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广播电视台播控系统应急策略

2014-08-30 08:54赵晓星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1期
关键词:网络化

赵晓星

【摘 要】 播出安全是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主题,在当下网络化、智能化的大型播出集群系统下,构建一个高安全保障、高可用度的系统尤为重要,但是,一个再先进、再优化的系统,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不可预见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在系统设计中加入应急机制,能有一个方便的、易用的应急系统是整个播出环节的最后安全保障。

【关键词】 播控系统 网络化 集群系统

应急系统一般设计分为主要三个级别。

1 全备份的应急系统

这是一个和主系统完全一样的系统,全备份的设备。毋庸置疑,这样的系统是最高的级别的安全保证,相当于全系统的热备份,但是由于财力所限,大部分台站很少采用此级别的设置。既要播出安全,又要适合本地经济财力状况这才是广播电视系统设计的方针。所以关键环节的设备备份和主要功能保障的设计是大多数选择。

2 主要功能保障的系统

应急设备只能实现日常播出功能的主要部分,比如只能播出部分既有素材和主要新闻类节目,在不能保证全健康情况,力求消弱商业化节目,来保障播出的安全。这样的设置,一般设计有手动切换,手动多格式信源输出的设备,系统一旦发生大面积网络故障,可以应急人工操作完成不间断的部分节目播出。

3 替代内容的应急播出系统

一般称做垫片播出系统,系统节目源不是既定播出内容,只能作为信号不间断的内容填补,这样的设备简略,可以是一台能播出视频的服务器,一台VCR,甚至可以是一台DVD播放器。

唐山广播电视台电视播控的应急设计策略,结合自身特点及播出要求,采取不特定系统设计,而是把应急机制分散到主要播出环节。设计之初,我们在全系统做设备安全评估,在主要环节做故障预想,然后提出应急解决方案,重点环节重点体现。

电视播控担负自办节目五个频道,全年4万多小时的播出任务,系统是以GV公司K2 SUMMIT视频服务器为核心播出设备的全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设置有上载集群、素材二级存储、素材迁移和技审服务、播控控制终端、视频服务器、字幕、台标、时钟、同步系统。

因为节目内容需求,日常节目有当天更新需求,比如时效性节目《午间气象》,《唐山新闻》,《今晚9点》等,所以考虑到此类节目的重要性内容和制作环节可能造成的出片延迟问题和迁移服务器故障等问题,在每个频道的主视频服务器做应急上载机制,这样,可以直接在视频服务器上上载素材,不必经网络迁移策略规划,保证在迁移或者二级存储故障情况下,临时更新的节目能顺利播出。

每台K2 SUMMIT视频服务器配置8盘位SCSI存储阵列,磁盘容量1TB,采用RAID0+1架构,(8/2)*1024=4096GB有效容量,按照标清12Mb/s码流播出要求,完全满足2-3个频道7天的近线存储需求。系统支持应急“三播”方案,在一台服务器宕机情况下,通过系统网络管理和播控端快速设置即可添加第三播出服务器,把故障服务器中断输出的通道设置到第三服务器上,马上执行素材的迁移任务,能在短时间内备份信号输出通道。

4台服务器共设有8个双向编解码通道,设置分工如图1。

重要新闻节目应急播出机制。《唐山新闻》等新闻节目有时为了等稿,距离播出时间很近才送播,这样就来不及上载、再迁移播出,只能引入放像设备用磁带播出;《唐山新闻》的送播机制是这样的:

非编网剪辑完成,输出到数字磁带,网上审核后,人员送播磁带,网络审核后,文件送播到新闻网远端服务器,电视播控根据时间节点选择磁带播或者上载播,因为节目时长15分钟,所以距离开播时间大于1.2倍时间节点的选择上载播出,否则直接放像机播出,如果距离播出时间不足2分钟的情况下,准备引入应急垫片,并等待磁带送播。因为最大化的安全保证,电视播控存储空间不和任何外围网络做数据的交换,新闻非编网远端服务器也只做为播放设备上载使用,在磁带播出中中途故障情况下,比如卡带、绞带,应急用远端服务器打点续播。如图2。

应急垫片机制。在播出中可能的内容缺失,比如因为节目安排失误产生的播出空隙;或者素材的未上载、误删除,在此情况下,系统可以自动引入事先存储于近线播出服务器的垫片素材,无缝衔接,不会造成停播、断信号现象,但是这个前提是视频服务器正常,如果主备服务器。或者大面积设备故障,导致信号通道故障或者内容环节错误需要人为引入垫片时候,就需要切入循环垫片服务器的信号。

做为应急垫播信号源,垫片服务器要求7*24小时的运转,所以在综合经济成本因素情况下,采用原有老系统Seschange视频服务器作为垫片播出使用,其采用RAID方数据保护架构,能在硬盘损坏情况下提供完善的保护、恢复机制,它由三台服务器构成三节点架构,如图3,Seachange在100Mbit/s双向快速以太网基础上,通过IOP卡重新协议连接成双向拓扑结构,采用SeaNet专有协议,网络带宽利用率达到80%,每台服务器数据硬盘空间8*36G,单机为RAID5数据保护模式,每个节点允许一块硬盘的损坏不丢失数据,三节点组网模式允许一个节点缺失,保障数据不丢失。每个节点能有三路SDI数字信号输出,原来这是做为四频道播出的服务器,显然做为垫片服务器使用是足够安全保障的,但其超期,日后配件购置不易,所以使用上,根据服务器安全保障机制,做逐步降级使用策略。

一级(全健康):三节点正常,解码通道无故障,无硬盘故障;二级:部分解码通道故障,只要在软件里重新连接相应的解码通道即可,只要其它有任何两通道能正常使用,就可以主备备份输出,不影响播出安全;三级:部分解码通道和单节点单块硬盘故障,不影响数据安全,可以继续工作;四级:单节点故障,降为两节点工作,故障节点的解码板,硬盘作为备份件使用,保障两节点正常;五级(失效):两节点故障,系统失效,启用冷备视频服务器替代工作。

直播节目的应急。直播活动一般在前端转播车或者演播室做内容环节的垫片处理,这样是为保证节目的整齐化和导演意图,避免插入不合节奏和时宜的节目内容。播控端的应急是技术环节应急操作,诸如前方信源或者传输障碍,播控才启用垫片播出。

电视播控配置延时设备做为直播的延时功能,由一台固态延时器和一台延时服务器组成,分别对两路外来直播信号做延时处理,虽然播控尽量避免编辑内容的应急处理,但是为全面的安全应急机制,延时服务器由软件支持各种应急处理操作,有延时播出、垫片采集、垫片编辑、垫片播出功能模块,可以灵活设置延时间隔,可以预置垫片播出列表,在直播过程中可以按需要标记出入点,随时做标记段的覆盖、插播、删除操作。这样,弥补在前方可能的失误而引入基于内容修改的垫片机制。

电视播控的应急策略可能不完全依赖于设备设置,很多时候依赖于合理的流程控制,看怎么合理处理每个突发的播出事件,过往的经验,在早些年的安全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没有频道播出控制备份,我们曾采用上载站接入切换器做人工控制播出,以应急大部分硬盘源的素材播出,虽然多人操作,切换不甚准缺,但是没有造成节目内容缺失,要是简单引入应急垫片,内容缺失,虽然没有停播,也是造成重大的播出事故了。

做为二级安全保障播出单位,广播电视系统要求应满足可用度大等于99.994%水平,即停播率<=20秒/百小时。所以播出安全是重中之重,怎样最大化保障播出安全是电视播控永远的研究课题,找到适合自身硬件系统和管理机制的安全策略是第一要务。

【摘 要】 播出安全是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主题,在当下网络化、智能化的大型播出集群系统下,构建一个高安全保障、高可用度的系统尤为重要,但是,一个再先进、再优化的系统,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不可预见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在系统设计中加入应急机制,能有一个方便的、易用的应急系统是整个播出环节的最后安全保障。

【关键词】 播控系统 网络化 集群系统

应急系统一般设计分为主要三个级别。

1 全备份的应急系统

这是一个和主系统完全一样的系统,全备份的设备。毋庸置疑,这样的系统是最高的级别的安全保证,相当于全系统的热备份,但是由于财力所限,大部分台站很少采用此级别的设置。既要播出安全,又要适合本地经济财力状况这才是广播电视系统设计的方针。所以关键环节的设备备份和主要功能保障的设计是大多数选择。

2 主要功能保障的系统

应急设备只能实现日常播出功能的主要部分,比如只能播出部分既有素材和主要新闻类节目,在不能保证全健康情况,力求消弱商业化节目,来保障播出的安全。这样的设置,一般设计有手动切换,手动多格式信源输出的设备,系统一旦发生大面积网络故障,可以应急人工操作完成不间断的部分节目播出。

3 替代内容的应急播出系统

一般称做垫片播出系统,系统节目源不是既定播出内容,只能作为信号不间断的内容填补,这样的设备简略,可以是一台能播出视频的服务器,一台VCR,甚至可以是一台DVD播放器。

唐山广播电视台电视播控的应急设计策略,结合自身特点及播出要求,采取不特定系统设计,而是把应急机制分散到主要播出环节。设计之初,我们在全系统做设备安全评估,在主要环节做故障预想,然后提出应急解决方案,重点环节重点体现。

电视播控担负自办节目五个频道,全年4万多小时的播出任务,系统是以GV公司K2 SUMMIT视频服务器为核心播出设备的全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设置有上载集群、素材二级存储、素材迁移和技审服务、播控控制终端、视频服务器、字幕、台标、时钟、同步系统。

因为节目内容需求,日常节目有当天更新需求,比如时效性节目《午间气象》,《唐山新闻》,《今晚9点》等,所以考虑到此类节目的重要性内容和制作环节可能造成的出片延迟问题和迁移服务器故障等问题,在每个频道的主视频服务器做应急上载机制,这样,可以直接在视频服务器上上载素材,不必经网络迁移策略规划,保证在迁移或者二级存储故障情况下,临时更新的节目能顺利播出。

每台K2 SUMMIT视频服务器配置8盘位SCSI存储阵列,磁盘容量1TB,采用RAID0+1架构,(8/2)*1024=4096GB有效容量,按照标清12Mb/s码流播出要求,完全满足2-3个频道7天的近线存储需求。系统支持应急“三播”方案,在一台服务器宕机情况下,通过系统网络管理和播控端快速设置即可添加第三播出服务器,把故障服务器中断输出的通道设置到第三服务器上,马上执行素材的迁移任务,能在短时间内备份信号输出通道。

4台服务器共设有8个双向编解码通道,设置分工如图1。

重要新闻节目应急播出机制。《唐山新闻》等新闻节目有时为了等稿,距离播出时间很近才送播,这样就来不及上载、再迁移播出,只能引入放像设备用磁带播出;《唐山新闻》的送播机制是这样的:

非编网剪辑完成,输出到数字磁带,网上审核后,人员送播磁带,网络审核后,文件送播到新闻网远端服务器,电视播控根据时间节点选择磁带播或者上载播,因为节目时长15分钟,所以距离开播时间大于1.2倍时间节点的选择上载播出,否则直接放像机播出,如果距离播出时间不足2分钟的情况下,准备引入应急垫片,并等待磁带送播。因为最大化的安全保证,电视播控存储空间不和任何外围网络做数据的交换,新闻非编网远端服务器也只做为播放设备上载使用,在磁带播出中中途故障情况下,比如卡带、绞带,应急用远端服务器打点续播。如图2。

应急垫片机制。在播出中可能的内容缺失,比如因为节目安排失误产生的播出空隙;或者素材的未上载、误删除,在此情况下,系统可以自动引入事先存储于近线播出服务器的垫片素材,无缝衔接,不会造成停播、断信号现象,但是这个前提是视频服务器正常,如果主备服务器。或者大面积设备故障,导致信号通道故障或者内容环节错误需要人为引入垫片时候,就需要切入循环垫片服务器的信号。

做为应急垫播信号源,垫片服务器要求7*24小时的运转,所以在综合经济成本因素情况下,采用原有老系统Seschange视频服务器作为垫片播出使用,其采用RAID方数据保护架构,能在硬盘损坏情况下提供完善的保护、恢复机制,它由三台服务器构成三节点架构,如图3,Seachange在100Mbit/s双向快速以太网基础上,通过IOP卡重新协议连接成双向拓扑结构,采用SeaNet专有协议,网络带宽利用率达到80%,每台服务器数据硬盘空间8*36G,单机为RAID5数据保护模式,每个节点允许一块硬盘的损坏不丢失数据,三节点组网模式允许一个节点缺失,保障数据不丢失。每个节点能有三路SDI数字信号输出,原来这是做为四频道播出的服务器,显然做为垫片服务器使用是足够安全保障的,但其超期,日后配件购置不易,所以使用上,根据服务器安全保障机制,做逐步降级使用策略。

一级(全健康):三节点正常,解码通道无故障,无硬盘故障;二级:部分解码通道故障,只要在软件里重新连接相应的解码通道即可,只要其它有任何两通道能正常使用,就可以主备备份输出,不影响播出安全;三级:部分解码通道和单节点单块硬盘故障,不影响数据安全,可以继续工作;四级:单节点故障,降为两节点工作,故障节点的解码板,硬盘作为备份件使用,保障两节点正常;五级(失效):两节点故障,系统失效,启用冷备视频服务器替代工作。

直播节目的应急。直播活动一般在前端转播车或者演播室做内容环节的垫片处理,这样是为保证节目的整齐化和导演意图,避免插入不合节奏和时宜的节目内容。播控端的应急是技术环节应急操作,诸如前方信源或者传输障碍,播控才启用垫片播出。

电视播控配置延时设备做为直播的延时功能,由一台固态延时器和一台延时服务器组成,分别对两路外来直播信号做延时处理,虽然播控尽量避免编辑内容的应急处理,但是为全面的安全应急机制,延时服务器由软件支持各种应急处理操作,有延时播出、垫片采集、垫片编辑、垫片播出功能模块,可以灵活设置延时间隔,可以预置垫片播出列表,在直播过程中可以按需要标记出入点,随时做标记段的覆盖、插播、删除操作。这样,弥补在前方可能的失误而引入基于内容修改的垫片机制。

电视播控的应急策略可能不完全依赖于设备设置,很多时候依赖于合理的流程控制,看怎么合理处理每个突发的播出事件,过往的经验,在早些年的安全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没有频道播出控制备份,我们曾采用上载站接入切换器做人工控制播出,以应急大部分硬盘源的素材播出,虽然多人操作,切换不甚准缺,但是没有造成节目内容缺失,要是简单引入应急垫片,内容缺失,虽然没有停播,也是造成重大的播出事故了。

做为二级安全保障播出单位,广播电视系统要求应满足可用度大等于99.994%水平,即停播率<=20秒/百小时。所以播出安全是重中之重,怎样最大化保障播出安全是电视播控永远的研究课题,找到适合自身硬件系统和管理机制的安全策略是第一要务。

【摘 要】 播出安全是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主题,在当下网络化、智能化的大型播出集群系统下,构建一个高安全保障、高可用度的系统尤为重要,但是,一个再先进、再优化的系统,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不可预见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在系统设计中加入应急机制,能有一个方便的、易用的应急系统是整个播出环节的最后安全保障。

【关键词】 播控系统 网络化 集群系统

应急系统一般设计分为主要三个级别。

1 全备份的应急系统

这是一个和主系统完全一样的系统,全备份的设备。毋庸置疑,这样的系统是最高的级别的安全保证,相当于全系统的热备份,但是由于财力所限,大部分台站很少采用此级别的设置。既要播出安全,又要适合本地经济财力状况这才是广播电视系统设计的方针。所以关键环节的设备备份和主要功能保障的设计是大多数选择。

2 主要功能保障的系统

应急设备只能实现日常播出功能的主要部分,比如只能播出部分既有素材和主要新闻类节目,在不能保证全健康情况,力求消弱商业化节目,来保障播出的安全。这样的设置,一般设计有手动切换,手动多格式信源输出的设备,系统一旦发生大面积网络故障,可以应急人工操作完成不间断的部分节目播出。

3 替代内容的应急播出系统

一般称做垫片播出系统,系统节目源不是既定播出内容,只能作为信号不间断的内容填补,这样的设备简略,可以是一台能播出视频的服务器,一台VCR,甚至可以是一台DVD播放器。

唐山广播电视台电视播控的应急设计策略,结合自身特点及播出要求,采取不特定系统设计,而是把应急机制分散到主要播出环节。设计之初,我们在全系统做设备安全评估,在主要环节做故障预想,然后提出应急解决方案,重点环节重点体现。

电视播控担负自办节目五个频道,全年4万多小时的播出任务,系统是以GV公司K2 SUMMIT视频服务器为核心播出设备的全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设置有上载集群、素材二级存储、素材迁移和技审服务、播控控制终端、视频服务器、字幕、台标、时钟、同步系统。

因为节目内容需求,日常节目有当天更新需求,比如时效性节目《午间气象》,《唐山新闻》,《今晚9点》等,所以考虑到此类节目的重要性内容和制作环节可能造成的出片延迟问题和迁移服务器故障等问题,在每个频道的主视频服务器做应急上载机制,这样,可以直接在视频服务器上上载素材,不必经网络迁移策略规划,保证在迁移或者二级存储故障情况下,临时更新的节目能顺利播出。

每台K2 SUMMIT视频服务器配置8盘位SCSI存储阵列,磁盘容量1TB,采用RAID0+1架构,(8/2)*1024=4096GB有效容量,按照标清12Mb/s码流播出要求,完全满足2-3个频道7天的近线存储需求。系统支持应急“三播”方案,在一台服务器宕机情况下,通过系统网络管理和播控端快速设置即可添加第三播出服务器,把故障服务器中断输出的通道设置到第三服务器上,马上执行素材的迁移任务,能在短时间内备份信号输出通道。

4台服务器共设有8个双向编解码通道,设置分工如图1。

重要新闻节目应急播出机制。《唐山新闻》等新闻节目有时为了等稿,距离播出时间很近才送播,这样就来不及上载、再迁移播出,只能引入放像设备用磁带播出;《唐山新闻》的送播机制是这样的:

非编网剪辑完成,输出到数字磁带,网上审核后,人员送播磁带,网络审核后,文件送播到新闻网远端服务器,电视播控根据时间节点选择磁带播或者上载播,因为节目时长15分钟,所以距离开播时间大于1.2倍时间节点的选择上载播出,否则直接放像机播出,如果距离播出时间不足2分钟的情况下,准备引入应急垫片,并等待磁带送播。因为最大化的安全保证,电视播控存储空间不和任何外围网络做数据的交换,新闻非编网远端服务器也只做为播放设备上载使用,在磁带播出中中途故障情况下,比如卡带、绞带,应急用远端服务器打点续播。如图2。

应急垫片机制。在播出中可能的内容缺失,比如因为节目安排失误产生的播出空隙;或者素材的未上载、误删除,在此情况下,系统可以自动引入事先存储于近线播出服务器的垫片素材,无缝衔接,不会造成停播、断信号现象,但是这个前提是视频服务器正常,如果主备服务器。或者大面积设备故障,导致信号通道故障或者内容环节错误需要人为引入垫片时候,就需要切入循环垫片服务器的信号。

做为应急垫播信号源,垫片服务器要求7*24小时的运转,所以在综合经济成本因素情况下,采用原有老系统Seschange视频服务器作为垫片播出使用,其采用RAID方数据保护架构,能在硬盘损坏情况下提供完善的保护、恢复机制,它由三台服务器构成三节点架构,如图3,Seachange在100Mbit/s双向快速以太网基础上,通过IOP卡重新协议连接成双向拓扑结构,采用SeaNet专有协议,网络带宽利用率达到80%,每台服务器数据硬盘空间8*36G,单机为RAID5数据保护模式,每个节点允许一块硬盘的损坏不丢失数据,三节点组网模式允许一个节点缺失,保障数据不丢失。每个节点能有三路SDI数字信号输出,原来这是做为四频道播出的服务器,显然做为垫片服务器使用是足够安全保障的,但其超期,日后配件购置不易,所以使用上,根据服务器安全保障机制,做逐步降级使用策略。

一级(全健康):三节点正常,解码通道无故障,无硬盘故障;二级:部分解码通道故障,只要在软件里重新连接相应的解码通道即可,只要其它有任何两通道能正常使用,就可以主备备份输出,不影响播出安全;三级:部分解码通道和单节点单块硬盘故障,不影响数据安全,可以继续工作;四级:单节点故障,降为两节点工作,故障节点的解码板,硬盘作为备份件使用,保障两节点正常;五级(失效):两节点故障,系统失效,启用冷备视频服务器替代工作。

直播节目的应急。直播活动一般在前端转播车或者演播室做内容环节的垫片处理,这样是为保证节目的整齐化和导演意图,避免插入不合节奏和时宜的节目内容。播控端的应急是技术环节应急操作,诸如前方信源或者传输障碍,播控才启用垫片播出。

电视播控配置延时设备做为直播的延时功能,由一台固态延时器和一台延时服务器组成,分别对两路外来直播信号做延时处理,虽然播控尽量避免编辑内容的应急处理,但是为全面的安全应急机制,延时服务器由软件支持各种应急处理操作,有延时播出、垫片采集、垫片编辑、垫片播出功能模块,可以灵活设置延时间隔,可以预置垫片播出列表,在直播过程中可以按需要标记出入点,随时做标记段的覆盖、插播、删除操作。这样,弥补在前方可能的失误而引入基于内容修改的垫片机制。

电视播控的应急策略可能不完全依赖于设备设置,很多时候依赖于合理的流程控制,看怎么合理处理每个突发的播出事件,过往的经验,在早些年的安全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没有频道播出控制备份,我们曾采用上载站接入切换器做人工控制播出,以应急大部分硬盘源的素材播出,虽然多人操作,切换不甚准缺,但是没有造成节目内容缺失,要是简单引入应急垫片,内容缺失,虽然没有停播,也是造成重大的播出事故了。

做为二级安全保障播出单位,广播电视系统要求应满足可用度大等于99.994%水平,即停播率<=20秒/百小时。所以播出安全是重中之重,怎样最大化保障播出安全是电视播控永远的研究课题,找到适合自身硬件系统和管理机制的安全策略是第一要务。

猜你喜欢
网络化
浅析短波电台网络化管理应用
网络化社会新媒体广告的应用研究
基于嵌入式的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构建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注塑机先进网络化数控系统浅谈
考虑量测时滞和相关噪声的网络化数据融合
基于HDS和CANopen多品牌PLC网络化控制实验平台搭建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