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9-10 15:34陈寿高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0期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高中化学应用

陈寿高

【内容摘要】行为导向教学法,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能够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不仅能够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够全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 高中化学 应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构建。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这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也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依托的自然学科,许多化学实验不仅非常富有趣味性,实验中也能够很好的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因此,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不仅能够很好的展开课堂教学,还能够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发挥与显现。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们接触到的酒精都是以液体状态呈现,当我提出“固体酒精”这个概念时,学生们都非常好奇。于是,我会和学生们一起对于这个议题展开探究。在结束了相关背景知识的讲述后,我给学生们介绍“固体酒精”之所以能够存在所依托的化学原理: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充填其中。当点燃这部分胶冻时,它会立刻燃烧起来。学生们听了我的讲述后,心中的疑团也逐渐得以化解。为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我会让学生们独立展开实验过程,实验前我会强调实验的基本步骤与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加入适量醋酸钙,制备醋酸钙饱和溶液。

2.在大烧杯中加入80mL酒精,再慢慢加入15mL饱和醋酸钙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中的物质开始出现浑浊,继而变稠并不再流动,最后成为凝胶状。

3.取出胶冻,捏成球状,放在蒸发皿中点燃。胶冻立即着火,并发出蓝色火焰。

不少学习小组最后都将实验做成功了,当学生看到蒸发皿中的“固体酒精”燃烧时都非常惊喜。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充分得以发挥,在实验中学生们也体会到了化学实验的趣味以及实验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这些都会深化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喜爱。

二、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行为导向教学法中,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这种教学理念也是非常科学与合理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学生的教学地位会被忽略。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们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非常低,课堂教学效率也十分低效。教师应当正确确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做好课堂教学的协调者与组织者,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这样才能够让课堂教学更为高效的展开,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更多有益的收获。

在和学生们讲到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时,我给学生们演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实验:在一支较大的试管中加入几毫升无水乙醇(或者是90%的乙醇),再慢慢滴入等量的浓硫酸,在试管背面衬一张深蓝色的纸。摇振试管后,关闭电灯,用小匙挑一些高锰酸钾晶体,慢慢撒在液面上,晶粒在溶液中逐渐下落。学生们纷纷看到试管里星光点点,还有轻微的炸裂声,学生们都觉得非常惊奇。这时我会引导大家思考,高锰酸钾、酒精的混合液里,为什么会发光呢?

学生们都被这个奇异而又十分美丽的实验现象所吸引,开始对实验原理展开思考。我让学生们尝试对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展开探究,从这个层面思考会更容易发现其中的小秘密。在我的不断引导下,有学生意识到:因为高锰酸钾和浓硫酸接触,便产生氧气,它的氧化力很强,能使混合液中的酒精燃烧而发出闪闪的火花。在黑暗的地方看,火花便格外明亮……学生们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这个奇异的小实验不仅带给学生们视觉享受,也很好的丰富了学生的化学知识。

三、增强学生间交流合作

行为导向教学法中非常注重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这不仅是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于知识有更好的吸收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激发学生们头脑中知识的火花发生碰撞,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

化学指示剂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到的化学试剂,随着学生们接触到的知识点的不断增多,学到的化学实验越来越丰富,学生们用到的化学指示剂也变的越来越多样。化学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并不复杂,我会有意识的对指示剂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引发学生们思考,让大家想想是不是可以自制指示剂。大家对于我提出的这个问题都非常感兴趣,但是自制指示剂可以如何展开,学生们还找不到头绪。于是,我进一步给予大家相关提示,让大家从植物中找灵感,随后,我会让学生们对于可以有的方法展开小组交流探讨。不少小组通过合作交流都整理出了非常可行的制备思路,这也充分体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成效:

1.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5mL酒精溶液,搅拌。再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分别是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将它们分装在3支试管中。

2.在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然后各滴入3滴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观察现象。

3.用植物叶子色素的酒精溶液、萝卜色素的酒精溶液等代替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做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结语

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能够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不仅能够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够全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课堂教学是一种良好推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

猜你喜欢
行为导向教学法高中化学应用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践行为导向教学法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