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6例临床观察

2014-09-12 08:2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胃轻瘫泻心汤排空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中医内科,江西 萍乡 337000

半夏泻心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6例临床观察

颜树峰赖清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中医内科,江西 萍乡 337000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纳入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潘立酮片、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针灸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时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半夏泻心汤;针灸;糖尿病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胃部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导致胃排空延迟而发生胃动力紊乱,不伴有机械性梗阻[1]。这种病变主要是迷走神经的传导障碍,无胃部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恶心、饱胀、嗳气、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于餐后加重[2]。近年来中医的快速发展为DGP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我院对3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针灸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共76例,且全部符合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分布为16~50岁,平均(24.7±4.4)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分布为18~48岁,平均(25.3±3.7)岁。其中,对这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其他一般基础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标准[3]: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临床表现为食后饱胀、恶心、厌食,上腹部不适;胃部饱胀,振水声阳性;X线钡餐检查示胃蠕动收缩力减弱,排空延迟;无溃疡及幽门梗阻。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的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方法,使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10g,黄连6g,黄芩9g,太子参15g,干姜8g,白术10g,木香10g,苏梗10g,鸡内金15g,莱菔子10g,大枣5枚,甘草6g);用电脑煎药机煎取药汁300ml,分两次于饭前30min热饮。同时联合针灸进行治疗,针灸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胃俞、脾俞、膈俞、三阴交等,手法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15min/次,1次/日,10d一疗程,休针2~3d后继续下一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0mg,一日3次,甲钴胺片剂[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0.5mg,一日3次。总疗程定为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之后常规随访6个月。

1.4 疗效评定[4]显效:临床症状消失,钡餐检查胃排空时间<4h,且半年内未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钡餐显示胃排空时间为4~6h,半年内无复发。无效:临床症状并无明显变化,胃排空时间>6h。其中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述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胃排空时间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胃排空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均没有不良反应的发生,表明两组治疗安全性高。

3 讨论

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总的来说是由于血糖长期居高未得以控制所致的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所致,导致支配胃的自主神经的功能出现障碍,使胃肠道的激素分泌异常,进一步使得其胃肠蠕动功能减退,胃内容物潴留,患者常以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嗳气作为主诉来就诊,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从中医的辨证方面来讲,糖尿病胃轻瘫隶属“呕吐”、“痞满”之范畴,其发病部位隶属于中焦脾胃,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素体脾虚,而胃士又相对燥热,因此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升降失常,致使体内寒热互结、虚实夹杂,产生气滞、食滞、湿阻等症状[5]。因而采取健脾和胃、行气消痞,燥湿除满为该病的基本治法,使得脾胃的水谷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正常。选用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加减,其主要作用机制以寒热并施,辛开苦降,调和脾胃,因而针对于痞证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此方经药理研究表明,其可以保护胃黏膜,并对胃肠道蠕动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6]。

本研究配合传统针灸疗法,在基础穴位中脘和胃俞上,再加足三里即可奏通降胃气之功;内关、公孙可健脾和胃,疏通气机,升清降浊;配上三阴交,能健脾和胃;脾俞和膈俞相合,能调补脾气;通过针灸能调理脾胃的健运功能,它与半夏泻心汤合用可以显著提高其疗效,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将此方应用于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既与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相契合,又经过现代医学的药理学研究检验证实,具有科学依据。在本文的36例观察组患者中,经治疗后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联合针灸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时疗效明显优于多潘立酮联合甲钴胺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衡先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9-360.

[2]张喆,王微,刘瑜,等. 枳术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7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7):667-668

[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26-28.

[4]王君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9):141-142.

[5]徐春华,马建伟.糖尿病胃轻瘫中西医研究诊治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121-123.

[6] 刘自平.半夏泻心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60例[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36.

R587.2

A

1007-8517(2014)20-0052-02

2014.08.08)

猜你喜欢
胃轻瘫泻心汤排空
抽水蓄能电站小负荷发电排空上水库可行性试验研究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胃三维容积超声造影与上消化道碘水造影评价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疗效的价值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邱保国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胃促生长素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