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

2014-09-01 02:17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民办民办高校应用型

王 宁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民办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承担着高等院校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基本职能。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民办高校的发展更上一台阶。民办高校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也与公办院校发生了分化,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在应用型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一、地区优势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民办高校的建立往往是依托地区优势发展而来的。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作为教育大省的陕西高校林立,仅西安地区普通高等院校三十多所、在校大学生三十多万,形成了研究型、专业型大学多层次分布的教育体系。作为民办高校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陕西民办高校立足于西部发展,发挥地理位置及各类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调整自身专业结构,形成了服务于社会、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特色,为西部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与公办院校不同,民办高校是对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补充,对于社会服务的要求更具体。向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性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其社会指向性和服务性的特征更明显。因此,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需要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的地区优势可以促进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让民办高校从教育资源的补充转变成地区教育资源的特色产业。比起公办院校的委托培养、定向招生或联合培养的专业招生方式,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更多依托地区经济急缺人才,或者针对提高一线劳动者素质而设置的,多为社会紧缺专业。

二、民间资本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发展空间

办学经费的不足决定了我国教育领域长期资源分配不均,目前我国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一级人均教育经费、各级教育生均经费都远低于世界水平。专业预测,为了实现2020年教育中长期战略目标,需要在2007年全社会教育投入占GDP比例4.7%的基础上,再增加2.3个百分点,即达到全国GDP的7%左右。为此,到2020年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可能要达到近6万亿元,而国家公共财政能投入的大概只有4万亿元左右,还有2万亿元左右的资金缺口,必须也只能通过扩大社会投入来解决。以陕西省的五所民办万人高校为例,这些学校在办学之初也都经历了了资金少、规模小的阶段,但是在地方社会资金链条的保证下,这些学校立足社会实际,依据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对西部民办高校的需求,设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结构,保证了学校资金链条的良性运作,也为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学生的专业设置直接与就业挂钩,校企合作项目颇多。企业为学校提供建设的资金,学校为企业提供发展的人才,民办学校在这方面比公办院校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更强,更方便运作和管理。

三、参与市场竞争的办学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动力

由于民办高校的资金多来自民间资本,因此与公办院校不同,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多了一重盈利性的要求。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民办院校还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这种竞争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生存。因此,将教育与市场挂钩的办学模式要求民办高校必须要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应用型这样一个符合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只有迎合市场才有盈利的理念在教育行业里同样适用。“引企业入校园,融行业入专业”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可以直接提升教学内容的实践作用,将教学改革的实践性深入到实际办学中,提升了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民办教育发展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之中,其目的也是为了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不仅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市场竞争对民办高校的生存考验。民办高校若想持续良好地发展下去,必须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自身灵活的优势,调动一切有用资源,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优化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

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今天,民办高校也应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从三个方面参与到教育改革之中。首先是管理体制改革。与公办院校不同,民办院校往往与民间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管理权定义方面存在着有关归属问题的考虑。单就实际问题来看,民办院校脱离不了中国教育体制,所以高校自主权越大,改革起来越容易,其成果也越容易反映出来。因此,从市场角度出发,民办院校也应该立足于学校的发展进行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只考虑资本来源而影响学校的改革。其次,专业与课程改革。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意味着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目标性更明确,针对性更强。立足地方、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成为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出发点。为了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更多的应是从培养适应能力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出发。最后,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的讲授法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人才培养的民办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特征,学校的教学方式应也随之发生变化,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实践体系,成为民办院校教改的重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应该成为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提升学校教学内涵的建设,突破人才培养的模式,特别是产学研合作方面,民办高校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优势,充分利用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资源及优势,把校内教学型为主的实践转化成社会应用型实践,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另一方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高高校就业竞争力、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民办高校生存空间的重要措施。延续公办高校的办学路子,束缚了民办高校优势的发展,只有明确办学目标,迎合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赢得社会的认可,才能使民办高校成为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经历从复苏起步、探索求进、快速成长到完善成熟的四个阶段,最终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方面找到了明确的定位,为中国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良性竞争,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加了社会投入,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这都源于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整体定位。保持民办高校的办学优势,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学校发展,使民办高校成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是民办高校对提升国民素质、缓解就业压力做出的重要贡献。

[1]《高等教育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

[2]陈新民.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陈伟鹏,理阳阳.发达地区民办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经济的优势及挑战[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民办民办高校应用型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