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图书馆举办“大仓文库”善本展

2014-09-05 06:45善本展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图书馆大仓活字

5月3日上午10点,“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大仓文库’善本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览厅举行。日本大仓文化财团法人、大仓集古馆馆长大仓喜彦先生,大仓集古馆事务局长涩谷文敏先生,日本现代中国艺术中心代表取締役當銘藤子女士专程到会。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傅熹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罗琳,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健等作为嘉宾出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中央文史馆馆长、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平秋,以及北京大学教授严绍璗、白化文、程郁缀等支持和关心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购“大仓藏书”的校内领导和专家学者到场。

开幕式由北大图书馆馆长朱强主持。刘伟、大仓喜彦、袁行霈先后致辞。随后,刘伟、袁行霈和涩谷文敏先生共同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大仓文库’善本展”剪彩。开幕式结束后,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图书馆界同行和新闻媒体记者参观了展览。

20世纪初,在日本访问的中国藏书家董康因急需资金,将所藏部分典籍售予其日本友人——大仓文化财团创始人大仓喜八郎先生。时光荏苒,这批典籍在大仓文化财团集古馆已珍藏了近百年。此间,大仓文化财团以该批典籍为核心不断搜储,使其渐成规模,世称“大仓藏书”。大仓集古馆也因此成为日本收藏中国典籍数量较多的机构。2005年,为筹措收购流散民间日本文物的资金,大仓文化财团决定以18亿日元的价格出售“大仓藏书”,其条件为:不得打散拍卖,由中国国有收藏机构永久性整体收藏。自2005年至2012年,国内的许多收藏机构、企业甚至个人,都纷纷与大仓文化财团集古馆接洽商谈收购事宜,但或因资金问题,或因无法满足大仓的保藏要求,均未能实现收购愿望。

201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校内外37位专家学者的建议下决定对“大仓藏书”实施收购。自2012年6月起,朱强馆长领导相关业务人员奋力担当,全力推进回购工作。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等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回购事宜最终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注,由教育部会同财政部拨付50%的购书款,解决了购书经费问题。历时一年半后,“大仓藏书”于2013年12月12日运抵北京大学图书馆。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首次大批量回购留存在海外的我们自己的典籍。

此次回购的“大仓藏书”共931种,28143册。其中宋刻递修本有四部,为研究历代递修源流可依据之范本,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九部元刻本也均为书品极佳的精刻精印本。而155部明刻本中,明嘉靖、隆庆及其以前刻本占绝大多数。15部明活字本中金属活字本多达14部,而传本罕见极为难得的金属活字本的唐人文集就有11部,能一次性大批量地购入明金属活字本,迄今为止绝无仅有。此外,还有清顺治至乾隆间刻本153部、清顺治至乾隆间活字本(武英殿聚珍本)39部、清初铜活字本一部、钞稿本111部,其中多有鲍钞鲍校等名家批校题跋本。善本数量如此之多,不仅说明“大仓文库”所藏典籍洵为珍贵,也说明北京大学图书馆购入这批典籍是物超所值的。

今天的“大仓藏书”经过揭示整理,以“大仓文库”专藏形式整体保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善本库。“大仓文库”将会与北京大学所藏的各类文献一起,在教学与科研中充分发挥学术之公器作用。北京大学图书馆还将积极开展相关整理开发出版工作,使其化身千万,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嘉惠学林。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图书馆大仓活字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扎什伦布寺全图》述略
盗锡
大鸟
关注慈善和民生也是本职工作
恭敬:致大仓桥
活字蹦跳
进“门”填字
泥、木活字印刷工艺制作流程探究
明活字印本《适情录》排印技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