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效果探析

2014-09-07 03:17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山西大同和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西 大同 037051

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效果探析

贾彦

山西大同和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西 大同 037051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入我院诊治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76例,将7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进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进行吲达帕胺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的TG为(2.34±0.33)mmol/L、TC为(5.65±0.72)mmol/L、LDL-C为(5.12±0.51)mmol/L、HDL-C为(1.21±0.15)mmol/L,观察组39例患者的TG为(1.45±0.28)mmol/L、TC为(4.25±0.66)mmol/L、LDL-C为(3.45±0.53)mmol/L、HDL-C为(1.76±0.36)mmol/L。观察组的TC、TC、LDL-C在下降幅度上,和HDL-C的上升幅度上都要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测量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92.1±5.5)mmHg、舒张压为(136.4±9.8)mmHg,而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79.2±4.4)mmHg、舒张压为(119.3±8.6)mmHg,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血压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吲达帕胺;氨氯地平;高血压;冠心病

高血压是心血管类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会伴随年龄升高。无法控制高血压就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患者的病情恶化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使患者的病情加重[1]。近年来,我国高血压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上如何用药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单独用药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使用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进行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入我院诊治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76例,进行治疗效果探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入我院诊治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76例,其中男性患者为42例,女性患者为34例,患者年龄在40-80岁间,平均年龄(1.2±2.43)岁,将7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与临床症状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39例患者使用了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具体用法为,患者每次服用30mg,日服一次,治疗周期是8周;观察组39例患者使用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服用吲达帕胺日服一次,每次服用2.5mg,氨氯地平日服一次,每次服用5mg,治疗周期为8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会下降到20mmHg 以上或者降到正常范围内;有效: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会下降到10~19mmHg,接近正常的范围;无效:治疗后患者收缩压没有明显的变化甚至升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 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X±s)为统计学单位,使用X2进行检验,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8周治疗周期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发现,观察组治疗显效的患者有29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5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5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有87.1%。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有8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0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8%,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高血压的基本表现特征是患者的动脉血压出现升高,还会伴随心脏和血管、肾脏等器官发生生理或者病理方面的异常疾病。尤其冠心病更是较为常见并发症。大多是因为人们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造成的,近年来,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患者逐年增多[2]。

经过研究发现,患者服用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吲达帕胺是磺胺类的药物,有着利尿与钙拮抗作用,既能有效阻止患者的体力出现钙元素的流失,还能有效松弛患者血管的平滑肌,还能有效减少患者血管周围的阻力,所以,吲达帕胺多用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3]。

氨氯地平属于硝苯地平类钙离子的拮抗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主动脉有着明显的收缩作用,起到抑制与诱导作用,能超过硝苯地平控释片两倍的药力,还能有效激活冠心病患者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可以降低脂肪积累的速度,实现抑制动脉硬化效果[4]。氨氯地平还可以扩张患者外周动脉,能直接作用在血管平滑肌,帮助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实现降血压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经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1.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应用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能够取得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1]杨利英.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或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4例[J].世界临床药物, 2011,27(12):754-755.

[2]于淑君.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逆转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7(22):3405-3409.

[3]任海舟,刘树琴,刘以林.氨氯地平与地尔硫卓缓释片联合治疗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17(9):817-818.

[4]方海滨,梁慧,谭强,等.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0,53(9):675-676.

[5]黄建波.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9(17):105-106.

R972+.4

B

1009-6019(2014)12-0163-02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