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NIAN南通市中考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选评

2014-09-02 21:04崔益林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南通市作文题选材

崔益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14年南通市中考作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依然延续了2013年《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2011年的《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2012年的《就这样慢慢长大》的命题思路与风格,作文的题目不仅极富诗意,而且凸显阳光。尤其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这样的题目就更显示出其现实意义。

那么针对2014年的中考作文题《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呢?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研究,并且数十年参加中考阅卷的教者,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准确审清题意 很显然,我们在审读《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这个文题时,必须把握住两个关键词:一是画面,二是流连。在具体思考时,必须审清“这样的画面”究竟是怎样的画面,是一幅画面,还是一组画面,这都必须在动手之前需要考虑的。而“流连”的意思是“舍不得离开”,它不同于“留念”和“留恋”,因此在完成作文时就必须弄清楚,这幅画面为什么会让你流连,值得你流连的理由是什么。也就是说这“画面”与“流连”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弄清楚。

2.明确选材范围 作文的提示语给了我们选材的依据,也就是说我们该选择哪些画面,不过值得提醒的是,这样的画面,再怎么写,充其量还只能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它更应该是文章情感的载体。这就对选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许不少学生都是写妈妈深夜递牛奶,老师灯下批改作业……我倒是希望考生能够把观察的视角转向社会,转向社区,引导更多的考生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因为只有那样的画面,才更值得你去流连,你去思考,尤其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更需要这种正能量的画面。

3.重在细节刻画 很显然,这样的作文题,命题者在命题时一定考虑到要让考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借助于细节描写,来具体地生动地描绘这样的画面,只有把这样的画面用具体的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才能突出让你“流连”的理由,否则,怎么样会让你产生“流连”的冲动呢?更深一层意义是把这样的画面细腻地刻画出来,更能够突出“流连”后的深层意义,“流连”之后,对你的未来成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发你哪些思考,而这一点恰恰就是作文出彩的地方。

猜你喜欢
南通市作文题选材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南通市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