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上的风筝

2014-09-11 23:55复达
散文百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线绳竹篾沙滩

复达

沙滩上放飞风筝,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这座名为“鹿栏晴沙”的沙滩,静静地横卧在岛的东部。浑黄的海水如湖面似的,荡漾着微波。一阵又一阵的浪涛舒卷着黄白的浪花,徐徐地涌向沙滩。三千多米长的沙滩宛若一方厚实的绒毯,洋洋洒洒地铺陈在海塘内侧,时而接受海浪的洗礼,时而又裸露宽平的身子。黄绿色的沙粒,有种柔实的感觉,组合在一起,便成一弯整体阔大的模样,厚重、硬实。踩上去,只显露浅浅的脚印,鞋底拖沓出几片薄薄的泥沙。小汽车在这边的沙滩上行驶,也只留下一道清晰的胎痕。因为它的宽阔平坦,号称“华东第一滩”;因为它的硬实,人们又称之为“铁板沙”。

空旷的沙滩,造就了海风顺畅地吹拂。秋日的海风,更给人和熙、畅快的感觉。

一切,都昭示着放飞风筝的自然条件是那么水到渠成。

然而,这个被岛上的人更多地叫作“后沙洋”的沙滩,想来一直处于岛的背后状态吧,冷僻,不便。海水混沌,缺乏金色的沙子。沙滩又坡度浅缓,不太适宜游泳。大多的人踩踩沙滩,望着空远的海面,感喟一句:这沙滩好大。如此而已。长期以来,沙滩仿佛被人们遗落似的,涂抹着冷清的意味。

直到前些年,沙滩恍如揭开了清凉的面纱。人们仿佛突然醒悟似的,原来沙滩还可被好好利用。于是,在沙滩侧边的小山头上建起了一座海坛,山顶耸立的定海神针闪亮金色的光芒,山体两旁的雀楼张扬着古色的朱红,祭海谢洋大典在沙滩上一幕幕演绎。于是,沙滩运动会、海洋运动会、听海季等,一个个登场,昔日被冷落的沙滩不时欢闹起来。于是,沙滩风筝也高扬起头颅,姗姗来迟地拉开了帷幕,而且一上场即是全国性的锦标赛,将“北有潍坊、南有岱山”的口号亮了出来,似乎要追赶潍坊的风筝,抑或拉着潍坊的招牌让自己也名扬天下。

一张张、一串串的各式风筝,就在金秋十月,在空旷的沙滩上,迎风展姿,神采飞扬。沙滩上凭空摆出了一道景致,那样缤纷艳丽,那样跃动心灵。一阵阵啧啧的、哇哇的称赞、感叹之声不时伴随浪涛的哗哗声,穿梭在沙滩的上空。沙滩,沉浸在欢腾的气场之中。

气场。不错,沙滩的气场俨如波涛那样,正在一阵阵地涌动、汇聚。这么阔大密实的沙滩,终究不能长时被冷落。一旦挖掘出了它的利用价值,它的品质特性就让人联想纷呈,容易被人掌控,就像那放飞的风筝。

小时候,也曾放过风筝。那时,我们将风筝称做“鹞”。“放鹞去”,我们就拿出鹞,到晒谷场,到水库大坝上,将麻线或者塑料线松开一部分,然后把鹞往高空一抛,快步奔走。鹞有时迎风飞翔,越飞越高,让我禁不住叫喊起来:“哇,你们看,我的飞得最高啦!”引得小伙伴们啧啧称赞。有时则没跑上几步,回头一望,鹞已跌落地上, 再放飞,依旧还是飞翔不起来,心里便怨风不猛,气馁地爽性不放了。那时的鹞很简单,四根筷子细的竹篾围成个长方形,中间再绑扎“米”字型的竹篾,然后在两个顶端和中心系上绳索、糊上报纸,一顶鹞就制作而成。一次,我的鹞挂在了人家屋檐旁的大树上,支离破碎。鹞的几根骨架就裸露出来,单薄、轻巧,我想我也会制作。可是,一旦真想动手,却又为难。竹篾难觅,削竹篾的刀子没有,即便都具备,削竹篾也力不从心,说不定会削破手指。后来,我是看着隔壁做木匠的堂叔代我制作了鹞,想着我笨拙的手看来是难做出鹞的。

我的最后一只鹞是挂在了电线杆上。不知怎么回事,当我奔跑着时,线绳拉不动了。回头一望,原来系鹞的麻线勾在了电线上。线绳怎会勾在电线上呢?难道在我将鹞往天空抛飞时,鹞绕着电线打了个旋子?我至今还想不出所以然来。那勾在电线上的线绳还有几米系拉着鹞,鹞时而随风飘飞,也昂扬着头,却呆愣样的,固定在悬空的电线上;更多的时候,则耷拉下头,塑造出一种垂头丧气的模样。

以后,我就再未放过鹞。

沙滩的上空成了风筝的世界。那一张张、一串串的风筝,奇艳多姿,风采各异,飘扬出一番舞美般的景致。

那龙串类的风筝高高飞扬,章鱼状的、热带鱼类似的、蝴蝶等飞禽状的,如直线抑或弧形似的,迎风飘飞。远看,以为一只只的章鱼等各自独立;近看,才知都在一条线绳上,是线绳牵扯着那些串在一起的风筝。最惹人眼球的,自是长达百十米的“二龙戏珠”。两条巨龙在空中高扬尾巴,威风凛凛。两只龙头相邻相亲,一张一合的嘴巴正对准中间的珠子,大核桃般的眼球还一眨一眨似的,好让人有种栩栩如生的感觉。

软体类的风筝看上去最为醒目,形体庞大,色彩艳丽。那直径几米的圆筒状风筝,如一只多彩的滚桶,独占鳌头般地张扬出一种独特的风姿。那样的风筝,放在地上时,纯粹像是一摊绸布,柔若无骨;放飞空中,都一下子膨胀开来,展示出各种造型。问放飞的人员,才知绸布上镂有密密的洞孔,一旦迎风放飞,风力便穿过洞孔将布绸饱满起来,渐渐飞向空中。风,在支撑着软靡靡的风筝。

更多的是一只只硬板的、软板的风筝,在蓝天白云间翱翔。禽类,脸谱,蝙蝠,鱼状,甚而螃蟹、空中骑车等,造型各异,色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这一只只的风筝,如一只只的飞雁,一一精神抖擞,欢欣似地凌空展现自己的飞姿。看,那一只鲳鱼状的风筝,越飞越高,像一张巴掌般高悬在其他风筝之上,孤伶,却又给人飒飒英姿之感。踏着黏乎乎的沙滩,走近那风筝的线端处,竟有三位男人在相互操纵着。一位捧着小巧的线盘,紧紧地扣在胸前;一位正在缓缓放线,双眸一会看看线盘,一会又盯盯风筝;另一位一手提着只线盘,一手在正放线的线盘上找寻线头,想再将线绳连结起来。我由衷地说,你们的风筝已是最高,还想飞得再高呀?不想他们是本地人,一口方言回答,飞得越高越好。看来,只要那只风筝能飞多高,他们就任它飞翔。临近中午时,我又去看那风筝。三位放飞的人已回家吃饭,牵着风筝的线端被压在沙袋上,那风筝依然孤悬在蓝天之中。

运动风筝是今年新加入的比赛项目,让我大开眼界。七八人甚至十几人一字排开,每人手把一顶双线的风筝,步调一致,又训练有素地操作。一张张蝴蝶的、多边状的风筝就列队似地在空中闪转腾挪,忽儿滑翔,忽儿翻滚,忽儿又俯冲,不同的造型勾勒出一幅幅奇葩的图案,犹如表演空中芭蕾似的,精彩魅惑。随着风筝的翻飞,一阵阵强劲的声响在耳边呼啸起来,跌宕起伏。那是风震动风筝布料所发出的声音,恰如风筝上安装了微型的马达一般。

数千名观众挤满了半个沙滩。他们的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有的静静观看,欣赏着一只只的风筝;有的走东跑西,哪里有奇艳的风筝就往哪里跑;也有的漫步沙滩上,边亲近清凉的海水,又不时仰视空中观望。一个个的小孩在大人的带领下兴趣盎然地放飞风筝,将线圈紧紧握住,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放鹞的情景,很亲切。观众放飞区的空中,一只只小巧的纸鸢高高低低地曼舞,或者定格在空中。

沙滩上,就呈现几片天空各飞翔着风格迥异的风筝的境状。那是一种显摆、一种竞赛,也是一种传统的弘扬、一种文化的放飞。我被深深地感染。

风筝为何能高高地飞翔?小时候想到过的问题又冒了上来。曾问过父亲,父亲说,那是因为风筝有顶风的本领。那时未作多想,只要风筝能在空中放飞就行。今天,沙滩上的风筝又引发了我的沉思。原来,风筝的放飞有许多可以联想的内涵。

顶风是一种逆境状态,只要顶住了,才能高高飞扬。若随风而逐,则永远放飞不起来,终将一次次地被淘汰。风筝的娇姿柔美,就体现在蓝天之中。放在地上的风筝,再多彩奇艳,也精彩不了。

小时候,放风筝是一种乐趣。风筝飞得高,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那种高兴的样子久久写满脸上。长大了,却是放飞一种情性。像沙滩上比赛的人,则更多的是放飞一种技艺、一种水平,寄托着自己的一番心志。

将线绳不停地放着,或者盯着风筝高高飞扬、曼舞,是不是有一种支配着风筝的感觉?线圈收、放,风筝也随之高、低。这时候,该是得意洋洋,心满意足,甚而会飘飘然起来。

掌控了风筝,就如掌控了一种情态。设若风筝是人,便如掌控了人的放飞。要是从来没有过支配人、掌控人的经历,放飞风筝绝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可深切体会其中的兴奋与快乐。然而,风筝毕竟是风筝,不是人。即使被你掌控,风筝有时会因风的原因而跌落,或者一不小心挂在了树枝、电线杆上。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特意将已露破损的风筝放掉线绳,风筝在无线绳掌控的情状下任意飞翔,最后嗖的一声跌落水库中,纸破,篾沉,可谓粉身碎骨。联想到人,人也是需要被把控的。天空那么广袤,大可任风筝翱翔,就如社会,大可以给你自由。然而,一旦断了掌控的线绳,那必魂断天崖。

看这沙滩,宽阔空旷,各式各样的风筝都在尽兴飘飞,多姿嫣然,却终究都连系一根根的线绳,犹如游子,他的根在家乡、在慈母的心里。

当一场场的比赛结束后,沙滩又空阔冷清起来,惟有平缓的波浪一阵阵地此起彼伏,回响着绵绵的涛声。望着那长长延伸的沙滩,忽地感到她像在守望似的。守望,需要自信,需要坚持。千万年不灭的沙滩,我想定然具备这种品性。她就默默地守望,期望更多、更大、更精妙的风筝在她平实的胸怀上天天放飞,就如沙滩边写的“相约鹿栏晴沙,放飞你我梦想”。

那是沙滩的梦想,也是每个放飞者的梦想。

猜你喜欢
线绳竹篾沙滩
缠绕的线绳
NaOH碱处理浓度对毛竹篾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沙滩浴的正确打开方式
老手艺人能用竹篾编二维码
竹篾簸箕上的花菇
遛“懒懒”
沙滩
沙滩
沙滩女郎
芳纶线绳三元乙丙橡胶多楔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