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体重及泌乳素的影响

2014-09-03 21:17曾环思钟彩妮李学武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齐拉西酮利培酮血脂

曾环思++++++钟彩妮++++++李学武

[摘要]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体重及泌乳素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30,80~160 mg/d)和利培酮组(n=30,10~30 mg/d),疗程为8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周后的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和泌乳素(PRL)变化。 结果 齐拉西酮组治疗4、8周后的FBG、TG、TC、HDL- C、LDL-C、体重和PR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培酮组治疗4周后的TG、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8周后的TG、TC、PRL水平和体重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的TG、TC、PRL水平和体重均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或P<0.01)。 结论 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体重和泌乳素有影响,而齐拉西酮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齐拉西酮;利培酮;体重;血脂;血糖;泌乳素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07-03

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除了疗效外,药物对患者体重、血糖、血脂、泌乳素(PRL)等的不良影响也是临床关注的重点,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直接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而女性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男性高[1],高PRL水平更会导致女性闭经、溢乳等,所以,本研究选择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利培酮)对女性患者体重、糖脂代谢指标及泌乳素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深圳市康宁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患者。入组标准:①18~65岁的女性;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诊断标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60分。排除标准:①入组前4周内用过长效抗精神病药物;②既往用氯氮平常规治疗无效者;③极度兴奋躁动,需要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针剂或电休克治疗者;④有心、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严重的躯体疾病者;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⑥HIV病毒感染者、药物滥用或依赖者。两组共入组66例,共脱落6例,其中齐拉西酮组2例(脱落原因包括疗效欠佳1例、撤销知情同意1例),利培酮组4例(脱落原因包括疗效不佳1例、月经不调2例,撤销知情同意1例),实际完成60例。其中,齐拉西酮组30例,平均年龄(33.2±9.4)岁,治疗前PANSS评分为(108.17±8.26)分;利培酮组30例,平均年龄(33.3±8.8)岁,治疗前PANSS评分为(114.20±13.36)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外,两组入组时的体重、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齐拉西酮组给予盐酸齐拉西酮胶囊(澳大利亚辉瑞公司,H20110461,规格:40 mg×10粒),起始剂量为40 mg/d,4周内可根据临床需要增加到治疗量(80~160 mg/d),平均剂量(140.0±22.9)mg/d。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H20010310,规格:2 mg×20片),起始剂量为2 mg/d,8周内可根据临床需要增加到治疗量(2~6 mg/d),平均剂量(4.7±0.8)mg/d。药物治疗期间嘱普通饮食,如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时可使用苯海索对症处理,有睡眠障1.3 观察指标

治疗8周。于入组后第1天和治疗后第4、8周末晨8时空腹测量体重,采集肘静脉血,采用酶法测定生化全套,包括FBG、TG、TC、HDL-C、LDL-C,检测均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010完成。PRL检测在贝克曼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DXI800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FBG及血脂水平的比较

利培酮组治疗4周后的TG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8周后的TG、T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的FBG、HDL-C及LDL-C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均>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的TG、TC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P均<0.05)(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及PRL水平的比较

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的体重和PR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的体重显著高于治疗前,与齐拉西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周后的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P均<0.01)(表2)。

3 讨论

的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仍保留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的抗精神病作用特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代谢综合征,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体重及代谢指标产生影响,可增高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已严重危及患者的生活质量[3]。PRL升高则会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连续性,女性患者尤为突出。为此,本研究选择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比较两者对女性患者体重、糖脂代谢及PRL水平的影响。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重及糖脂代谢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服用后会使 TG、TC 水平升高,进而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利培酮组的TG、TC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而齐拉西酮组患者的糖脂代谢变化不大,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7]。结果还显示,利培酮组治疗4周后出现体重增加,8周后体重增加更为明显,而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并不明显,这也与抗精神病药对体重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存在复杂的药物、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8],而利培酮组的体重增加,可能与其易引起患者食欲增加、过度镇静以及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9-10]。利培酮组治疗后的PRL水平持续升高,与利培酮对多巴胺受体的阻滞而引起血 PRL 水平改变相关[11],而齐拉西酮组对PRL影响不大,则与其对神经内分泌影响较小[12]的药理作用相符,因此,女性患者在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时,要定期监测血脂、血糖、体重及PRL水平等,注意药品不良反应。对于代谢高风险的女性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齐拉西酮等对体重、糖脂代谢和PRL水平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观察时间较短、样本量不够大等,长期使用这两种药物对女性患者体重变化、血糖、血脂代谢、PRL水平等的影响还需在大样本中进行较长期的全面研究。

[参考文献]

[1] McEvoy JP,Meyer JM,Goff DC,et al.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baseline results from the clinical antipsychotic trials of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CATIE) schizoprenia trial and comparison with national estimates from NHANESⅢ[J].Schizophr Res,2005,80(1):19-32.

[2] 黄继忠,江开达,司天梅,等.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指导建议[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9):641-649.

[3] Newcomer JW.Metabolic syndrome and mental illness[J].Am J Manag Care,2007,13(7 Suppl):S170-S177.

[4] 甘立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9):11-12.

[5] 方泽忠,连国民.五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血糖及血脂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3):319-320.

[6] 李乐华,赵靖平,房茂胜,等.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5):335-338.

[7] 金珠玛,袁勇贵.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代谢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5):318-321.

[8] Roerig JL,Steffen KJ,Mitchell JE.Atypical antipsychotic induced weight gain:insights into mechanisms of action[J].CNS Drugs,2011,25(12):1035-1059.

[9] 赵靖平.精神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6.

[10] 汤庆军.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及糖脂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 24(5):348-349.

[11] 孟庆敏,刘凤霞,龚越鹏.利培酮对中青年女性泌乳素的影响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74-75.

[12] 李乐华,赵靖平,房茂胜,等.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5):335-338.

(收稿日期:2014-05-11 本文编辑:许俊琴)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重及糖脂代谢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服用后会使 TG、TC 水平升高,进而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利培酮组的TG、TC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而齐拉西酮组患者的糖脂代谢变化不大,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7]。结果还显示,利培酮组治疗4周后出现体重增加,8周后体重增加更为明显,而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并不明显,这也与抗精神病药对体重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存在复杂的药物、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8],而利培酮组的体重增加,可能与其易引起患者食欲增加、过度镇静以及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9-10]。利培酮组治疗后的PRL水平持续升高,与利培酮对多巴胺受体的阻滞而引起血 PRL 水平改变相关[11],而齐拉西酮组对PRL影响不大,则与其对神经内分泌影响较小[12]的药理作用相符,因此,女性患者在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时,要定期监测血脂、血糖、体重及PRL水平等,注意药品不良反应。对于代谢高风险的女性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齐拉西酮等对体重、糖脂代谢和PRL水平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观察时间较短、样本量不够大等,长期使用这两种药物对女性患者体重变化、血糖、血脂代谢、PRL水平等的影响还需在大样本中进行较长期的全面研究。

[参考文献]

[1] McEvoy JP,Meyer JM,Goff DC,et al.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baseline results from the clinical antipsychotic trials of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CATIE) schizoprenia trial and comparison with national estimates from NHANESⅢ[J].Schizophr Res,2005,80(1):19-32.

[2] 黄继忠,江开达,司天梅,等.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指导建议[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9):641-649.

[3] Newcomer JW.Metabolic syndrome and mental illness[J].Am J Manag Care,2007,13(7 Suppl):S170-S177.

[4] 甘立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9):11-12.

[5] 方泽忠,连国民.五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血糖及血脂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3):319-320.

[6] 李乐华,赵靖平,房茂胜,等.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5):335-338.

[7] 金珠玛,袁勇贵.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代谢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5):318-321.

[8] Roerig JL,Steffen KJ,Mitchell JE.Atypical antipsychotic induced weight gain:insights into mechanisms of action[J].CNS Drugs,2011,25(12):1035-1059.

[9] 赵靖平.精神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6.

[10] 汤庆军.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及糖脂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 24(5):348-349.

[11] 孟庆敏,刘凤霞,龚越鹏.利培酮对中青年女性泌乳素的影响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74-75.

[12] 李乐华,赵靖平,房茂胜,等.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5):335-338.

(收稿日期:2014-05-11 本文编辑:许俊琴)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重及糖脂代谢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服用后会使 TG、TC 水平升高,进而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利培酮组的TG、TC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而齐拉西酮组患者的糖脂代谢变化不大,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7]。结果还显示,利培酮组治疗4周后出现体重增加,8周后体重增加更为明显,而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并不明显,这也与抗精神病药对体重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存在复杂的药物、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8],而利培酮组的体重增加,可能与其易引起患者食欲增加、过度镇静以及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9-10]。利培酮组治疗后的PRL水平持续升高,与利培酮对多巴胺受体的阻滞而引起血 PRL 水平改变相关[11],而齐拉西酮组对PRL影响不大,则与其对神经内分泌影响较小[12]的药理作用相符,因此,女性患者在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时,要定期监测血脂、血糖、体重及PRL水平等,注意药品不良反应。对于代谢高风险的女性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齐拉西酮等对体重、糖脂代谢和PRL水平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观察时间较短、样本量不够大等,长期使用这两种药物对女性患者体重变化、血糖、血脂代谢、PRL水平等的影响还需在大样本中进行较长期的全面研究。

[参考文献]

[1] McEvoy JP,Meyer JM,Goff DC,et al.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baseline results from the clinical antipsychotic trials of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CATIE) schizoprenia trial and comparison with national estimates from NHANESⅢ[J].Schizophr Res,2005,80(1):19-32.

[2] 黄继忠,江开达,司天梅,等.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指导建议[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9):641-649.

[3] Newcomer JW.Metabolic syndrome and mental illness[J].Am J Manag Care,2007,13(7 Suppl):S170-S177.

[4] 甘立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9):11-12.

[5] 方泽忠,连国民.五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血糖及血脂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3):319-320.

[6] 李乐华,赵靖平,房茂胜,等.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5):335-338.

[7] 金珠玛,袁勇贵.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代谢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5):318-321.

[8] Roerig JL,Steffen KJ,Mitchell JE.Atypical antipsychotic induced weight gain:insights into mechanisms of action[J].CNS Drugs,2011,25(12):1035-1059.

[9] 赵靖平.精神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6.

[10] 汤庆军.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及糖脂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 24(5):348-349.

[11] 孟庆敏,刘凤霞,龚越鹏.利培酮对中青年女性泌乳素的影响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74-75.

[12] 李乐华,赵靖平,房茂胜,等.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5):335-338.

(收稿日期:2014-05-11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齐拉西酮利培酮血脂
血脂检查中的若干问题
血脂异常如何调治
血脂异常喝花生壳首乌茶
护理干预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新版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日摄入胆固醇<300mg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