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传统专业改造升级与组织机构调整的策略研究

2014-09-02 14:28阚雅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校企合作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传统专业改造升级与组织机构调整是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专业整合为例,对其专业群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确定了专业与机构调整的目标、原则、方案及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改造;机构调整;校企合作;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06-03

一、问题的提出

“与产业紧密对接、与企业深度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高职对接的产业不断在调整、在升级,企业不断在发展、在变化,高职所办的专业就一定需要改造和升级,组织机构也就需要相应调整和优化,再加上很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处理好“做大”与“做强”的关系,致使发展规模与资源能力不协调、不配套,同样会促使专业与机构的改造和重组。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动因都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停下来解决专业的调整与转型升级问题,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如此。在经历了国家首批高职示范院校建设以及后示范期间的修整与完善后,学校确立了创建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今后的专业建设要走“精品专业”发展之路。再加上相比其他示范高职院校,我校万名学生的专业数显得很高,这大大分散摊薄了各专业的资源以及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老师们的精力,为此学校提出今年启动专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工作。按照由点到面的原则,学校希望工商管理系先行一步,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全面迅速地完成全校专业及机构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的任务。

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专业与机构现状分析

四年前,工商管理系仅有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四个传统专业,该系希望以2009年广东省启动的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在高质量打造这四个专业的同时,新建创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两个新专业。“做大”不是目的,是为了寻求做强的机会。四年过去了,工商管理系依托连锁经营管理创建了校企合作的二级学院——华好学院,破解了校企合作在办学体制方面的难题。依托创业管理,以专业为点,以全系为线,以全校为面成立了创业教育中心,探索了一条基于专业建设的从点到面的创业教育新路。经过四年多的项目建设,目前的工商管理系形成了系本部、华好学院、创业教育中心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大工商专业群格局。如图1所示。

(一)工商管理系的内部优势及劣势分析

1.工商管理系从四年前的一个机构、四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系本部、华好学院、创业中心三个机构、十个专业(方向)。近年来在做大的过程中确实寻求到了做强的机会,华好学院是学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典范,并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创业中心依托专业深入发展全校创业教育的做法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无论是华好学院还是创业中心都为学校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工商管理系也面临着做大后的资源短缺、管理跟不上等问题,因而需要集中资源和集聚力量做大做强能够成为国内一流的优势专业,为学校升本或专业升本打好基础。

2.我校2011年初依托工商管理系与广东华好集团合作成立华好学院。两年来,华好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双元”培养体制和机制已相对成熟,基于产业链的专业群相对完整,办学规模也已可观。而工商管理系相关的专业则没有行业背景,这些传统专业如何与有行业和企业大力支持的专业(方向)协调发展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工商管理系想做出特色需要与华好学院进行专业整合。

3.工商系对创业教育已探索了多年,依托创业管理的专业建设解决了困扰创业教育发展的专业师资队伍问题、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课程开发与建设问题以及创业产业园这一实训基地问题。在过去四年里,工商系是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中心做出质量,在未来五年,工商系应该以“创业教育”为中心做出特色。

(二)工商管理系外部的机会与挑战分析

1.“与产业紧密对接、与企业深度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随着区域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工商管理这类依托学科建设起来的传统专业群必然要改造升级,因为它无法清晰地定位与传统本科的差别,没有自己的特色。不改革势必会不进则退。

2.工商管理虽不是高职主流的专业群,但依然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每年招生都呈现较为火爆的场面。在高职很多学校和专业都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下,火爆的招生形势为我们专业选择行业背景、强化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以及专业改造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创业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创业”必然会以产业背景和校企深度合作加以支撑。而创业一定也需要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各专业的配套支持。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群的建设既能保住传统管理学科的长久生存,也能实现这些专业的快速发展。

三、专业改造升级与组织机构调整的原则

1.作为国家首批示范院校,今后的专业建设要走“精品专业”发展之路,故此次专业改造升级与组织机构调整要以创办国内至少省内一流的专业(群)为目标。

2.我校资源有限特别是高水平师资严重不足,专业发展不能再走外延式发展的道路。重组专业就要从追求专业数量转向追求专业规模特别是专业质量,而且需要改变原有机构拆分繁殖的思想,需要集中资源将优势专业做大做强。

3.此次专业改造升级与组织机构调整及要体现“与产业紧密对接、与企业深度合作”。过去几年工商管理类专业走过了一条没有行业背景但“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之路,今后必须依托产业背景“以特色谋发展”。

4.当今高职专业的发展想单纯依靠自己来把专业做成精品很难,因而此次专业重组需要“跨界”,需要“协同”,需要“他山之石”,需要“整合再生”,要以一个开放的心态谋取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5.专业变革是正常的,高职对接的产业不断在调整、在升级,企业不断在发展、在变化,专业不可能不改造不升级。谁都不可能抱着几门课一直教到老,当然一些基础课、平台课会保持其固有的学科稳定性,但专业课必然会变化。我们需要尽可能找到一个永远是朝阳的产业,然后只是随着它的升级而调整,从而尽可能保持稳定性。

6.创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各个专业都需要进行岗位创业,而创业教育也需要依托专业进行深化和落地,工商管理系专业建设可尝试与创业融合,探索出一条创业与专业紧密合作的发展之路。

7.任何专业与机构调整的方案都会有利有弊、有得有失,也都很难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完善,但要在发展中改进,不能等最完善的方案出现再进行调整,一方面会错失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也会让教师情绪不稳又影响当前工作的开展。

四、工商管理系专业改造升级与组织机构调整方案

(一)专业整合及改造升级方案

将工商管理系原有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三个专业与华好学院现有工商企业管理(化妆品企业管理方向)、市场营销(化妆品营销方向)、连锁经营管理(美容会所管理方向)分别整合在一起,主要面向美容化妆品行业培养人才,集中资源和力量做大做强这三个有强大行业背景和有企业鼎力支持的专业。创业管理、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三个专业保持不变,但要围绕“创业”改造升级,做出质量和特色。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属艺术类专业,交由艺术学院管理对学生的培养更有利。因该专业当初是工商管理系与广东华好集团共同申办的专业,移交后华好学院依然担承美容化妆等方面的课程,并协助艺术学院进行专业管理。上述方案在传统专业和新型专业融合改造过程中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为在三至五年内实现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专业整合与改造升级一览表如表1所示。

endprint

(二)机构重组与调整方案

根据学科体系的内在规律,考虑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实际,结合加大创业教育推进力度的要求,将现有工商管理系的三个机构重组成管理学院、创业学院和华好学院,但三个学院不分离,一个机构三块牌子。这三个学院对内是树干与树枝的关系,即管理学院是树干,创业学院和华好学院是树枝,长期保留树干这一主体,树枝的发展可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创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态势进行调整。对外是一个机构三块牌子,但三者是交叉关系不是完全重合关系,具体组织机构及关系如图2。

五、专业整合与机构调整的直接效果

1.工商管理系由原来十个专业方向精减为六个专业。

2.工商管理系原有无行业背景的三个专业均与美容化妆品行业对接,其他专业也能通过跨界或协同找到自己赖以发展的平台和资源,且有效促进了各专业以及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3.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三个专业的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得到很大改善,并形成了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双主体教学、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4.原有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三个专业的实训基地与现有华好学院实训基地整合一起统筹规划,避免了重复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

5.专业数量的精减导致课程、教材、实训基地等一系列建设及教学管理工作负担的减轻,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少了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可以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并有精力去做创新性工作。

6.创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各个专业都需要进行岗位创业,而创业教育也需要依托专业进行深化和落地。从各校所设创业教育中心工作实际来看,它偏向管理职能,而创业学院的组建则可实现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创业管理、创业培训和创业研究等方面的职能。

六、后续全面实现专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

后续专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依赖于管理学院、华好学院和创业学院三位一体地进行总体规划、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地实现改革与创新。

(一)管理学院的工作重点

1.制定管理学院及华好学院和创业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制定促进创新和发展的政策与制度,充分调动所属各机构、各专业和全体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支持改革与创新,为创建国内一流、省内一流的专业提供战略和资源上的保障。

2.重点做好师资队伍的培养,为各专业建设提供最有力的保障。继续抓好“青蓝工程”,并将“成为高职优秀骨干教学的6堂课”推广到每一位教师,一如既往地落实教师下企业的制度,全方位地培养符合高职教育所需的“双师型”教师。

3.带领各个专业贯彻“既要唯上又要唯实”的工作方针以及“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不唯上”往往找不准方向,得不到机会和资源;只“唯上”不“唯实”,即使找到方向也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法,依然会落在别人后面。在工作中要坚持面上做质量、点上做特色,没有质量的保证,特色就失去应有的意义。只有质量没有特色就难以实现创新和超越。

(二)华好学院的工作重点

1.借鉴国内外现有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成熟做法,探索一套在现阶段符合中国国情与区域经济发展,能吸取现有国内校企合作模式的优点、规避其缺点的校企协同创新的办学体制与机制,实现学生在校期间三年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的校企“双元”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2.探索校企协同创新改造传统专业、建设新型特色专业的具体方案,促进高职新型专业在高起点上谋求快速发展。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校企协同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既符合区域经济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又符合学生个人发展需要。

3.全面解决校企双方“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共同建设与相互融合的问题;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建设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问题;“校中厂”、“厂中校”校内外实训基地的高质量规范运作的问题。

4.解决以年度质量报告为抓手依托行业企业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的问题,同时建立面向其他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开放共享机制。

(三)创业学院的工作重点

1.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依托管理学院现有专业资源探索“专业与创业”有机结合的发展之路,将创业学院发展成为统管全校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研究的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特色学院,致力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政校企深度合作、学生自主创业孵化、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力争使我校成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示范标杆。

2.为实现上述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需要建设一个“创业孵化园暨创业教育产学研基地”。建设以学生自主创业孵化、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政校企深度合作以及大学生岗位创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创业孵化园与产学研基地,努力将其打造成一个聚集“政(政府)、产(产业)、学(学院)、研(科研)、金(金融体系)、介(第三方中介)”等多方资源,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基地园区,争取将该项目打造成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高职创业孵化园和首个高职创业教育产学研基地。

3.创业学院还需要牵头完成创业孵化园暨创业教育产学研基地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创业培训、辅导、咨询,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孵化服务体系;完善企业成长加速机制,推动孵化器由物理空间、战略规划和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深层服务构成的企业加速器建设,满足创业企业的高成长的中长期发展需求,提升创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季夫.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改革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2]徐昭.高职专业设置及改造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6).

作者简介:阚雅玲(1967-),女,河北唐山人,研究生,教授,高级经济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职业教育。

endprint

(二)机构重组与调整方案

根据学科体系的内在规律,考虑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实际,结合加大创业教育推进力度的要求,将现有工商管理系的三个机构重组成管理学院、创业学院和华好学院,但三个学院不分离,一个机构三块牌子。这三个学院对内是树干与树枝的关系,即管理学院是树干,创业学院和华好学院是树枝,长期保留树干这一主体,树枝的发展可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创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态势进行调整。对外是一个机构三块牌子,但三者是交叉关系不是完全重合关系,具体组织机构及关系如图2。

五、专业整合与机构调整的直接效果

1.工商管理系由原来十个专业方向精减为六个专业。

2.工商管理系原有无行业背景的三个专业均与美容化妆品行业对接,其他专业也能通过跨界或协同找到自己赖以发展的平台和资源,且有效促进了各专业以及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3.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三个专业的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得到很大改善,并形成了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双主体教学、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4.原有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三个专业的实训基地与现有华好学院实训基地整合一起统筹规划,避免了重复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

5.专业数量的精减导致课程、教材、实训基地等一系列建设及教学管理工作负担的减轻,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少了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可以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并有精力去做创新性工作。

6.创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各个专业都需要进行岗位创业,而创业教育也需要依托专业进行深化和落地。从各校所设创业教育中心工作实际来看,它偏向管理职能,而创业学院的组建则可实现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创业管理、创业培训和创业研究等方面的职能。

六、后续全面实现专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

后续专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依赖于管理学院、华好学院和创业学院三位一体地进行总体规划、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地实现改革与创新。

(一)管理学院的工作重点

1.制定管理学院及华好学院和创业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制定促进创新和发展的政策与制度,充分调动所属各机构、各专业和全体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支持改革与创新,为创建国内一流、省内一流的专业提供战略和资源上的保障。

2.重点做好师资队伍的培养,为各专业建设提供最有力的保障。继续抓好“青蓝工程”,并将“成为高职优秀骨干教学的6堂课”推广到每一位教师,一如既往地落实教师下企业的制度,全方位地培养符合高职教育所需的“双师型”教师。

3.带领各个专业贯彻“既要唯上又要唯实”的工作方针以及“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不唯上”往往找不准方向,得不到机会和资源;只“唯上”不“唯实”,即使找到方向也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法,依然会落在别人后面。在工作中要坚持面上做质量、点上做特色,没有质量的保证,特色就失去应有的意义。只有质量没有特色就难以实现创新和超越。

(二)华好学院的工作重点

1.借鉴国内外现有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成熟做法,探索一套在现阶段符合中国国情与区域经济发展,能吸取现有国内校企合作模式的优点、规避其缺点的校企协同创新的办学体制与机制,实现学生在校期间三年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的校企“双元”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2.探索校企协同创新改造传统专业、建设新型特色专业的具体方案,促进高职新型专业在高起点上谋求快速发展。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校企协同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既符合区域经济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又符合学生个人发展需要。

3.全面解决校企双方“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共同建设与相互融合的问题;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建设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问题;“校中厂”、“厂中校”校内外实训基地的高质量规范运作的问题。

4.解决以年度质量报告为抓手依托行业企业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的问题,同时建立面向其他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开放共享机制。

(三)创业学院的工作重点

1.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依托管理学院现有专业资源探索“专业与创业”有机结合的发展之路,将创业学院发展成为统管全校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研究的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特色学院,致力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政校企深度合作、学生自主创业孵化、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力争使我校成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示范标杆。

2.为实现上述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需要建设一个“创业孵化园暨创业教育产学研基地”。建设以学生自主创业孵化、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政校企深度合作以及大学生岗位创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创业孵化园与产学研基地,努力将其打造成一个聚集“政(政府)、产(产业)、学(学院)、研(科研)、金(金融体系)、介(第三方中介)”等多方资源,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基地园区,争取将该项目打造成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高职创业孵化园和首个高职创业教育产学研基地。

3.创业学院还需要牵头完成创业孵化园暨创业教育产学研基地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创业培训、辅导、咨询,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孵化服务体系;完善企业成长加速机制,推动孵化器由物理空间、战略规划和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深层服务构成的企业加速器建设,满足创业企业的高成长的中长期发展需求,提升创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季夫.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改革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2]徐昭.高职专业设置及改造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6).

作者简介:阚雅玲(1967-),女,河北唐山人,研究生,教授,高级经济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职业教育。

endprint

(二)机构重组与调整方案

根据学科体系的内在规律,考虑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实际,结合加大创业教育推进力度的要求,将现有工商管理系的三个机构重组成管理学院、创业学院和华好学院,但三个学院不分离,一个机构三块牌子。这三个学院对内是树干与树枝的关系,即管理学院是树干,创业学院和华好学院是树枝,长期保留树干这一主体,树枝的发展可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创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态势进行调整。对外是一个机构三块牌子,但三者是交叉关系不是完全重合关系,具体组织机构及关系如图2。

五、专业整合与机构调整的直接效果

1.工商管理系由原来十个专业方向精减为六个专业。

2.工商管理系原有无行业背景的三个专业均与美容化妆品行业对接,其他专业也能通过跨界或协同找到自己赖以发展的平台和资源,且有效促进了各专业以及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3.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三个专业的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得到很大改善,并形成了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双主体教学、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4.原有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三个专业的实训基地与现有华好学院实训基地整合一起统筹规划,避免了重复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

5.专业数量的精减导致课程、教材、实训基地等一系列建设及教学管理工作负担的减轻,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少了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可以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并有精力去做创新性工作。

6.创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各个专业都需要进行岗位创业,而创业教育也需要依托专业进行深化和落地。从各校所设创业教育中心工作实际来看,它偏向管理职能,而创业学院的组建则可实现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创业管理、创业培训和创业研究等方面的职能。

六、后续全面实现专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

后续专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依赖于管理学院、华好学院和创业学院三位一体地进行总体规划、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地实现改革与创新。

(一)管理学院的工作重点

1.制定管理学院及华好学院和创业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制定促进创新和发展的政策与制度,充分调动所属各机构、各专业和全体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支持改革与创新,为创建国内一流、省内一流的专业提供战略和资源上的保障。

2.重点做好师资队伍的培养,为各专业建设提供最有力的保障。继续抓好“青蓝工程”,并将“成为高职优秀骨干教学的6堂课”推广到每一位教师,一如既往地落实教师下企业的制度,全方位地培养符合高职教育所需的“双师型”教师。

3.带领各个专业贯彻“既要唯上又要唯实”的工作方针以及“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不唯上”往往找不准方向,得不到机会和资源;只“唯上”不“唯实”,即使找到方向也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法,依然会落在别人后面。在工作中要坚持面上做质量、点上做特色,没有质量的保证,特色就失去应有的意义。只有质量没有特色就难以实现创新和超越。

(二)华好学院的工作重点

1.借鉴国内外现有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成熟做法,探索一套在现阶段符合中国国情与区域经济发展,能吸取现有国内校企合作模式的优点、规避其缺点的校企协同创新的办学体制与机制,实现学生在校期间三年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的校企“双元”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2.探索校企协同创新改造传统专业、建设新型特色专业的具体方案,促进高职新型专业在高起点上谋求快速发展。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校企协同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既符合区域经济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又符合学生个人发展需要。

3.全面解决校企双方“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共同建设与相互融合的问题;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建设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问题;“校中厂”、“厂中校”校内外实训基地的高质量规范运作的问题。

4.解决以年度质量报告为抓手依托行业企业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的问题,同时建立面向其他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开放共享机制。

(三)创业学院的工作重点

1.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依托管理学院现有专业资源探索“专业与创业”有机结合的发展之路,将创业学院发展成为统管全校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研究的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特色学院,致力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政校企深度合作、学生自主创业孵化、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力争使我校成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示范标杆。

2.为实现上述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需要建设一个“创业孵化园暨创业教育产学研基地”。建设以学生自主创业孵化、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政校企深度合作以及大学生岗位创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创业孵化园与产学研基地,努力将其打造成一个聚集“政(政府)、产(产业)、学(学院)、研(科研)、金(金融体系)、介(第三方中介)”等多方资源,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基地园区,争取将该项目打造成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高职创业孵化园和首个高职创业教育产学研基地。

3.创业学院还需要牵头完成创业孵化园暨创业教育产学研基地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创业培训、辅导、咨询,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孵化服务体系;完善企业成长加速机制,推动孵化器由物理空间、战略规划和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深层服务构成的企业加速器建设,满足创业企业的高成长的中长期发展需求,提升创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季夫.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改革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2]徐昭.高职专业设置及改造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6).

作者简介:阚雅玲(1967-),女,河北唐山人,研究生,教授,高级经济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职业教育。

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校企合作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