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40例临床观察

2014-09-12 08:2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结扎术疝气疝囊

江西省芦溪县新泉乡大安中心卫生院,江西 芦溪 337000

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40例临床观察

蔡圣连

江西省芦溪县新泉乡大安中心卫生院,江西 芦溪 337000

目的分析小儿疝气采用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小儿疝气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及经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疤痕发生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疝气;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疝气患儿,男68例,女12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4.2±0.6)岁,病程0.3~3年,平均病程(1.2±0.3)年;临床症状:大便干结、下腹部坠胀、腹痛等。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选取标准[1]患儿均符合小儿疝气诊断标准;身体状况良好,符合手术指征,可耐受手术;排除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患儿;患儿参加本次研究之前,家属及法定监护人均签署了本次研究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取经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治疗。根据患儿实际情况,<6岁患儿行静脉全麻,≥6岁患儿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患儿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患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上1cm处做切口,至耻骨结节,约3~4cm,与腹股沟韧带相平行,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及腹外斜肌腱膜,分离腱膜,内至腹内斜肌,联合肌腱,外达腹股沟韧带,暴露腹股沟韧带折返部位,顺着肌纤维方向将提睾肌切开,暴露并打开疝囊,将疝内容物还纳入腹,剥离疝囊到疝囊颈,于颈部缝扎,距离结扎线1cm部位将多余疝囊剪除,无出血后,逐层缝合切口。

治疗组取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治疗。根据患儿实际情况,<6岁患儿行静脉全麻,≥6岁患儿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术者以食指探入患侧皮下环,于皮下环上1.5cm、外侧1.5cm处作横行切口,约1~2cm,以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铺巾,逐层分开皮肤、浅筋膜及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离肌肉,提起腹膜,打开腹腔,暴露疝囊口及内容物。若患儿肥胖无法显现疝囊口,使用小指伸入腹腔,探查腹股沟情况,明确疝口位置。还纳疝内容物,提起疝囊口后唇腹膜,于腹膜外侧分离后唇腹膜并剪断,结扎疝囊口,逐层关闭腹腔。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术后美观。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儿复发率及可见疤痕发生率对比 随访18个月,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2例,占5%;两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5,P>0.05)。观察组5例可见线性疤痕,占12.5%;对照组40例患者均可见疤痕,占100%。两组间数据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8.64,P<0.01)。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复发率及可见疤痕发生率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小儿常见疾病,男生发病率是女生的10倍,小儿腹股沟疝气会影响患儿的消化系统,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便秘等症状,并会出现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引起腹部剧痛、肠梗阻及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若未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行手术治疗,需关闭疝门,修补腹股沟管壁[2]。采取经腹股沟疝囊切除术,切口长,易破坏腹股沟管正常解剖关系,难以找出疝囊,且在剥离疝囊时会损伤精索等,并存在较为明显的术后疤痕,难以消除,影响了患儿的恢复质量。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手术切口小,可正常解剖腹股沟管关系,易寻找疝囊。且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属于微创技术,对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显著效果。术者在具备了熟练的手术操作方法,可在10min内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临床效果显著。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复发率无对比性(P>0.05),而疤痕发生率显著(P<0.01)。由此可见,微小切口腹腔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显著临床效果,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安全有效,切口小,较为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黄耀.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优点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02):107.

[2]郭俊吉.小斜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02):258-259.

R726.1

A

1007-8517(2014)20-0064-01

2014.07.03)

猜你喜欢
结扎术疝气疝囊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