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2014-08-30 08:39李进景闫淑静刘习芳肖辉张清华赵兰花
河北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面瘫面神经整体

李进景 闫淑静 刘习芳 肖辉 张清华 赵兰花

·护理研究·

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李进景 闫淑静 刘习芳 肖辉 张清华 赵兰花

目的用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50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常规治疗和整体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法,分别对2组进行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和复发率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愈率、无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的患者比未应用整体综合护理模式的患者疗效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整体综合护理模式;糖尿病;周围性面瘫

急性面神经麻痹(以下简称面瘫)是指茎乳孔内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如果面神经麻痹并发于糖尿病患者,则往往有严重的退行性变,预后不好[1],为观察运用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通过对我院神经内科2005至2011年的50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比研究,并运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跟踪护理、观察,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8月的门诊和住院患者50例,均为第1次急性单侧发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5~72岁,平均(66.2±4.3)岁,病程2~10 d,38例在患面瘫时已有糖尿病史1~20年,平均(8.2±5.1)年,均采取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12例否认患有糖尿病史在治疗周围性面瘫过程中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其中12例有高血压史,10例有冠心病史,13例经头颅CT扫描其中单侧或双侧基底节区腔梗,脑萎缩1例,14例未见异常。所有病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20例,2组年龄、性别比、面瘫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诊断标准 (1)临床上均表现出周围性神经麻痹的症状和体征,并排除吉兰-巴雷综合征;腮腺炎或腮腺肿瘤、带状疱疹感染;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脑干脑炎、脑桥小脑角肿瘤等其他原因所致的面神经麻痹。(2)糖尿病诊断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11.1 mmol/L,对于无糖尿病史者常规随机查血糖,可疑异常者进行标准糖耐量实验(OGTT)检查。

1.3 判断标准 (1)治愈:双侧额纹、鼻唇沟恢复对称,闭眼正常,鼓腮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无食物滞留,笑时无口角斜、面部表情正常。(2)好转:双侧额纹、鼻唇沟基本对称,闭眼不实,鼓腮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无食物滞留,笑时口角不对称。(3)无效:经治疗护理3个月无好转。分别计算2组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及折算有效率,分析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在该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急性期给予同样剂量的维生素B1、B12及鼠神经生长因子营养神经,麦通纳脱水治疗,老年人伴高血压、高血脂者给予改善微循环:舒血宁、川芎嗪等治疗;并辅以物理治疗:采用超短波透热疗法,每次15 min,1次/d,10 d为1疗程。

1.5 护理方法

1.5.1 对照组:实施面瘫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到发病后2年时进行电话咨询了解患者是否有复发等情况;2年观察为一周期,中间未进行连续护理观察。

1.5.2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连续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管理和跟踪观察2年为一实验周期。

1.5.3 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内容:为基础护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连续性护理干预。由中级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对每位患者通过查阅病历、语言交流进行评估,并为每位患者制定整体护理模式方案及实施情况建立护理记录档案。内容如下:①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集体方式或面对面与患者和/或家属进行糖尿病教育。教育内容:a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与周围神经损害的关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b糖尿病饮食;c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d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且每日监测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波动;②心理护理:采用交谈方式(每周谈话5~8次),对患者有关疾病的疑问给予适当的解释,帮助患者识别导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情况,指导患者用更安全的想法来替代负性思维,及时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③每日由神经内科康复师进行康复治疗:做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训练时双侧均进行训练,可用手协助患侧活动以保证完成所有动作,每个动作连续15遍,2次/d;④连续性护理干预 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出院后每月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检查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心理状况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康复恢复指导,并观察患者2年内是否复发。面瘫急性期(发病后1个月内)每日进行护理记录,恢复期每月进行记录,护理档案由专人保管。

2 结果

试验组:经药物治疗、康复、理疗及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法护理,尤其注重糖尿病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及面瘫心理护理,治愈20例,好转9例,无效1例,经2年随访复发0例。对照组20例经药物、理疗治疗后治愈6例,好转6例,无效6例,经2年随访:半年内复发2例,1~2年复发3例。见表1。

表1 2组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观察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确切病因仍然没有完全清楚,多数学者支持微循环障碍学说,如寒冷刺激导致茎乳孔动脉等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引起骨管内面神经微循环缺氧,血管通透性增大,导致面神经水肿造成面神经鞘内压力增高并进一步影响神经血供,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神经传导阻滞或变性,临床呈现面瘫症状[2];糖尿病患者患本病的危险性增加[3]。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特点是:老年人多见;伴随耳部及乳突部疼痛较少;神经症状与血糖不成比例;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等心脑血管事件较多[4];所以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者治疗比单纯Bell麻痹治疗复杂,同时应注意患者年龄大、并发症多的特点,积极调控血压、血脂、心脑血管事件等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性面瘫者治疗时常由于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使其比单纯Bell麻痹病程长[5]。多项研究表明,高血糖水平对神经轴索损害有关,这就使得糖尿病伴周围性面瘫的患者病情重、病程长[6]。积极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调控血糖,使其在正常范围,避免波动,是糖尿病伴周围面瘫患者的治疗关键,齐开春[7]研究也表明,积极控制血糖,可以改善面神经麻痹的预后;因此及早建立跟踪档案,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周围面瘫患者常由于突然发病,极易产生恐怖、焦虑和悲观等心理应激反应,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而且易导致血糖波动,导致康复的失败。护理人员要积极协助医生做好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1)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说话耐心柔和,不损伤患者的自尊;(2)应认识到此类患者的高敏感性,避免激发患者的负面情绪;(3)进行恰当的心理安慰和干预,缓解其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平和心态,是一切治疗措施达到预期目的的前提条件;(4)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告知患者面瘫易发生的诱因、治疗方法、预后及患者积极配合的优势;(5)指导患者在治疗中做好面部防护,如避免着凉、洗头后发未干入睡;减少外出,多休息;外出时戴口罩,同时监护和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每日的康复训练,并指导家属监督、鼓励。

通过糖尿病并发面瘫患者的护理,我们认识到: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是对糖尿病并发面瘫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干预;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治疗、出院后的连续性护理干预贯穿整个疾病周期。连续性护理干预是通过跟踪和管理患者从住院到回归家庭的全过程,提高患者及照顾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帮助患者应对转移期的健康问题[8];我们对糖尿病合并面瘫患者进行建档,给以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并指导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知识有所掌握,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减少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干扰,从而提高面瘫康复率。我们的研究从表1得出:试验组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1例无效原因是患者糖尿病多年,血糖一直控制不佳,波动较大,患者自己不配合治疗导致;对照组6例无效、5例复发分析其原因:未进行糖尿病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患者对面瘫的发生原因和注意事项不完全清楚,血糖波动较大;因此积极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同时严格控制血糖、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的康复训练既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是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治疗的关键。由此可见糖尿病并发面瘫患者及早给予整体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康复率,减少复发率。

1 汤晓芙主编.临床肌电图学.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203.

2 宋春霞,谢增辉,何芳梅,等.神经肌电图对特发性面瘫治疗及预后的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2012,29:349-352.

3 蒋雨平主编.临床神经疾病学.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56.

4 郑莉莉,韩永青.糖尿病伴发面神经麻痹15例临床及肌电图分析.海南医学,2007,18:84-85.

5 万军,张冲,万娇,等.针刺配合按摩、TDP治疗Bell麻痹与Hunt综合征的治疗对比研究.四川中医,2009,27:107-108.

6 党静霞主编.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32.

7 齐开春.糖尿病并面神经麻痹32例临床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72-2303.

8 Naylor MD,Arken LH,Kurtzman ET,et al.The care span: The importance of transitional care in achieveing hea Ith reform.Health Aff(milllwood),2011,30:746-756.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0.059

项目来源: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编号:20060123)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

R 473.5

A

1002-7386(2014)10-1569-03

2013-11-05)

猜你喜欢
面瘫面神经整体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