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保的思想意识行为导论

2014-08-30 02:09杨志宏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电梯事故标准

杨志宏

(云南省昭通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

电梯维保的思想意识行为导论

杨志宏

(云南省昭通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

电梯维护及保修,是切实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电梯运行的安全防护工作。我国出台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和《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都是针对电梯的运行安全作出了规范和审核标准。文章主要结合我国近几年的电梯事故多发情况,以及电梯维保的标准规范,深入探讨有关我国电梯安全的思想行为意识。

电梯维保 规范标准 思想意识 行为导论

1 简述电梯维保安全准则规范

我国电梯维保的安全行为准则规范,规定了电梯维修保养的项目和维保要求。电梯维保通常适用于客梯、货梯、住宅梯、医院电梯等。其中维保范围不包括电梯的大型修理和中级修理。上述的修理是指为了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检修人员对电梯机器零件的定时测试检修、小型零件的更换新零件,以及旧有部件的调整修配工作。而这些工作的修理指标是不改变电梯的特性。

维护是指:对已经完成安装,并且投放使用的电梯,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以及定时的机器润滑、和电梯清洁、零件清理等工作;在电梯的检查过程中,检修人员应该对电梯的设置,在出现偏差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以及操作系统出现病态运行的故障时,进行的操作系统的调整;同时对于已经损耗的电梯零部件,应该协同维修人员进行损坏零件的更换。这些维护工作的执行标准是不改变电梯的原来参数特性。

电梯维保的工作标准中,还涉及对应急故障的维修工作,主要是指:在电梯忽然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或者是电梯已经处于安全危险的隐患之中,维保人员有权力和义务对电梯进行设置的调整、以及操作调整,同时对于损坏的机器零件进行更换,从而确保电梯的安全正常运行。

2 我国电梯事故的触发成因

(1)电梯维保人员不按照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也不按照TSG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要求进行工作。对于我国的电梯维保人员的工作细则来说,有的维保人员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产生了思想意识的疲劳。在落实电梯维保工作的时候,经常运用工作经验和工作习惯来指导工作内容。没有严格的执行《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的行为准则,对待电梯维保工作存有一种侥幸心理,即“不坏不修。”电梯事故的高发率,对于整个电梯行业来说,比率属于高占比。但是对于单独的电梯维保工作站来说,电梯事故发生几率属于少数;面对这样的数据,在电梯维保工作现状中,很难被工作人员高度的重视。所以像这种思想意识的滑坡,使得维保人员完全忽略工作内容的完备性和必须性。直接导致应该被维修的电梯还在继续投放使用,零件的损害程度没有得到更新或者检修。

(2)电梯维保不及时,电梯普遍存在安全隐患。我国电梯事故的发生,较大的事故占比存在于运行的电梯事故中。为什么运行的电梯容易发生电梯事故?电梯的安全隐患排除已经成为我国电梯维保工作的重心。而电梯安全隐患的存在,是电梯维保工作的不及时而造成的。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电梯最多的国家,截至2013年底,全国电梯数量达300.93万台。这样数目之大的电梯拥有量,其每天的载客量也可以推测而知。面对我国如此之大的电梯数量,而电梯维保人员的数量却相对较低。检修人员的欠缺,就造成了电梯维保工作的落实偏差性存在。有的地区维保人员充足,其电梯维保工作也可以达到较为合理的工作要求;有的地区维保人员相对缺乏,电梯的维保工作就存在一定的遗漏和疏忽。类似于电梯维保工作人员的配备是否合理,也是电梯事故多发性的间接成因。

(3)非专业性电梯技术人员,填补维保工作岗位。我国电梯维保的工作虽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行为规范准则。但是从维保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现状来看,还处于相对涣散的岗位职能要求水平。大部分的电梯维保公司,对于电梯维保技术人员的录用,有着相当低的录用标准。由于这种低技能的从业人员录取标准,而造成了电梯维保行业岗位的技术效能低下的现象。这种技术效能的低下,从根本上降低了电梯维保的质量标准。同时也将维保工作阻挡在《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作业标准之外。看似涣散的从业岗位技能标准,一时可以顶替和代劳专业维保人员的工作内容。但是从长远的电梯安全问题来看,这正是电梯运行最大的安全隐患。

3 电梯维保思想的意识行为偏差

为什么我国的电梯维保工作存在着如此大的行为偏差;为什么我国的电梯维保行为安全思想意识难以贯彻。其主要的意识根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3.1 我国电梯维保行业的恶性市场竞争

在我国电梯维保行业中,有一种叫做“恶性市场竞争”即低价竞争的行业现象广泛存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强,电梯的使用量和投放量也在随之增长。电梯投放使用,对于电梯维保工作来说,却是一种业务的开始。由于市场需要,而造成市场的较大供求现象,大批量的电梯维保公司营运而生,根据市场经济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行业的竞争会引起供求关系的改变。而对于电梯维保公司而言,利用“价格战”的先决条件来争抢市场。最终整个行业的竞价标准都被大幅度的压低,造成电梯维保公司的利润缩小。所以在同等的维保条件下,电梯维保公司尽可能的削减维保成本,降低维保零件的质量成本,选用一些质量差的零件;同时减少一部分的维护修理工作;以一种不彻底的维保工作内容,以及质量不达标的零件进行损耗零件的更换工作。这样偷工减料的工作性质背后,直接受损的是电梯本身。由于所更换的零件质量不过关,其承重力、顺滑力、使用寿命年限等都不符合电梯安全运行标准。这样的维保工作实际上是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电梯的运行,完全被置于一种危险境地。

3.2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缺乏工作严谨性

电梯维保工作必须建立在精确的专业技术基础之上,同时建立在严谨的工作责任心之上。技术和责任并重的行为理念,才能够保证电梯维保工作的可靠性。而目前,我国的电梯维保工作,没有指定出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即使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但是由于其没有一定的法律法规强制性。以至于电梯维保的岗位职责处于相对涣散的职业水平现状。从电梯维保人员的录用,培训,考试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的涣散性和随意性。这就是直接导致了,我国电梯维保工作中诸多的问题现状,是无法从根本的维护修理工作上来确保我国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也无法通过维保工作来降低我国电梯事故的多发率。

4 电梯维保思想导论下的行为优化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电梯维保工作难点,实际上是对于电梯维保的思想意识没有贯彻落实的具体表现。因为在我国针对电梯的安装和使用都有出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和《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实际上从国家出台这些行为规范的出发点,已经做到了电梯安全事宜的考虑和实施规范。但是面对我国电梯维保行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对于这些行为安全的思想意识没有进行教育并且被贯彻落实。

众所周知,思想意识是指导行为规范的准则。如果思想上没有这些行为的遵守意识,那么再细致再充分的行为准则都没有实际的操作意义。所以对于我国的电梯维保从业人员来说,适时的进行电梯维保安全须知的培训教育工作是必要的。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些法律法规来强行规定,对于电梯维保公司来说,应该提供怎样的维护标准来完成维保工作,同时对于没有提供相应维保工作标准的维保公司,应该对其施行一些惩罚机制,让《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这样在法律法规的监督下,才能够对我国的电梯维保市场进行重新整顿,维保工作才能够回归到为安全而效力;同时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为己任的工作作风才能够再次的回归工作岗位。

所以,对于电梯维保的思想意识行为导论来说,最主要的任务是对电梯维保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以及电梯维保公司的经营价值观念做出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从而让我国的电梯维保市场能够逐步的趋于服务优质化、质量标准化、以及口碑化的完善进程。

[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3]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猜你喜欢
电梯事故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学中文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小恍惚 大事故
被困电梯以后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