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标准在环境法制中的基础作用

2014-08-30 08:41张辉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环境标准环境法法制化

张辉

【摘 要】 以环境标准在环境法制中的基础作用作为立论点,在总的立论观点上,主要利用环境标准与环境法制的辩证统关系进行论述。在分论点中,主要对环境标准在环境立法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标准在环境执法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环境标准 环境法制

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一定区域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排污的数量、浓度、时间、速率以及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规则,是评价环境质量、进行环境监督、环境监测和其他环境保护技术工作的法定依据。环境标准在加强环境管理、保护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政策和法规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是环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环境标准是环境法的组成部分

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主要表现在:(1)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环境标准是环境法的重要内容。我国根据其性质、内容和作用,一般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标准样品和基础标准等五大类。不管哪一类标准,均有技术规范的性质。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实际上是法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不是通过法律条文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是通过一些定量性的数据、指标、技术规范来表示行为规则的界限,来调整人们的行为。(2)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环境标准是环境法的组成部分,当然要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环境标准与环境法师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环境法》中是通过环境标准来衡量环境是否收到不法侵害的依据。(3)环境标准要经授权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从环境标准的制定来看,环境标准是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法律授权和依一定程序制定的。从内容到程序都有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力。只有立法机关授权的行政机构才有权颁布环境标准。

2 环境标准与环境法制的关系

(1)制定环境标准是环境法制化的基础工作之一。制定环境标准,实际上是法制化和定量化的重要体现。认真做好环境标准项目的编制计划、组织草拟、审批和发布等工作,是加强环境法制的重要任务。同时,制定环境标准也是将科技成果、先进技术转化为技术规范的过程。(2)实施环境标准是环境法制化的任务之一。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制化,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维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而这些目标最终是通过环境标准的量化指标予以实现的。另一方面,实施环境标准,就是有目的地、定量地控制和消减污染物的排放,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环境质量。(3)监督是实现环境法制化的保证,没有严格的监督,就不能环境标准的贯彻,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制化也就是成了一句空话。实际上,监督有关部门是否制定了环境标准和监督排污者遵守有关环境标准的过程,就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过程。实践证明,对环境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室环境法制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环境标准的实施监督,进一步强化环境法制的建设,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3 环境标准在环境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1)环境标准是加强环境法制的重要手段。环境标准是环境法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加强和完善环境法制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环境立法角度来看,环境法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法律部门,其制定、修订都必须要有环境科学的技术依据,而环境标准是环境科学成果的体现,环境法规做出的定性规定必须以环境标准的定量规定为基础。从司法的角度看,环境标准既是环境司法的直接依据,又可以通过提供定量指标为执行其它环境法规、做出定性处理提供间接地技术依据。因此,环境标准是环境司法中评价、衡量环境行为是否违法的一个尺度。(2)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计划的重要法律依据和技术依据。环境规划、计划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总的部署和行动方案,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各种环境规划和计划一般都确定了一定阶段内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应达到的环境质量目标和污染控制目标,而这些目标都是必须以各类环境标准作为技术依据,以保证环境规划、计划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3)环境标准是促进科技进步的有力工具。根据环境法律的有关规定,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国家级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具有“技术强制”的特点,这类标准中引用的与之相关的方法标准等,也具有强制性。但是,在环境标准制定过程中,一般都要充分考虑控制污染的技术水平。排污者为了有效地减少污染,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否则就可能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4 环境标准在环境执法中的作用

环境执法是整个国家执法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标准作为环境法的组成部分,它在环境执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具体表现在:(1)环境质量标准在执法中的作用。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健康而确定的各种污染物在一定环境中允许的最高含量。环境质量标准是确定环境是否被污染和排污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根据。就法律意义来说,环境质量标准不仅是一个“目标值”,而且是一个对排污者有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确认某一地区环境已被污染后,有责任确定导致该污染发生的排污者,并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2)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执法中的作用。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而规定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和允许浓度。环境污染排放标准是认定排污者的行为是否违法应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依据之一。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标准。法律中对一些以标准来衡量是否违法的行为规定,认为排污者是否遵守了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既是认定排污者的排污行为是否合法。(3)环境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在执法中的作用。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环境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室确认与排放有关的数据是否有效的依据。这两类标准时随着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而制定的。确认数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是实施环境法中的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标准样品室检验分析测试人员水平、仪器、分析方法是否统一可靠的手段,是使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具有可比性的保证。

因此,各类环境标准在环境法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基础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必然对环境标准的基础作用有更深刻的了解,环境标准本身也必然不断完善和补充,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环境标准在环境法制中的基础作用是我们每一位环保工作者和法学学人的光荣职责!

猜你喜欢
环境标准环境法法制化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环境法伦理基础的审视与抉择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环境标准的选用
土地交易程序的法制化
论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基于环境法对消除代际外部性问题的思考
刍议如何做好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协作定值实验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治不胜治的雾霆:问题驱动型到预防回应型环境法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