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2014-09-04 11:13庞晓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7期
关键词:液术通液不孕症

庞晓辉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庞晓辉

目的 对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58例行常规通液治疗, 观察组62例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1年妊娠率和妊娠者受孕时间。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5%, 观察组未发生术后并发症;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1年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妊娠者受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具有显著疗效, 可大幅提高患者妊娠率且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输卵管性不孕症;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妊娠率输

卵管因素是造成不孕症的重要原因, 输卵管性不孕症在所有不孕症中占比为25%~50%[1], 其发病原因是急性或慢性输卵管炎症[2]。为探讨输卵管性不孕症有效治疗方法,作者选取120例患者, 分别给予常规通液治疗与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 结果后者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120例, 患者年龄为26~39岁, 平均年龄(31.2±1.2)岁;不孕年限为2~9年, 平均不孕年限(4.1±0.6)年;继发不孕89例, 原发不孕31例;其中有人工流产史73例, 分娩史26例, 自然流产史21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发现120例患者中单侧输卵管堵塞94例, 双侧输卵管堵塞26例。排除子宫因素、卵巢因素及男性因素等所致不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58例(单侧输卵管堵塞46例, 双侧输卵管堵塞12例), 观察组62例(单侧输卵管堵塞48例, 双侧输卵管堵塞1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通液治疗, 对患者行常规消毒, 将探针送至宫腔内, 行宫腔深度和轴向探查后并将通液器置入, 缓慢注入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及地塞米松等混合液, 并对通液情况密切观察。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先给予抑制腺体分泌、松弛宫颈

药物如米索前列醇、阿托品等, 展开常规消毒, 将探针送至宫腔内, 行宫腔深度和轴向探查, 将宫颈口扩张后置入宫腔镜展开常规探查, 于可视条件下向输卵管中插入特定导管并加以固定, 依次注入下述液体:先注入5 ml亚甲蓝, 之后注入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庆大霉素与生理盐水混合液, 对通液情况密切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展开为期1年随访, 统计输卵管通畅率、1年妊娠率和妊娠者受孕时间。输卵管通畅判断标准为:在输注药液过程中未遇到阻力, 或虽有阻力但加压输注时阻力会逐渐变小, 直至最终消失, 经宫腔镜下观察, 输卵管口无气泡溢出或药液流出;部分通畅:在输注药液时遇到一定阻力,加压输注时阻力明显减小, 经宫腔镜检查输卵管口有少许气泡或药液溢出;阻塞:输注药液时所遇阻力较大, 经宫腔镜检查可见输卵管有大量气泡或药液溢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对照组穿孔6例, 其他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5.5%;观察组未发生术后并发症。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分析(%)

2.2 两组患者1年妊娠情况分析 对照组1年内妊娠30例, 妊娠者受孕时间为(11.8±1.3)个月, 1年妊娠率为51.7%;观察组1年内妊娠48例, 妊娠者受孕时间为(8.2±1.1)个月, 1年妊娠率为77.4%;观察组1年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妊娠者受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输卵管性不孕症属于女性不孕症主要种类, 大部分由输卵管炎症引发。因输卵管近端管腔内径多为1 mm, 部分患者近端内径更小[3], 当出现炎症或由于子宫内膜碎片滑落时, 很容易导致输卵管堵塞或粘连, 因此输卵管阻塞多发生于近端[4]。近年来在传播疾病、盆腔炎性病变和人工流产日益多见下, 输卵管性不孕症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 如何对输卵管有效疏通、促使输卵管功能尽可能恢复,已成为妇产科医师共同关注的课题。

输卵管性不孕症传统治疗方法为腹腔镜手术与腹输卵管矫治术等, 然而由于盆腔粘连与输卵管远端阻塞, 在行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时, 因压力较小, 通液器中治疗药物通常难以顺利进至输卵管中, 故而在常规通液术治疗时具有一定盲目性;超声引导输卵管通液术虽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发挥显著治疗效果, 但手术过程易对患者输卵管内膜及子宫造成损伤。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通液术治疗, 输卵管通畅率为62.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5%,患者1年妊娠率为51.7%, 且妊娠者受孕时间为(11.8±1.3)个月, 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宫腔镜源自20世纪70年代, 该技术因具有安全、微创、直观等优势, 目前已在诸多妇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得到推广。本院在为观察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时, 利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 这一疗法不仅可对患者宫腔情况予以直观观察,同时可对输卵管开口状况予以监测, 能够对近端阻塞输卵管及宫腔病变展开深入治疗。在输卵管性不育症临床治疗中,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通药压力远高于常规通液术, 可促使患者输卵管腔粘连处、中度及轻度阻塞处恢复畅通, 同时可将患者子宫生理完整性予以最大限度保留,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观察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输卵管通畅率为91.9%, 患者1年妊娠率为77.4%, 且妊娠者受孕时间为(8.2±1.1)个月。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可知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1年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妊娠者受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且无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 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具有显著疗效, 可大幅提高患者妊娠率且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贾爽.宫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68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29):4327.

[2] 郭艺红.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29(9):693.

[3] 李德红.宫腹腔镜检查与输卵管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21):3322.

471600 河南省宜阳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液术通液不孕症
中药灌肠结合通液用于输卵管不孕的治疗效果观察
中药灌肠结合通液用于输卵管不孕的治疗效果观察
假排卵与不孕症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中的效果分析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6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通络助孕方配合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