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麻芥透皮贴的提取工艺

2014-09-12 08:2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伪麻黄碱麻黄碱浸膏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0

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麻芥透皮贴的提取工艺

王艳平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0

目的优选复方麻芥透皮贴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浸出量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用Lq(34)正交表安排实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溶媒加量分别为8、6、6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1.5、1.5h。结论优化得到的工艺简单易行、稳定性好。

复方麻芥透皮贴;提取工艺;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正交实验

复方麻芥透皮贴由麻黄、白芥子、延胡索等组成,具有温肺祛痰、平喘止咳之功效,临床用于冷哮缓解期有显著疗效[1]。为优选其提取工艺条件,以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浸出量、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法优选复方麻芥透皮贴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确定该制剂的提取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DioNEXP68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600输液泵、M32工作站);AT-330紫外检测器;DK-S2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766-3型远红外辐射干燥箱(上海阳光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1.2 材料 盐酸麻黄碱(批号:171241-20030)、盐酸伪麻黄碱(批号:171237-200807)均由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其余药材均由湖南天泰和康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要求。供试品溶液制备均使用分析纯试剂;高效液相色谱使用色谱纯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试验设计 预试验表明提取次数以3次为佳,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条件做进一步优化。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浸出量为评价指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因素水平与正交试验设计见表1、表2。

2.2 提取实验 依处方比例称取麻黄、白芥子、延胡索等药材,共9份,按正交试验设计表的安排(见表2),分别加乙醇回流提取三次,过滤,收集滤液,各份分别用相对应浓度的乙醇定容至500ml,备用。

2.3 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2]

2.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CenturySIL C18 -BDS;流动相:乙腈-0.1%磷酸(4∶9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室温。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10.4mg、盐酸伪麻黄碱10.2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4ml,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盐酸麻黄碱41.6μg)。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与测定[3]精密量取提取液20ml,50-60℃水浴挥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定容至25ml,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2g,内径1cm)上,用50%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约9ml,置10ml容量瓶中,加磷酸1滴,用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μm微孔薄膜滤过,取续滤液备用。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并根据药材投料量计算盐酸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浸出量,结果见表2。

2.4 浸膏得率测定 精密量取上述提取液25ml,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h,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迅速精密称重,计算浸膏得率,结果见表2。

表2 正交试验设计表及结果

注:*综合评分:盐酸麻黄碱浸出量/最大盐酸麻黄碱浸出量×0.4×100+盐酸伪麻黄碱浸出量/最大盐酸伪麻黄碱浸出量×0.4×100+浸膏得率/最大浸膏得率×0.2 ×100。

2.5 数据分析 从表2可知,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1B3C3,以综合评分为标准,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C、B。表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A、C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因素B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P>0.05)。考虑到乙醇用量对实验结果无显著性影响,但加醇量为6、4、4倍时又不能将药材完全掩盖,综合经济效益考虑,因此选择A1B2C3 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2.6 验证实验 由于所选方案A1B2C3是正交表中没有的方案,故尚需做实验予以验证,以保证提取工艺的重现性和可行性。按处方比例取麻黄、白芥子等药材,3份,按方案A1B2C3要求的工艺条件及上述的实验方法制备三批样品,并测定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浸出量及浸膏得率,结果见表4,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表3 方差分析表

F0.05(2,2)=19.00,F>0.01(2,2)=99.00

表4 正交验证

3 讨论

复方麻芥透皮贴为我院传统制剂,原为敷贴散剂,其制备工艺是将药材粉碎直接配制,我们将麻黄等药材的有效部位进行提取,结合新型透皮贴膏技术和新型基质材料研制成贴剂。采用2010部中国药典中色谱条件[4]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及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分离效果不佳,经多次预实验,最终选择文献[2]中的色谱条件,调整流动相比例为乙腈-0.1%磷酸(4:96)时分离效果最好。

本试验通过正交实验法优选了复方麻芥透皮贴的最佳提取工艺件,即麻黄等药材用70%乙醇提取3次,乙醇用量分别为8、6、6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1.5、1.5h。在最佳实验的基础上,按最佳工艺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提取工艺稳定性好,科学可行,为以后该制剂的制备工艺提供依据。

[1]彭农建,谭灿灿.麻芥透皮贴剂三伏治疗支气管哮喘202例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36):7722.

[2]丘明明.HPLC测定骨通贴膏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J].中国药师,2010,13(5):695-696.

[3]乔明,韩建伟,李华.咳喘贴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8):8-9.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00-301.

OpyimizationofExtractionProcessofFufangMajiePlasterswithOrthogonalDesignMethod

WANG Yan-ping

Xiangtan Central Hospital,Xiangtan 411100,China

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Fufang Majie Plasters.MethodsUsing the orthogonal test,the leaching amount and extract Ephedrine Hydroehloride and Pseudoephedrine Hydroehloride rate as the study index,L9(34)orthogonal experiment,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Results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using 70% ethanol reflux extraction 3 times,solvent amount is respectively 8,6,6 times,extracting time were 2,1.5,1.5h.ConclusionThe optimum extracting process is simple,stable and eficient.

Fufang Majie Plasters;Extraction process;Ephedrine Hhydroehloride;Pseudoephedrine Hydrochloride;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王艳平(1983-),女,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中药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的研究。E-mail:wangyanping2001@163.com

R284.2

A

1007-8517(2014)20-0022-02

2014.07.11)

猜你喜欢
伪麻黄碱麻黄碱浸膏
麻黄碱对PC12 细胞内BDNF、PSD95 和synapsin1 表达水平的影响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麻黄—杏仁药对配比与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高血压患者慎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暖宫孕子丸浸膏中黄芩苷含量
羟苄羟麻黄碱用于先兆早产50例疗效及用药护理
温度对3种中药浸膏片包衣工艺参数的影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