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第三轮复习策略

2014-09-04 23:53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考场答题考试

如果说第一轮复习主要抓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复习主要抓综合能力突破,那么第三轮复习则主要是抓应用能力提高,基本任务为以下四点:

1.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依据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所考知识点逐一进行梳理,按照各知识点的层次要求做到重述、默写、解释、比较、区分、归纳、分析、理解、掌握,万万不可忽视了基础知识。

2.回顾反思,巩固提高。以“典型题集”“错题集”为线索,回顾复习过程,巩固复习成果。

3.调适心理,增强信心。调整心态,激发斗志,坚定信心。

4.综合训练,提升能力。通过综合训练进一步查找知识的缺漏和能力的缺陷,特别是对一些热点、重点问题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弥补,同时注意答题规范以及答题技巧。

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利用这段短暂的时间来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提高能力?考生可以参考以下备考建议:

一、明确考试要求,熟悉试卷结构

在这一阶段,考生应在前两轮全面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认真研读《考试说明》,领会其中对各考点的具体要求。《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考生在解读《考试说明》时,除了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要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仅会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还能告诉我们本年度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考生应该参照《考试说明》所附的题型示例,对规定考查的各个考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一一复习,并通过训练逐个落实。

二、端正解题态度,掌握解题技巧

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1)字音、字形和词语运用这些都属于识记能力层次。前两轮复习积累的东西比较多,容易出现记不准、记不牢的情况,这就需要考生“学而时习之”。第三轮复习时间紧张,不可能拿出太多时间来重新识记,考生可把以往记忆的东西强化一下,以便需要的时候能随时调出来。(2)病句辨析修改及标点符号应用,这两块内容在前两轮复习的时候考生应该基本上都已经有了一些规律性、条理性的总结,现在考生可以重新梳理一遍加以强化。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都要掌握,如问号运用时的几个注意事项:选择问句、倒装问句、非疑问句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遇到具体题目时迅速归类,即可很快得出正确的答案。(3)语言表达部分,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写句子等,不仅仅要注意复习理论上的知识,更要重视实际训练。事实表明,只有做的题多了,才能形成良好的做题感觉。光看不动手,会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况:看起来不难,但是由于组织语言的能力不强,就会出现得不到满分的现象。如果考生现在才注意到这个问题,仍是可以弥补的。

2.古诗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的前几题都是选择题。实词的含义、文段内容的理解等,对于久经考验的高三考生来说,不算太难;而文言虚词的比较选择失分较多,原因在于考生不能把学过的文言知识与现在的考题有机联系起来。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一定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2)诗歌鉴赏要落到细处。比如对诗歌的整体鉴赏,考生可以运用以下答题模式:本作品是一首(内容)(诗、词、曲),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技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整体感知(风格)。事实证明,用这个模式答题是行之有效的。另外,这一时期,考生还要继续强化对一些鉴赏术语的记忆和应用。

3.现代文阅读。关于现代文阅读,考生要力求通过一些典范试题的训练,重点培养自己从关键词、关键句入手快速把握文意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最好选用高考典型题进行训练,加以强化巩固。

三、培养考场作文意识,积累时新素材

1.考生要借鉴几篇成功的范文,培养考场作文意识。可以将第一、第二轮复习中写的作文拿出来,对照大纲,升格作文。第一要有“明题意识”,准确审题,巧妙拟题,快速入题,时时扣题。二要有“明晰意识”,层次要清楚,结构要清晰。三要有“明白意识”,语言表达流畅,层次清晰。四要有“明理意识”,道理讲得明确,不偏激,不低俗。五要有“明丽意识”,作文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或见解新颖,或形象丰满,或语言亮丽,或构思奇巧。在写作时,考生要注意在内容、语言、体裁上扬长避短,写出自己的个性。

2.考场时间紧迫,容不得考生前思后想、仔细斟酌,平庸陈旧或文不对题的素材很容易被匆忙写进作文。这样的作文肯定难得高分。得素材者得“天下”,如果你精心准备了一些时新素材,就会在考场上得心应手。为此,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要有意识地对时新素材加以准备。从当代精英,到热门红人;从年度热点到网络新词,凡是立足时鲜,反映流行,聚集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精神的素材,考生都要加以整理积累,可按内容进行分类,如人文精神类、品德修养类、自然环境类、感悟生活类、理性思辨类、情感体验类等。同时,对这些素材要进行多维的思考与解读,从而使其适用于各类不同的话题。

四、强化速度训练,做好心理调节

1.速度是高考成功的保证,以往高考时不少考生普遍存在答题时间不够用的现象。第三轮复习基本上都是高考模拟试题训练,考生要注意利用这种模拟训练,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科学规划答题时间,提升答题速度,从而保证考试时间和解题速度的一致。

2.高考80%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20%考查考生的心理素质。所以,考生要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具体包括:保持平常心,增强自信心;及时调节生物钟,保持白天精力的充沛;战略上藐视高考,战术上重视高考;利用发散思维,充分发挥特长。

综上所述,高三复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考生的复习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巩固前两轮复习的成果,力争迈上一个新台阶,使得高考语文分数稳中求升,提高高考整体成绩!

猜你喜欢
考场答题考试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邀你来答题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