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亟待解决的思想

2014-09-07 05:53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13期
关键词:进程工业化城市化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扬弃了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经济型城市化”模式,有助于协调新型城镇化进程与资源和环境之间日趋激烈的矛盾冲突,开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新进程阶段。

城市化是指农业性的环境、资源、人口、财产、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要求更高、内涵更全面的战略目标,由于一方面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由此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和精神生态矛盾,所以必然是一个压力更大、关系更加复杂的进程。这就特别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新型城镇化的规律和实质,以便为中国城市发展、城乡一体化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但当下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阐释与讨论,多属于“就事论事”,停留在比较具体和琐碎的感性认识阶段,很容易迷失掉新型城镇化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任务。其主要问题:一是“片面解读”,不同代言人都不遗余力地“拔高”其所属阶层和部门的“利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二是“过度阐释”,把新型城镇化“吹胀”为一个没有边界和历史社会条件的范畴,“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三是“不读”,不认真研读相关文件并掌握其主要精神,把自己的“陈谷子、烂芝麻”硬塞进“新型城镇化”范畴内,“以不变应万变”。如何做到概念清晰、内涵明确、边界谨严,严防被“误读”、“过度阐释”和“不读”,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解决的思想和文化问题。

刘士林,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城市科学、文化战略研究,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负责人、社科文献出版社《城市群蓝皮书》主编、《中国城市科学》集刊主编等。

首先,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对其任何研究和阐释都必须以国家相关文件为基本文献和研究对象,以做到“立定基本”和“大事不糊涂”,同时“避免跑题”或“偷换概念”。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针对我国日趋严重的“城市大跃进”与城市空间失控、“半城市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经济型城市化”模式及环境与资源不可持续等问题,将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框架明确为三: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二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以此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引领我国城镇化由“重规模”、“重速度”向“重内涵”、“重质量”转型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中心思想和基本框架。

其次,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新的战略性概念,比较其与过去城市化的差别并明确其“新在何处”,是“划清思想界限”及“开启新的征程”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和“换汤不换药”的关键所在。与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一是战略框架设计更加完整。十八大报告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超越了长期以来“发展小城镇还是大都市”的模式之争,有助于摒弃“非大都市即小城镇”的二元对立思维,为我国城市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顶层设计。二是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2亿多农民工及家属未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待遇为表征,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是不均衡和不可持续,新型城镇化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抓住了“人口”这个中国城市发展的“牛鼻子”,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差异及城市内部发展的失衡问题。三是城市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扬弃了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经济型城市化”模式,有助于协调新型城镇化进程与资源和环境之间日趋激烈的矛盾冲突,开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新进程阶段。这些顶层设计和战略决策,明确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内涵、道路和目标,为人民群众在城市获得“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好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根本保障。

当今世界又称媒介社会,思想和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前所未有的凸显。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层面众多、关系复杂、矛盾集中、道路曲折的历史进程,在基本认识上统一思想并形成最大共识,同时进一步强化理论、经验和技术标准的协同研究,制定出更加科学和符合我国现实需要的具体政策和详规,以有效减少“折腾”,降低发展成本,这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应对的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进程工业化城市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