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闻”:传统新闻的新尝试

2014-09-05 08:29李大成辜金涛
声屏世界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民声江西网民

□李大成 辜金涛 刘 芳

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许多受众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在挑战面前,传统媒体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突围。突围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相反还要借助对手的力量,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媒体背后的新技术,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价值,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新条件。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以下简称“江西五套”)的“大新闻”在这方面做了有效的尝试。

“大新闻”:传统新闻的一次新尝试

2014年5月2日,江西五套精心研制的“大新闻”正式启动。所谓“大新闻”,是江西五套全新生产机制创造的新闻产品。它的生产流程是:第一步,针对身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经分析研究,选取具有普遍性和高关注度且具有一定紧迫性的新闻事件3-5条;第二步,将此3-5条新闻事件,形成简明文字介绍,放到网上发酵,用新媒体微信、微博等方式,收集网民关注数量;第三步,3-5天后,通过网上大数据排行,产生网民关注阅读数量最多的新闻事件;第四步,将此条新闻事件作为本期“大新闻”内容,集中宣传资源,展开至少7-10天左右的连续宣传报道,多角度全面观察,多层次深度剖析,每天通过新闻宣传片、游动字幕、口播提示、网民反馈、各界评论、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丰富呈现“大新闻”;第五步,本期“大新闻”结束后,根据报道内容和新闻团队思考,并结合社会现状,提出“大新闻”所反映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社情民意报告;第六步,将社情民意报告上报给省委民声通道工作室,由省委民声通道工作室分析、整理后,报送省领导或转交相关职能部门;第七步,得到省领导批示或职能部门的回复后,省委民声通道工作室第一时间反馈给江西五套,“大新闻”团队再做跟踪报道,从正面积极引导,从侧面舆论监督。

按照以上生产流程,江西五套分别报道了《我的尼姑妈妈》《四岁男童的秘密》《寻找父亲的淼淼》《老支书和新村官论坛》《向餐厨垃圾宣战》《孩子,不哭》《江西好少年》《关注暑期儿童安全》以及《关注身边的消防隐患》等多组“大新闻”。

“大新闻”已吸引数百万网民互动

以往,我们只是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来扩大影响和传播效果。现在江西五套“大新闻”模式,从新媒体获取更多更快、更新的信息,对已有的专业新闻资源,进行信息再加工、深挖掘,丰富新闻内容,同时结合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力。

截至2014年9月,江西五套“大新闻”共吸引了数百万网民的参与和互动。其中#我的尼姑 “妈妈”#11万人次,#四岁男孩童童的秘密#2.9万人次,#帮车祸女孩找父亲#44.1万人次,#孩子,不哭#27.6万人次,#向餐厨垃圾宣战#2.6万人次,#夺刀男孩#249.3万人次,#老支书和新村官#11.5万人次,#关注孩子暑期安全#59.1万人次,#关注身边的消防隐患#11.8万人次……

“大新闻”与省委民声通道联动,“社情民意”获省领导批示

江西五套“大新闻”有典型性、策划性、深度性以及持续周期长等特点,如果网友对大数据讨论持久,还将形成报道周期更长的“大新闻”。通过长时间的报道和宣传,以及新媒体的大数据分析引导,“大新闻”产生的评论、议论,会形成百姓话题,引发舆论关注。

2014年7月3日,江西五套 “大新闻”“关注幼儿园儿童伤害事件”,形成“社情民意”报告,上报给省委民声通道工作室。省委民声通道工作室全面了解问题之后,将此情况整理成专报,并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幼儿园的办学标准,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幼儿园的监督管理,确保幼儿在园期间学习生活安全舒心。7月16日,副省长朱虹在“社情民意”专报上批示,要求省教育厅对全省幼儿园进行监督整改。目前,江西省教育厅已经对全省幼儿园发出整改通知,江西五套“大新闻”也对省内幼儿园的整改情况做了跟踪报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既包括给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增加新平台和新渠道,也包括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让新闻报道多样化,还可以是传统媒体+多屏媒体的组合。江西五套“大新闻”丰富新闻运作和采编流程,用新媒体的技术和观念,用传统媒体的资源和影响,增加百姓、政府和媒体的三方互动;从信息的收集、选题的确定到新闻报道,形成“社情民意”,联动相关部门推动制度化建设,各环节都有媒体融合的思考与实践,是传统媒体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的初步探索,是传统新闻的新尝试。

猜你喜欢
民声江西网民
江西银行
民声入耳 民生落地
民声
民声
我爱江西奶奶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民生工程』要听『民声』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