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装制作工艺》教学

2014-08-30 01:48王文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4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服装动作

王文美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三职业中专,山东 济南 250114)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服装专业技能实践的教学,从开始接触专业教学到熟悉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接触积累一些从课本上无法找到的经验,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寻找学生掌握技能的有效途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服装制作工艺》是服装专业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以动手操作为主,通过制作,把一片片平面的服装衣料,组合成一件件立体的服装,是服装制作工艺这门课的主要学习内容。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总结一了些专业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共勉

一、明确培养目的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明确学生在校要学习哪些知识?本专业学生在工厂实习,进厂工作,要实习什么,有何作用,目的必须明确。实习指导教师要针对实用性提出一些要求。要明确专业理论知识对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作支撑,技能培训将举步维艰,还必须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以及做到何等程度。

二、服装制作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就技能而言,它与知识、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了知识,不等于有了技能;有了知识,有技能,不等于有能力。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而我们的服装制作工艺则是二者结合的产物。服装基本的制作过程是运动技能,而服装的组合设计制作则属于智力技能,这往往需要我们的学生手脑并用。根据心理学的规律,可把技能的获得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

1.动作的定向即认知阶段。服装制作工艺的学习大部分是动作技能的学习,在这一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要在教师示范,言语描述和操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使学生了解操作技能的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操作技能的关键点在哪里?从而理解整个操作技能所要经过程序。学生在学习某项实际操作技能前,先要让他们了解操作的全过程以及全过程可分解成多少个简单动作,了解操作要求、操作方法和方式等内容以及操作过程如何检验,注意操作安全等。例如学习女裙的制作之前,要学习直线、弧线的练习操作,学会装拉链(可通过学习手提包学习然后进行转换迁移),学会装腰头(简单转化的包边练习)。有了这些条件做基础,在学习女裙的制作过程中,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以及知识的转换,通过教师讲解、演示,让学生对有关知识、工艺过程形成正确的概念,为规范地执行每一个操作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初步练习。

2.操作技能的模仿即动作过程的联系阶段。操作技能总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老师的动作、制作要领,逐渐掌握操作的过程,模仿的过程中前一阶段的认知定向得到检验、巩固、校正和充实。为使学生在学习制作过程得到好的学习效果,实习指导教师要注意几点:(1)要求学生掌握制作过程中动作要领做出正确的动作或过程。(2)当学生发生错误时,要抓重点,分主次先要求正确再要求速度。(3)对学生模仿的结果要及时进行评价,提供校验校正动作的信息,并且要逐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在这一阶段中,要让学生学会把各个基本动作有机衔接起来,逐步消除动作间的过度和干扰,增强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使成品质量不断提高,速度不断加快,并使之成为熟练动作,达到自动化动作。

3.动作的熟练即自动化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各部分技能已经达到协调完善,并达到高度自动化。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理论的传播者、讲解者,更多地是学生操作能力的观察者、协调者、评估者。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按照熟练操作程序、工序完成的质量、速度和工作协调来评价自己的技能,调节自已的活动,最终形成协调和完善的操作技能。技能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每一位服装制作者所具有技能水平,也不是一蹴而就。技能学习的主要途径是练习。在这一阶段训练中,训练成果,服装的制作产品具有典型性,工艺水平要高,这样才能提高训练的效率。

三、服装制作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解决

在服装制作技能学习过程中,重难点的掌握是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技能教学的难点,往往是在示范时,学生理解能懂,也能模仿动作,当真正独立制作时,在制作难点上就会漏动百出。有时制作的第二件衣服远不如第一件衣服模仿制作的质量好。学生当时的模仿,也不是真正的理解掌握。多次教训让我分析这一现象,重视制作过程中的难点,研究帮助学生掌握难点的教学方法。

1.降低难度,一分为二、为三。在服装制作过程中,从面料到成衣,需要经过多个程序,工序中重难点较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有时费尽心思,制作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教师教的苦,学生学的累,从而影响学生对服装制作的积极性。针对这一点,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思路。个人认为应先降低难度,化整为零,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分解制作过程中的每个难点,各个击破,每一次上课讲解一个难点或重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再二合为一,三合为一,把每个重点再溶入其中,把分散学习的工艺方法一种种应用其中。一方面,使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进步的巩固、提高和应用。另一方面,又增强知识技能的连贯性,大大降低整条制作的难度,提高了整条制作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制作服装的兴趣。

2.层层分解,突破教学难点。工艺难点,往往制作过程中最复杂的。学习过程中,虽然在零料上进行,但教师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安排,周密布置,争取突破难点,应做好以下几点:(1)准备充分,提高效率,为提高课堂效率做好时间的保证。(2)层层分解,步步示范。把问题简单化,教师一步步示范操作,再由学生一步步模仿。(3)借助样品,突破难点,用坯布把每一制作步骤分解制作出来,然后用串线把过程连接起来,把样品展示在黑板上,使学生对每一个操作步骤一目了然。在课后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难点。当然,这个样品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可能会用不少时间,而一旦制成就可永久使用,为平时的教学提供不少方便。在缝制工艺方面,有不少工艺制作的难点值得我们去做成这样的样品,如双嵌线挖袋、前门襟装拉链、男衬衣领的制作、宝剑头袖叉的制作等等。

3.类比迁移,拓展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程中,各工艺方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制作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获取新的知识,以旧带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耳朵片挖袋的制作、缝插袋的制作、拉链袋的制作等等。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反复比较,使学生既掌握了各种口袋的制作,又进一步理解了各种口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又如,在学生掌握了一种斜插袋的制作,如带嵌条的,袋口加贴边的,还有弧形的月亮等等,在服装工艺中像这样相互联系的工艺内容是较多的,教师必须合理组织、精心安排。有时可出示一个做好的样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研究其工艺方法;有时也可让学生设计制作与样品有着一定联系的另一种式样的作品,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工艺知识面,并能在课外的服装设计制作中加以运用,提高学生对服装制作的兴趣。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服装动作
让人心碎的服装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动作描写要具体
北京再办塔机司机操作技能竞赛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