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摄影记者眼中的周恩来

2014-09-09 04:08危春勇
党史博览 2014年7期
关键词:大寨周总理新华社

危春勇

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游云谷,以拍摄候鸟著称,在业内享有盛誉。其实,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有着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拍照的重要经历,特别是1973年在大寨为周恩来拍照,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在挂着多幅候鸟图片的客厅里,这位80多岁高龄的新闻界前辈向笔者讲述了他未向外界披露、在心底埋藏了40多年的亲历往事。

见到记者,周恩来叮嘱将镜头多对准群众

游云谷系江西抚州临川人,20岁出头便与相机结下不解之缘。1951年,他进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新闻班学习摄影。这所学校由刘伯承兼任校长。毕业后,游云谷先在重庆新华日报社担任摄影记者,1952年调入新华社工作。之后,他相继在新华社总社摄影部,新华社西南总分社、四川分社、山西分社从事新闻摄影,直到1977年回到新华社江西分社工作。

1970年,新华社从战略上考虑,对全社的记者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大调整。在四川工作了近20年的游云谷被调到山西分社,长驻大寨,一驻就是7年。1973年4月23日,周恩来陪同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和夫人访问大寨,作为驻地的新华社记者,游云谷亲身感受到了一代伟人的崇高风范和人格魅力。

游云谷回忆说,1973年4月中旬,他请假回江西临川老家照顾生病住院的老父亲,没几天便接到通知说周总理要陪外宾到大寨参观,请他尽快返回。当时通信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新华社江西分社通过临川县委宣传部,再由宣传部派人找到游云谷告知了此事。尽管父亲尚未病愈,但重任在身,游云谷不能在父亲身边多停留,简单安顿了一下父亲,便很快赶回了大寨。

4月23日上午8点半,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还有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等一道,陪同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和夫人等贵宾踏上了大寨的土地。这是周恩来第三次陪同外宾来大寨参观。前来采访报道的新闻记者,除了中央和省级媒体以及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记者之外,还有墨西哥的记者。

手拿相机、身背装备的游云谷,这天一早便来到接待领导人和外宾休息的大寨旅行社。当周恩来走进接待室,见到已先来一步的游云谷,便热情地和他握手,亲切地询问他是不是新华社记者,游云谷回答说:“是。”周恩来赞扬说:“你先到了,很准时啊!你们当记者的就是要赶在事件发生之前到场。”接着,他又关切地叮嘱游云谷:“等一会儿要上虎头山,那里沟坎多,拍照一定要注意安全,往后退时要当心后面的情况。”他还特别交代游云谷:“镜头要多对准群众,多拍大寨人劳动和生产的形象。”

重上虎头山,周恩来精神抖擞谈笑风生

4月23日这天,天气特别好,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很是便于拍照。在大寨旅行社只休息了片刻,周恩来就陪着埃切维里亚总统和夫人等墨西哥贵宾兴致勃勃地登上虎头山,观看大寨的层层梯田和引水上山工程,俯瞰大寨新村的全貌。一路上,周恩来精神抖擞,谈笑风生,一边看,一边不时地向外宾介绍大寨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以至邓颖超大姐风趣地说,总理成了“大寨的说明员了”。

游云谷回忆,埃切维里亚总统对大寨治山治沟改造自然,修造大块平地和兴修水利工程等经验和做法,敬佩之余又感到惊讶,因为这在墨西哥无论如何都是不可想象的事。他握着大寨当家人陈永贵像锉刀一样粗糙的手说,你们没用机械,完全依靠自己的两只手将山沟洼地改造成了平原,建设得这么好,创造了人间奇迹,实在是了不起,是奇闻。

参观途中,在山腰的蓄水池旁小憩时,宾主双方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当埃切维里亚总统赞扬大寨人民的精神既是中国的榜样,也是第三世界的榜样时,周恩来说,第三世界各国人民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榜样,我们要向墨西哥人民和第三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周恩来还请在场的墨西哥记者转达他向伟大的墨西哥人民表示的敬意。

埃切维里亚总统表示墨西哥农业也要学大寨,并提出来年要派一个学农业的大学生团来大寨实地学习考察。周恩来对此很重视,要求对墨西哥大学生来大寨学习一事派记者采访报道,要写消息、发图片,《人民日报》要见报。牢记周恩来的嘱托,当不久之后墨西哥10多名大学生来大寨学习取经时,游云谷承担了文字和摄影的采访报道任务,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游云谷说,周总理这次重上虎头山很是尽兴,精神状态一直不错,一路上没要人搀扶和照顾。当陈永贵说可以坐车上山时,他谢绝了,表示“要用大寨精神参观大寨”。太阳照在人身上有点暖烘烘的,大寨接待站给总理准备好的草帽,他也没戴,热的时候,便敞开灰色中山装。当时大家一点儿都不知道,也丝毫看不出周总理已身患癌症,而且在3月份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检查和治疗。

中午用餐,周恩来指定要吃地道的大寨饭

40多年过去了,很多具体的细节已难以一一追述,但一提起周总理关心记者的情形,游云谷仍感动不已。

游云谷说,在参观出门前,周总理就叮嘱他拍照注意安全,要多拍群众。而在参观现场,总理又几次对在场的摄影、摄像记者说“多拍外宾少拍我,我只是陪同的”。当周总理同埃切维里亚等人走到一个搬山填沟造田工地参观时,我正后退着拍照片。周总理看见后就对我挥手喊道:“后面危险,不能再退!”接着,总理的警卫员高振普还冲过来保护我。

“周总理心中总是装着他人,而唯独没有自己啊!”游云谷动情地说。周总理一直关注着大寨的生产和发展,牵挂着大寨人的衣食住行,不论走到哪里,他见到谁都要问一问大寨人民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吃得住得如何。游云谷记得,在视察途中,周总理曾关切地询问陈永贵:你们这里有没有批“唯生产力论”呀?当听到陈永贵说“我们这里没有这个论那个论,就只知道干活”时,老人家才放下心来。

周恩来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尽人皆知,他一贯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特别反对和痛恨铺张浪费的行为。1965年5月,周恩来陪同阿尔巴尼亚政府经济代表团第一次到大寨时,吃的是玉米面窝窝头和小米稀饭等家常饭;1967年4月,周恩来陪同越南总理范文同等第二次来大寨,他在社员家里吃的是玉米面烤饼和窝窝头,对自己吃剩下的半个窝窝头,还用手帕包起来,装在衣兜里带回去。时隔6年,周恩来第三次来大寨,仍念念不忘大寨饭,同样是希望吃上地地道道的家常饭。1973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新华社电讯稿中有这样的记述:“中午,陈永贵设宴以中国北方农村的传统食品招待埃切维里亚总统和夫人等墨西哥贵宾。”

游云谷回忆说,快到中午用餐时分,周总理特意向陈永贵提出“不要上山珍海味和大鱼大肉,否则我们就吃不上大寨饭了”。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坐在接待站的餐厅里,也没有什么包厢,总理的餐桌和我们靠得比较近,不时听到周总理边吃边说:“还是大寨饭好吃,大寨饭香啊!”看到总理吃大寨农家饭吃得那么香甜有味,大家都深为感动。

与孩子互动,周恩来兴致怡然尽享欢乐

4月23日这天,周恩来和墨西哥贵宾在大寨的时间,前后加起来约8个小时。作为随同摄影记者,游云谷携带了两台照相机,一台装了黑白胶卷,一台装了彩色胶卷。那时候彩色胶卷很宝贵,是由总社配发的进口柯达胶卷,一般情况下都舍不得用,只有进行重大采访报道时才拿出使用。游云谷说,当时所拍的照片和底片交给了新华社总社,自己手头上基本没有留存。

游云谷现在找到的两张彩色照片,还是人们通常所见到的5英寸小照片,而且已经泛黄了。一张是周恩来行走在大寨村头的照片,画面上在总理右边的是一名头扎白毛巾、身着土布衣的大寨村干部,左边的则是总理的卫士高振普;还有一张是周恩来与一个小女孩在一起交谈的照片,虽然尺寸不大,却洋溢着温馨之情。

游云谷说这张周总理和小女孩交谈的照片是参观虎头山后回到村里时拍的,墨西哥总统在大寨接待站的院子里举行记者招待会,而周总理抽空进村去看望群众,嘘寒问暖。总理见到孩子分外亲热,喜欢得不得了,总是笑呵呵地流露出长辈的慈爱。当走到村口时,游云谷看到总理正低头俯身拉着一个小女孩的手交谈,便立即按下了快门,拍下了这幅十分珍贵的照片。他记得,当时周总理还问这个小女孩有多大,见过他这个爷爷没有。孩子天真地回答:“没见过周爷爷,只见过周总理!”这句话惹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

照片上的这个小女孩梳着一对小辫子,身穿红色花衣和背带裤,看上去也就四五岁的样子。身为开国总理的周恩来俯下身,右手握着小女孩的手,并且很认真地与她交谈着。专注的目光和开怀的神情,让人感觉周总理童心未泯,一点儿也不像是个年过古稀且身患重病的老人。大手拉着小手,像是两个好伙伴在说悄悄话,又像是在一块儿做着有趣的游戏,煞是开心,旁边的人也受到了感染。从照片上我们看到,身旁的墨西哥外宾,还有山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谢振华、大寨村妇联主任宋立英等人,无不被这一老一少的热乎劲儿所吸引,都停下脚步注视着这对忘年交。

就在周恩来第三次访问大寨不久,当年9月15日,周恩来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到山西大同参观云冈石窟,游云谷又去现场拍照,再次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这次他明显感到总理的身体比4个多月前在大寨时要差多了。同样,平易近人、时刻关心他人的周恩来见到游云谷,又亲切地和他握手,并说:“又是你先到啊!”游云谷说:“不先到不行啊,这是工作职责呀!”总理肯定地点点头,再次提醒他拍照时注意安全,景区坡多路陡,尤其是一些台阶又高又窄,上下务必小心一点儿。

猜你喜欢
大寨周总理新华社
周恩来陪外宾三访大寨
再创新高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周总理的标准餐
巧家县大寨镇中心学校
西安市大寨路道路工程建设及管理
走进淮安周总理故乡 追寻一代伟人足迹
周总理运筹援越扫雷——访海军原副参谋长来光祖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