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霍比特人一起去屠龙

2014-09-05 15:14王立刚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4年7期
关键词:变异欧洲人类

王立刚

惧龙,原龙初现

人类学家埃利奥特·史密斯研究了各大文明的龙神话之后,推断说,世界各地的龙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变种。我们不妨称之为“原龙”。原龙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国,然后扩散到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希腊、希伯来等古文明,并且不断变异、进化。

原龙的形象并没有留下什么实物,但有两个特点与它的后代有明显的关联:一是水神,是巨蛇或巨鱼的形象;二是毁灭之神,与人类为敌,能够掀起滔天洪水,《圣经》中的大洪水传说就来源于此。

原龙的水生习性,让我们想起了中国的龙族;而其与人敌对的性质则在欧洲神话中根深蒂固。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在各文明中的命运消涨起落,渐渐形成了欧洲和中国两个最繁盛的种群。

屠龙,千年之战

托尔金笔下的矮人勇士们大战妖龙史矛戈,不论战争如何波澜壮阔,仍然不过是欧洲漫长的人龙之战的一幕而已。从古希腊开始,英雄屠龙的故事不断被欧洲各民族流传,简直成了各民族文化走向成熟的“成人礼”。古希腊人最早称龙为drankon,显然是英语dragon的源头,不过希腊人所看到的龙其实是指巨蛇或巨大的海鱼,还更多地保留着原龙的形态。随着罗马帝国征服整个地中海,希腊、埃及和近东神话传播到欧洲,龙的变异加速了。狮头神、犬头神、鹰头神和原龙的后裔开始杂交,龙开始有了更凶猛的兽形头颅、翅膀和利爪,体形也从纤细的蛇形变成强壮的蜥蜴形。虽然龙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异,但没有变的是它的毁灭性力量,以及面对人类英雄的骄傲和不屈。从生物学上看,欧洲的龙更近乎爬行动物:覆鳞、毒牙、卵生、智商很低、潜伏在幽谷或山洞之中等,这样可以保证人类能够战胜它们。要想杀死龙,虽然有风险,但只要是个高明的猎人,带着一件称手的冷兵器就可以了。

进一步把龙邪恶化的是基督教。基督教认为龙是来自地狱的恶魔,所以中世纪的龙开始会喷火,因为地狱里是烈焰熊熊的;人们又让龙长出蝙蝠一样的翅膀,但因为生活在山洞中,这对翅膀并无多大用处,主要是为了暗示龙的邪恶(因为蝙蝠是巫婆的帮凶)。所以,基督教早期就有了天使和圣乔治屠龙的故事。穆斯林帝国崛起之后,西欧组织了多次十字军东征,东征的目的之一就是劫掠东方穆斯林的财富,所以作为异教徒化身的龙又增加了一个癖好,就是囤积宝藏,对财富充满贪婪。这就可以解释《霍比特人》里的史矛戈为什么要夺走矮人王国的财宝了。

人龙之战贯穿了欧洲历史,直到今天,虽然青少年作家有时会把龙写得稍微友善一点,但龙终究是一种凶猛、兽性的爬行动物。

敬龙,人神混血

原龙的后裔在东亚走向了完全不同的进化道路,它没有变成魔兽,而是成了神灵。

七八千年前的辽西、河南的龙形堆塑已经是蛇身、兽首、禽爪,早就不是单纯的蛇形了。冯时(考古学家——编者注)认为龙形起源于对苍龙星宿形状的模仿,对于从事农耕的华夏民族来说,通过观察星象来判断农时当然是最为重要和神圣的事情。佛教神话传入之后,龙作为雨神,地位迅速提高,成了司控气候的主神,这在农业文明中,是生死攸关的。所以从唐朝以后,帝王开始把龙奉为家族图腾,形成了一种皇家世系乃龙的后裔、帝系即是龙脉的意识形态。人类与龙族的这次混血,造就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对龙的崇拜,以至于整个民族都成了龙的后代。

与欧洲龙相比,中国龙发生了更多的变异,嫁接了更多物种的特征,而且具备各物种的神奇能力:蛇身善于腾挪,牛首则有壮力,鹿角则长寿,广舌善言辞……闻一多曾经解释说,龙的这种拼接性是因为各部落的图腾随着部落间的相互兼并也发生了相应的“兼并”,在兼并中,失败者的优点没有被抛弃而是保留了下来。

所以中国龙充分体现了“杂种优势”,成了远高于人类的生物,与那些卵生的欧洲近亲分道扬镳。它们胎生、能听懂万物的语言、智慧远胜于人、形体变化无穷,其居所绝不是蛇窝鼠穴,而往往是水底下华美陆离的宫殿。人与龙的冲突是极其罕见的,虽然哪吒的故事广为人知,但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龙王庙的数量是最多的。屠龙行为一般也绝非人类英雄所为,而大多是由更高神阶的天庭来执行。

不同的文化,就如不同的水土,造就了不同的龙,诚如淮南淮北,有橘与枳的分野吧。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 2014年第2期,有改动)

猜你喜欢
变异欧洲人类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变异危机
变异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形的变异与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