青山地区则位于强、弱磁场区的过渡部位靠近弱磁场区一侧,既要路沟-杏山近东西向低磁异常带的中段。此低磁异常带与锦西-青龙构造岩浆活动带相对应,反映了该活动带虽然构造复杂,岩性多变,但均属于无磁性或弱磁性岩石。铀矿床均位于弱磁场区中的局部高磁异常与低磁异常的过渡带,既磁场零值线附近。

2 铀矿找矿前景

大青山地区是铀矿地质工作的老区,该区现已发现多种类型的铀矿(化)体,尽管赋存的地层或岩性有所不同,但主成矿期都是在中生代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该时期是岩浆活动最强烈的时期,说明铀的成矿作用与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关系密切。从成矿机理上看,该区不同类型的铀矿化均受晚侏罗-早白垩纪构造-岩浆体系控制,而铀矿化产于不同主岩部位是由于受深源岩浆体定位的部位及成矿构造的发育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主岩类型不同只是围岩不同而已。

大青山火山机构是深源岩浆活动的产物,与铀矿化关系十分密切。从火山机构中心向外依次发育火山岩型铀矿化-接触带型铀矿化-次火山岩型铀矿化-沉积火山热液改造型铀矿化,形成了一个近于完整的成矿系列。国外许多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实例说明,火山机构本身和它的内外接触带不但能形成富矿床,而且能形成大型、超大型铀矿床[1]。

大青山火山机构的南缘外接触带是铀矿成矿的最有利部位,不同方向的构造也十分发育,并且有次火山岩筒分布。在构造结上和火山岩筒中多处见到铀的异常矿化。铀矿点空间分布具有等间距性,一般两个铀矿点的距离在3-5公里之间,围岩蚀变发育,且类型基本相同,金属硫化物也十分发育。大多数铀矿化与金属硫化物呈正相关,说明均属于同一个物源和热源。

根据深源成矿理论[2],含矿热液由地下深处向地表运移是一个发散的过程,既深部形成树干,中上部形成树枝,顶部形成树叶。现在看到的很可能就是“树叶”,好的矿化应该在地下深处。事实上物探工作也证实了地下深部有大的异常存在,这些都间接说明该区深部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青山地区具有很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断裂构造蚀变发育,同时构造中还发育钾化、硅化,并有铀矿化体赋存,本区具有较好的铀成矿背景。

[1]彭志东.东北亚地区富大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模式[J].东北铀矿地质,2001,1(1):20-25.

猜你喜欢
大青山铀矿火山岩
巍巍大青山
接财接福
大青山颂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特征与分布预测
铀矿地质勘探设施治理分析
关于铀矿地质退役设施的长期监护
UExplore_SAR软件在铀矿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