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孩子的五种心理

2014-09-09 06:22周礼
大众健康 2014年8期
关键词:夸赞相貌淡化

周礼

淡化孩子的相貌心理

对于长相特别出众的孩子,家长不要一味地夸赞他的外表好看,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发现孩子其它方面的优点,因为过度地夸孩子可爱、漂亮,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骄傲的心理,从而只注重外面,不注重实质,变得虚荣,没有内涵;而对于长相比较丑陋的孩子,如果家长经常拿他的缺点说事,很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的心理,以至于不愿与他人接触,从而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的相貌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个人的品德和能力。

淡化孩子的智商心理

有些家长喜欢夸孩子聪明,也有些家长喜欢骂孩子愚笨,其实,这两种习惯都不好,夸孩子聪明,很容易让孩子形成自高自大的心理。聪明的孩子从小被周围的人夸赞,使他们飘飘然,自我感觉良好,不愿作太多的努力,以为仅凭“聪明”二字就能战胜一切,所以他们上课时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贪玩好耍,误入歧途。而骂孩子笨蛋,则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的心理,做起事来畏首畏尾,缺乏自信,总是以失败告终。

淡化孩子的优越心理

有些孩子的家庭条件比较好,要什么有什么,平常养尊处优,高高在上,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其实,让孩子具有优越感不是一件好事,它容易使孩子养成爱炫耀的习惯,也容易使孩子脱离群体,还会使孩子缺乏奋斗的精神。就像现在一些富二代、官二代,他们之所以不成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对他们进行吃苦教育。中国人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喜欢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提供优越的条件,素不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优越的条件只会毁了孩子。

淡化孩子的独特心理

诚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家长不要过于宣扬孩子的长处。一则,放大孩子的长处,容易让孩子走向单一化,从而弱化其它方面的能力,而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让孩子在发展自己的长处时,也不要忽略了其它方面。二则,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长处,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使之“高处不胜寒”。

淡化孩子的受宠心理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爱包围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俨然就是一个小皇帝。爱孩子这没错,但家长一定要注意分寸和尺度,适度的爱有利于孩子成长,但过度的爱则会让孩子养成自私、懒惰、任性等不良习惯。父母可以包容骄横的孩子,但他人却不会,溺爱的结果,只会使孩子的生存能力下降,让孩子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因此,家长不要过度照顾孩子,学会把多余的爱藏起来。

猜你喜欢
夸赞相貌淡化
春天
“夸夸群”风靡高校引热议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柯云路
生命里有门功课,名叫“接受”
相面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美的相貌从何而来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新基金
稳定 衔接 淡化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