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平衡做理性生态人

2014-08-30 08:29王茹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绿色消费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王茹

【摘 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在全球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同时树立起理性生态人的信念,增强生态道德责任感,自觉履行生态保护的道德义务。

【关键词】 生态系统平衡 生态危机 生态道德 理性生态人 绿色消费 可持续发展

时代的列车悠悠开进了二十一世纪,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成果累累:美丽的城市、丰富的财富、舒适的生活。同时人类也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空气污染指数上升、淡水资源短缺、沙尘暴袭击、污水横流、废弃物泛滥、森林草地面积减少、野生动物种群减少、农药化肥危害加剧、自然灾害倍增、酸性物质沉降、臭氧层耗竭、海洋污染严重……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随着人类人口的增长、欲望的升级、生态道德的缺失,人类的活动在造福自身的同时,对自然造成很大破坏,使自然的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甚至使某些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就极大地改变和干扰了人类的生命支撑系统,致使人类人生命集体有失去支撑基础的危险。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进行普遍的生态知识宣传,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生态人。

1 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生物链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系。生态系统是有机的整体,在自身的运动中,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使内部的各组成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纵使发生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等危害生物的重大灾害,自然的生态系统能够自我调节,具有消除这些灾害引起污染的自净能力。然而,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再强,也总是有限的。如果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极限,干扰作用过于强烈,破坏范围太大,导致的变化速度太快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就会丧失,出现生态危机,进而影响人类生产和人类健康。

2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重要

一般说来,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的品种越多,代谢功能就越健全,补偿功能就越强,即使受到损坏,自我修复也较快,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便可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物圈稳定有序的保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直接的原材料,而且还具有医疗保健、娱乐审美及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持进化等重大作用。

生态危机主要由于生态系统生物链遭到破坏,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带来的困难。生物链是有机的统一体,一种生物的生存往往依赖其他生物而生。如果所依赖的其他生物减少乃至消失或繁殖过多,都会对该生物的生存构成危险。如:滥捕鸟类,害虫就可能泛滥成灾,森林和庄稼失去天然的保护者,以致被毁,而森林的消失则使栖息于其间的禽兽无家可归。因此,当一个物种的局部灭绝大大改变和影响其他物种的种群大小时,就会潜在性、连锁性地导致其他物种接二连三地灭绝,从而将整个灾难扩大到整个生态系统。多样性带来稳定性,丧失了生物多样性的地球生态系统异常脆弱,人类即将失去很多生存条件,从而大大削弱人类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

生物多样性破坏的集中表现是物种多样性的急剧萎缩。 目前,由于人类的干预,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自然的速度快了1000多倍。进入21世纪,我国15%-20%的动植物种类濒临绝迹。

3 理性生态人的基本素养

在生态保护方面,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归之于法律不健全,因为,没有人们普遍的生态道德的内在信念和外在舆论支持的法律往往势单力孤。由于自然环境的广袤、管理人员的有限和管理技术不完善,难以执法到位,管理到位。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获得关于自然和人自身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树立起全新的理性生态人的信念,自觉履行生态保护的道德义务,承担起生态保护的道德使命。

3.1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民群众的衣食之源,生命健康安全的保证,也是生产发展、经济腾飞的自然条件。热爱自然从亲和自然开始,对自然界一切充满生机的物体,给以热情的关注,无论是一草一木,还是鸣鸟猛兽,都和人类有着生存的联系,人类应该喜爱它们,关怀它们。同时水是生命的象征。祖国的江河是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存的希望,热爱江河湖海,热爱一切洁净的水体,就是热爱我们自己的生命。

热爱自然在行为上就是保护环境,只有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才能使自然资源更有效地为人类造福。保护环境首先是对现存良好的环境予以保护,使其免遭破坏的危险。如:城市地下优质饮用水、城市绿地、原始森林、防护林、各种环保设施等。其次,对于自然本身的破坏,要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实行预警防范和人工弥补。如对地震进行监测预报、建立人工森林等。

3.2 敬畏生命

生命的价值不为人类所独有,每种生命都装备精良,是其生长地的完美的适应者,都值得我们尊重,都是需要珍视和保护的。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关联的、休戚与共的。漠视非人类生命的权利和价值,任意地处置非人类生命,这是产生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尊重所有的生命正是尊重人类本身。对大自然中自发地发生的一切抱有几分敬意,培养一种对生命负责的理念和关爱的精神。

敬畏生命就要对生命保持敏锐的感受性,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满怀同情地对待生存于自己以外的所有生命,避免随意地、粗心大意地、麻木不仁地伤害和毁灭其他生命。生态系统是个整体,地球上物种和其他生物系统的相互联系,必然要求生物的多样性。小至微生物,大至庞然大物,所有的物种都是人类的表兄弟,对人类进化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3.3 清洁生产、绿色消费

清洁生产,根据联合国规划署提出的定义,是指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性的策略,以减少其对生态的可能的危害。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与能源、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之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则是通过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使得从原材料获取至产品最终处置的全部过程都尽可能地将对生态的影响减至最低。

绿色消费首先指对绿色产品的消费。绿色产品是指对生态无害或较少有害的产品。它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这种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不会造成生态破坏和污染或对生态的破坏和污染较轻;二是指这些产品在使用中或使用后不会造成生态破坏和污染或对生态的破坏和污染较轻;三是指这些产品没有被污染或污染较轻。绿色消费还指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指既能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越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的消费。

绿色消费首先要求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选择绿色产品,意味着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且关注产品的生态价值,从而意味着消费者选择一种对生态负责任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还要求消费者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一种杜绝炫耀性、攀比性的重生存而不是重占有的简朴生活方式。这不仅符合自然的本性,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同时也更符合人的本性,符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因而是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3.4 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其鲜明的特色。地球上的生态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这一代人使用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无限制地使用,子孙后代就无资源使用了。同样,环境污染产生的恶果,对本代人的影响可能还不明显,但对后代人可能就后患无穷。

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有机的统一体。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追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关注生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理性生态人更新发展观念,确立经济、社会、生态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

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状态的改善,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还需要有和谐生态表现的鸟语花香、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使人类转变发展观念,放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毁灭性发展道路,而致力于对人类与自然和谐进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生态道德要求社会上所有的单位和个人,在获取自然资源和利用环境时,既立足于现实又要兼顾社会他人,既为当代人服务又要为子孙后代造福。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就是说,要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利用问题上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关系。

理性生态人要克服对待生态环境的实用主义和唯利主义的态度和行为,严厉谴责、制止在开发自然资源中“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野蛮做法。自觉地把个人和局部的行为纳入到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的轨道上来,把人类及后代的根本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发展利益及个人眼前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

4 履行生态保护义务

要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从小处做起,改掉坏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不抽烟、不随处丢弃垃圾、不破坏绿化、爱护绿化、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爱护环保设施、讲究卫生、节约资源、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环保袋子、遵守环境秩序等。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破除农村烧荒、喜庆时放鞭炮的习俗。其次,要勇敢地与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做斗争,对于那些违反法律法规严重破坏环境的行为,如工厂乱排污,大规模毁绿,盗猎动物等,及时向有关执法部门举报,以便执法部门及时制止不法的破坏行为。

猜你喜欢
绿色消费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