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孝文化三讲之:二育人的起点

2014-09-10 07:22蒋经仟
凤凰生活 2014年9期
关键词:孝顺父母全人类天地

蒋经仟

在各种道德中,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从秦汉后二千多年里,史学家、文学家、诗人等先哲圣贤,那一位不赘述这个孝字。正如曾国蕃所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蒋经纤先生认为大自然给予人类生命,养育着人类,我们应该象尊重父母一样敬天敬地,感恩自然,这就是大孝。

《尔雅·释训》 “善事父母为孝”

善者,就是“好好地”,“善事父母为孝。”好好地侍候父母就是孝,孔子说:“有事弟子服其劳”,“事父母能竭其力”。 子女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都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的需求。这就是孝的基本内涵。

孔子说:“孝者,百行之本,人伦之至极也,凡在性灵,孰不由此?”就是说:孝是各种行业的根本,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和最后归宿,凡是美好的人性品德,没有不是从孝产生的。

1、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孝顺父母是做人起码的道德标准。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数十年如一日,育我、教我、费尽了心血,所以父母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天大的恩惠。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去讲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有“五常”的说法:即“仁、义、礼、智、信”。“仁”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治国》。所谓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友好亲爱,亲爱自己的父母,最为重要。

2、孝是为人子女的终生义务。“孝”字甲骨文,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孝”字的甲骨文,上方是一位腰弓背驼的老人,下面是一位年轻人搀扶着。这是一幅生动形象的年轻人关怀老人的图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父母年高体弱,行动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了,做子女的就应该要细心体贴关怀,耐心护养照料,搀扶着老人,让他们平平安安,舒舒适适地走完人生旅途。这就是生要奉养尊敬。

3、孝顺父母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了,社会和谐就有希望了。

《论语》“有事弟子服其劳”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年轻人在家应该孝顺父母,外出应该尊敬长辈,办事当谨慎,讲话要守信,博爱大众,并亲近有仁德的人。这里“泛爱众”,就是把孝的对象由父母长辈扩展到家庭以外,延伸到社会上广大的群体。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尊敬自家的老人,也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也应该爱护别的儿女。在这里,孟子也把爱和孝的内涵延伸到社会,扩展到全人类。这就是博爱的思想,也就是孔子说的“泛爱众”。儒家的孝道观,不仅是孝顺自己的父母,还把这种爱和尊敬延伸到全人类,“泛爱众”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很重要的道德水准标志。

孔子从人生三个阶段解释“孝”:“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说,所谓孝,开始是侍奉父母,然后便是为国为民效力,最终是建功立业,成就事业。就明确地把为国为民,建功立业,解释为孝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国家就是国和家组成,没有国,便无家,没有家,上不能敬父母,下无能爱妻儿子女,人人无孝可言。想当年日本侵略我国,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所以为保家卫国,建设自己强大的祖国,是创建父慈子孝的美好家园的根本保证,是孝顺父母的先决条件。所以为祖国为人民,忠诚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大孝。

“天地君亲师” 注重环保为大孝

按现代宇宙进化论观点,先有天地宇宙,然后慢慢地衍生出人类和其它物种。我国很多史书上都说“天地和始生万物”,这就是说,天和地相结合,才产生了人类万物。人类生存离不开大地,离不开天上的太阳和雨露;人的吃穿住行都是天地供给的,人类进步和繁衍,离不开天地的给予和爱戴,所以我们要象尊重父母一样,尊重天地,尊重自然。

人类活在天地之间,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天地大自然,与其共生共荣,和谐相处。天地大自然给予人类生命,养育着我们,我们应该像尊重孝顺父母一样,尊重天地,感恩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全人类要观注的大事。所以,注重环保,合理开发为大孝。

猜你喜欢
孝顺父母全人类天地
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
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关于献血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孝顺父母的正确打开方式
拾天地之荒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