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国经纪人的历史变迁

2014-09-02 13:40张和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经纪经纪人

张和群

摘要:经纪活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经纪人在历史上称呼不一。“经纪”这一词汇也有着丰富的涵义。本文结合有关历史记载,对我国经纪人的历史变迁作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经纪人;经纪;牙人;牙行;买办

中图分类号:F7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31-03

“经纪人”按我国《辞海》的解释是给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2002年增补本《现代汉语辞典》解释经纪人为:①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②在交易所中代他人进行买卖而取得佣金的人。在英语中,经纪人被称作:Broker或Middleman,都有为买卖双方充当中介之意。“经纪”两字,《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①筹划并管理(企业)。②经纪人。③<书>料理。

经纪活动在我国历史悠久,经纪人在历史上叫法不一。“经纪“在古代有许多含义。西汉时期,“经纪”是条理、秩序、纲常、法度之意。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此谓论之大体也,必有经纪”,《管子》“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对人法之,以建经纪”。三国之后,“经纪”有了管理、照料的含义,如《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宋书·谢弘微传》“弘微经纪生业”。宋代以后,“经纪”一词增加了经营买卖的意思,如《朱子语类》卷二六:“譬如人作折本经纪相似”。“经纪”作为买卖双方的中介这一含义到了清代才出现,清代中晚期无名氏《燕台口号一百首》中有一诗云“骡马牵连入市沽,倩他经纪较锱珠。可怜长尾刀刀剪,指鹿沽钱得价无”。诗中有一小注“买卖作中者曰经纪”。

“经纪人”是一现代词汇,在历史上的称谓不一。有观点认为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经纪人是西周的“质人”。《周礼·地官·质人》记载:“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债者质剂焉”。“质剂”是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质,较长的契券,买卖奴隶、牛马所用;剂,较短,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用;都由官府制作,“质人”管理。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质人就是管理市场的经纪人,由他制发买卖的契券”。但“质人”重在管理市场,不一定参与介绍买卖,与现代经纪人含义不同。

西汉时出现了“驵会(侩)”一词。《史记·货殖列传》:“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会。”《汉书·货殖传》写成“节驵侩”。“驵”左边是一个“马”字,指好马、俊马、壮马。“侩”以拉拢买卖从中获利为职业的人。节,说合、|调节价格。南朝时代宋人裴胭在《汉书音义》中说“会,亦是侩也。节,节物贵贱也”。驵侩在市场上撮合买卖马匹的人成交,收取一定报酬,这就是早期的经纪人。随着经济的发展,驵侩们从做马匹生意开始再延伸到牛、羊或数目较大的丝绸、茶叶等物,乃至田地、住宅等;对普通百姓来说,数目不多的农产品或其他商品入市交易,是不需要有人从中介绍的。但货物贵重或数目较大的就需要了,一是价格高,买卖不好把握,另外买卖一方要寻找合适的另一方并不容易,这就很需要一个熟悉市场价格又能为交易双方牵线搭桥,撮合价格的中间人。但由汉至唐,商品交换活动并不发达,有不少是农民将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或家庭手工品拿出来交换,规模不大,也无专门的经纪机构,加之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经纪人的数量不多,也不受重视,有些交易是请一些做事公正,受人尊重的长者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出面,牵线搭桥、主持交易、解决纠纷,他们并不是专业的经纪人。

早期的经纪人已知道在工作中必须公平交易。《晋令》记载“侩卖者,皆当着巾,白帖额所言侩卖及姓名,一足白履,一足黑履”。要求经纪人在工作时要明确写上自己的工作内容及特长。一只脚穿白鞋,一只穿黑鞋,表明既代表买方,又代表卖方,持中间立场。也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已开始注意对经纪人进行管理。

唐以后“驵侩”一词逐渐为牙人,或牙郎、牙子、牙侩等取代。女性称为牙婆、牙嫂、牙媪等。挑起“安史之乱”的两名元凶安禄山和史思明,早年都做过经纪人。《旧唐书·安禄山传》“(禄山)及长,解六蕃语,为互市牙郎”。为什么把经纪人叫“牙人”?有两种观点。明陶宗仪《辍耕录·牙郎》“今人谓驵侩者为牙郎,本谓之互郎,谓主互市者也”,“互”有中间之意。北宋孔平仲《谈苑》云:“(牙人)本谓之互郎,主互市事也,唐人书互作乐,乐似牙字,因转为牙”。认为牙郎是从互郎一词转化而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做马匹交易时,要验马的牙齿来估计它的年龄。所以被称作“牙人”,因为从事者以男性为主,又称为“牙郎”。司马光《资治通鉴》提到“牙郎、驵侩也。南北物价定于其口,而后相马贸易。”此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驵侩在工作中因为要验马的牙齿而被称作牙人(郎)的话,“牙人(郎)”说法的出现时间应该不会比“驵侩”迟太久。所以前一说的可信度略高些。

唐朝国力强盛,“贞观之治”以后,经济日趋繁荣,但商人们偷逃赋税的现象也较多,一些熟悉市场行情的牙人被官府用于监督商人,如货物交易须经牙人验查登记等。牙人服务于官府,被称作“官牙”。随着经济的发展,货物交换行为不断增多,出现了早期的经纪人机构—“邸店‘和“车坊”。“邸店“原指堆放买卖货物的场所,“车坊”原是供外地客商停放车马的地方。唐初之后,邸店兼住商客,客人住进邸店后,邸店主人或自己本人或与牙人联系,充当中间人,替那些南来北往的商客购买或出售货物,介绍买主或卖主,还提供洽谈交易的场所,从中分取利润。唐中期以后,邸店大量出现,特别是人流量众多的大中城市,如长安、洛阳。据宋《太平广记》记载,唐顺宗时长安城东有大商人王布开设的邸店,因“王布知书,藏钱千万”故“商旅多宾之”。城西有窦义开设的二十余间邸店:“当其要害,日收利数千,甚获其要,店今存焉,号窦家店”。这种邸店具有仓库、旅馆、商店等多种性质。《唐律疏议·名例四·平赃者》:“邸店居店之处为邸,估卖之所为店”。唐以后,邸店数量更是日益增多,宋人释道潜《归宗道中》有诗云:“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

古代经纪人多为男性,也有女性从业者,唐时称为牙婆、牙嫂、牙媪、媒婆、红娘等。有些说法一直延用至今。《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牙婆”为:“旧时以介绍人口买卖为生从中取利的妇女”。为“三姑六婆”之一,以贩卖胭脂、花粉等妇人用品维生,但又居中介绍买卖人口。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九“雇觅人力”中说:“如府宅官员,富豪人家,欲买宠妾、歌童、舞女、厨娘,针线供过,粗细婢妮,亦有官、私牙嫂,及引置等人。”提到了牙婆的工作性质。

“媒婆”是指以说合婚姻为职业的妇女,有官媒和私媒之分。早在西周时期媒人的介绍就成为婚姻的重要条件。《诗经》云“取妻之如何,非媒不得”,《管子》中也有“自媒之女,丑而无信”的句子。在古人眼里,婚姻不经媒人介绍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评剧《花为媒》中的一句唱词“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就讲到了媒人(在封建时代多为中老年妇女充当)的介绍,在婚姻中的必要性。

唐代诗人元稹《莺莺传》写了张生与崔莺莺相爱,莺莺的侍女红娘从中撮合,使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后,红娘便成了女性媒人的别称。牙婆和媒婆的工作本身就有相通之处,她们又时常互相兼职,获取尽量高的经济收益。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进入宋代以后,为官府服务的“官牙”数量有所增加,许多牙人被官府征集,作为管理市场的一种力量,并且监督商人向官府纳税,牙人必须向官府领取“身牌”后,才能进入市场参与交易。历史上第一个承认经纪人进入市场交易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他频发了“牙人护身牌”,也就是营业执照。官府还制定了“牙人护身牌约束”,加强对经纪人的管理,这是我国第一个牙人管理法规,官府通过这个法规牢牢控制了牙人,并通过他们去控制市场中的商业活动。从而达到巩固统治保证经济利益的目的。佩带了身牌之后,牙人就成为了官府的附属品。一些牙人与贪官污吏勾结,欺压掠夺百姓,还有一些牙人利用与官府联系密切,信息灵通的优势,弃牙从商倒买倒卖商品,牟取暴利。这些都使经纪人的名声一落千丈。

endprint

到了元代,由于大规模侵宋战争给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再加上蒙古族统治者垄断了国内外商业,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和南人列为位于蒙古人、色目人之后的三四等民族,禁止他们自由经商,从而使经纪业几乎无从发展。元代有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代理人“舶牙”,但规模不大,系由宋代的“牙侩”发展而来。一直到明朝建国之初经纪人的活动仍受明显限制。政策规定“天下府州镇县店去处,不许有官牙、私牙”。《图书集成·食货典》。

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超过唐、宋时期,社会分工细化、商品交换的种类、范围也较唐宋时期扩大,市场范围的扩大使得小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商品活动时对市场行情了解往往不足,人们开始认为“买货无牙,称轻物假,卖货无牙,银伪价盲”。.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经纪人,需要经纪人的活动,到了永乐年间该禁令被取消。经纪人又恢复了他们应有的活力。

除了邸店之外,明朝还出现了“牙行”这一更为专业的经纪人机构,他们以经营牲畜、农产品和丝绸、布匹等手工业品为主,也有居间包揽水运雇船的,称“埠头”。经营牙行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经官府批准并发给执业凭证和账簿。“官设牙行,与办贸易,谓之互市”。政府规定了对牙行人员惩戒的条例,规定牙人中介活动要领取“牙贴”(营业执照),缴纳“牙税”。随着经济的发展,牙人的从业人数日益增多,广州设有三十六行,基本上垄断广州港的对外贸易。牙行有官办、民办之分,官牙中有不少官府中的人员,凭借其权力来经营。私牙则多以熟悉市场行情的商人组成,以其商业业务来获利。可以说牙行的产生及经营活动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作用。

清代以后,统治者仍沿用明代的管理制度,牙行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可。凡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牙行,牙商接触认证后方可与中国商人接触洽谈生意。康熙帝设立“十三行”专营外贸,后来又联合组成为中外商人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公行。清代牙行逐渐地向近代交易所的方向靠拢。据魏源《海国图志》记载,1837年广州海关进口总额为2014.9万元,出口金额为3509.5万元,比45年前增加了5倍,这些都是通过牙行从中经纪而得以实现的。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买办”这一特殊的经纪人,“买办”一词源自葡萄牙文comprador一词,原意是欧洲人在印度雇佣的本地人管家。“买办”一词,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清初专指为居住广东商馆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买人或管事人。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侵略者以武力强迫清政府开辟了五个通商口岸,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买办往往身兼数任,可以说是雇员、揽客、代理商等的混合体,往往既是洋行雇员,又是独立商人,得到外国势力的庇护,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又可以代洋行买卖货物,经营房地产。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特殊的经纪人。

买办作为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或经纪人,成了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他们的活动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

进入民国以后,各种性质的交易所纷纷涌现。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经济措施,倡导、支持民间资本投资设厂、办矿、开银行。一些大中城市,如北平、上海、天津、青岛、宁波都成立了交易所,出现了股票、债券经纪人和期货经纪人,政府对经纪人的活动作了专门规定。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纪人及其业务被当作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被政府限制和取缔。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纪活动逐渐复苏。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对经纪人采取“支持、管理、引导”的方针,使纪经活动逐步进入正轨,经纪人又重新活跃,欣开了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董谛.如何当好中介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2]厉涌.经纪人操作实务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3]张鹏飞,等.经纪人实务手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朱子,张眉,剑啸.大掮客——当代经纪人万象[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5]李金发.现代经纪人宝典——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经纪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

[6]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管理司.经纪人业务教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

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纪经纪人
薛贵生:产业振兴经纪人
帮助种粮农民和粮食经纪人防范风险
房地产经纪业务的创新变革思考
华泰伟业上海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概况
河北财达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何谓“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