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格列波糖对肝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2014-09-04 10:29林华容陆静明陈少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1期
关键词:波糖毒性肝功能

林华容 陆静明 陈少明

伏格列波糖对肝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林华容 陆静明 陈少明

目的 探讨伏格列波糖对糖尿病患者肝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分为肝功能正常组(32例)和肝功能轻度异常组(24例), 均给予两组患者服用12周的伏格列波糖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轻度异常组患者的血糖均下降, 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A))的变化不明显,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伏格列波糖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并未产生肝脏毒性。

伏格列波糖;肝脏毒性;临床观察

伏格列波糖通过使肠道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减慢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伏格列波糖与同类的阿卡波糖的作用效果相比, 抑制α-葡萄糖糖苷酶的作用较强, 但抑制α-淀粉酶的作用较弱, 伏格列波糖对患者的毒性作用较小是由于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本身和代谢产物均较少[1]。为了更深入研究伏格列波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肝脏毒性作用, 收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已长期服用伏格列波糖进行治疗的符合1998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 根据其自身疾病类型分成肝功能正常组(32例)和肝功能轻度异常组(24例), 其中肝功能正常组男15例, 女17例,年龄37~86岁, 平均年龄(54±12)岁;肝功能轻度异常组男15例, 女9例, 年龄36~71岁, 平均年龄(53±12)岁。两组患者均在服用伏格列波糖治疗的12周后同时进行复查,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测定两组患者采用伏格列波糖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需要测定的肝功能指标有ALT、AST、TBIL、DBIL、TA。用终点重氮法、速率法、循环酶速率法分别测定胆红素、转氨酶、总胆汁酸。均采用统一类型分析仪器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TA)的改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血糖均下降。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轻度异常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变化情况( x-±s)

3 讨论

对于伏格列波糖可以产生肝毒性这一结论尚未明确。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轻度异常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由于糖原累积症Ⅱ型的发病机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被抑制有关,有人便认为伏格列波糖损害肝功能, 但在对服用伏格列波糖后出现肝损害的患者的肝活检中并未发现有沉积的糖原[2,3]。目前在全球的案例中由于服用伏格列波糖进行治疗的患者出现肝毒性的未超过5例, 患者的发病情况和所用剂量无关,由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临床表现亦不尽相同, 在患者停止使用后肝功能可迅速恢复正常[4]。因此, 肝功能正常与轻度异常的患者使用剂量可以相同, 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并未受到药物的影响[5]。

综上所述,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伏格列波糖可明显的控制患者高血糖的临床症状, 发生不良反应少,对患者无明显的肝脏毒性, 安全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刘文辞,王飞,陶艳萍.伏格列波糖对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10(2):44.

[2] 黄欣欣,李翔,罗燕,等.伏格列波糖不良反应及处置措施研究进展.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3,10(5):295-297.

[3] 姜艳红.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1(27):2994-2995.

[4] 苏丽红,刘洋,苗佳晶.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10):255-256.

[5] 陈平.伏格列波糖片与阿卡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副作用比较.中国现代医生, 2012,50(14):73-74.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voglibose on liver toxicity


LIN Hua-rong, LU Jing-ming,

CHEN Shaoming.
Chaozhou Central Hospital, Chaozhou 521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 of voglibose on liver toxicity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thods Divided 56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to liver function normal group(32 cases) and mild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group(24 case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of voglibose for 12 weeks, liver function index and blood sugar chang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of two groups decreased, but the liver function indexes(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tal bilirubin, direct bilirubin, total bile acid) change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not obviou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Voglibose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diabetes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sugar and does not produce liver toxicity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Voglibose; Liver toxicity; Clinical observation

2014-04-04]

521000 潮州市中心医院综合科

猜你喜欢
波糖毒性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阿卡波糖用药的五个注意事项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短期效果分析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