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2014-09-12 01:19张华玲葛明贵闫龙
滁州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成就学业

张华玲,戴 丽,葛明贵,闫龙

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张华玲,戴 丽,葛明贵,闫龙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量表和绩效评价量表对81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状况存在显著性的年级和专业差异,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动力对大学生学业成就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学习方法对学业成就的预测能力最强。结论: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与其学业成就水平密切相关,而且对其学业成就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学业成就

学习适应对大学生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国内有关学习适应的发展研究中[1-7],大多数研究都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学习适应研究的论文比较少,在这仅有的少部分中大多是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进行理论探讨。从研究系列的完整性而言,研究大学生人群的学习适应状况和其学业领域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以及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和其学业成就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学习心理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为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学业成就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

一、对象、工具与方法

(一)对象

兼顾各种背景变量差异整群抽取十所高校在校生。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980份,回收率89.09%;剔除填答不完整、填答方式错误或填答明显呈规律形式等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813份,问卷有效率为82.96%。

(二)测量工具

1.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问卷。本问卷由研究者自行编制,问卷共31个题项,包括6个因素,分别是学习方法、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专业兴趣、学习动力和学习环境。经检验,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85-0.806之间。

2.绩效评价量表。该量表由我国学者王雁飞编制,包括四个分量表:工作奉献、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和总绩效。以上项目的评分采用六点评分法,即1分到6分表示从最低分到最高分,得分越高,绩效越好。王雁飞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工作奉献、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和总绩效四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0.88,0.81,0.75。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8-9]。

(三)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SPSS 19.0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特点

1.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年级差异

以大学生年级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各因素上,学习方法、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年级差异显著;事后多重比较表明(表2),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状况大一和大二、大三之间差异显著,大二和大四之间差异显著;在各因素上,大一与大二之间的学习方法、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等因素差异显著;大一与大三之间的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等因素差异显著;大二和大三之间学习方法差异显著;大二和大四之间学习方法、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差异显著;大三和大四之间学习态度差异显著。

表1 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年级差异(M±SD)

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事后平均数差异检验

2.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专业差异

以大学生专业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体育>文科>理科>医科>工科;在各因素上,学习方法、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专业兴趣和学习环境年级差异显著;事后多重比较表明(表4),大学生总体学习适应状况在文科和工科、工科和体育之间差异显著;在各因素上,文科和工科之间在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和学习环境上差异显著;文科和体育之间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差异显著;文科和理科之间在学习方法和专业兴趣上差异显著;文科和医科之间在学习环境上差异显著;工科和体育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专业兴趣和学习环境上差异显著;工科和理科之间在学习环境上差异显著;体育和理科之间在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上差异显著;体育和医科之间在学习态度上差异显著。

表3 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专业差异(M±SD)

表4 不同专业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事后平均数差异检验

(二)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分析

对全体大学生被试的学习适应状况与被试的学业成就作相关分析,以查明大学生学业成就是否与其学习适应状况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并进行了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与学业成就之间显著相关。

表5 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分析

(三)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与学业成就的回归分析

以学业成就为因变量,学习适应状况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动力对大学生学业成就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学习方法对学业成就的预测能力最强,其单独解释率达到25.8%,其次分别是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三者的联合解释率达到32.4%。(见表6)

表6 学习适应状况对学业成就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三、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特点分析

1.年级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上,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呈现出随年级升高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大二和大三的学习适应状况最低,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10-13]。这可能是出于以下原因,由于在测量时间的安排上,在对大一进行测量时,他们才进校一个多月时间,学校更多的是进行入学的常规教育,大一新生更多的是带着刚入学时的新奇感,学生还没有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没有充分的体会和感受到大学的学习和高中的学习的本质不同。所以这时他们还没表现出充分的学习不适应。如果到一年级中期或后期进行测试,这时可能一年级的学习适应状况的分数不会这么高。但到大二、大三时由于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更重要的是感到前途的渺茫或者感到毕业还遥遥无期,有的受到大学里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如沉迷于网络,疲于奔命于各种社交活动等,学习热情降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强等造成了大二和大三时期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相对较低。而到大四时,由于学生的独立能力逐渐增强,更善于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了,加上就业的压力,大学生突然慢慢地醒悟过来,该自己承担责任的时候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考研,而不管是考研还是求职,这时他们都要加紧专业知识的弥补,端正学习态度,挑灯夜读,经过前面几年的磨练,学习方法也更趋于科学有效。所以学习适应状况较之以前开始提高。从本研究中可以发现,大二和大三是总体学习适应状况相对较低的时期,因此提醒教育和心理工作者要注意大二和大三的学习适应教育和辅导,在各个年级要有针对性加强相应的学习适应问题的辅导。

2.专业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理工类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总体状况不如其他专业包括文科和体育类专业,其中调查的医科类大学生大多数也偏理科,这与冯廷勇、王华容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4]。这可能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性质和所处的环境有关,大部分理工类学生在理工类大学。而理工类大学的人文关怀气息比较弱,在对学生的人文管理和适应心理指导方面不及文科类学校。同时这些专业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是数字或定理等程序化的知识,不像文科专业的学生,对一些人文素养知识了解得比较多,因此,他们在获得相关的学习心理适应指导方面的机会就比较多。理工类学生在重视专业素养提高的同时,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提高,继而出现了一系列学习适应心理问题。这一结果提醒我们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适应心理辅导,特别要重视理工类大学生学习适应心理辅导。

(二)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这与王佩丹,隋光远,袁桂平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5,16,17]皮尔逊相关系数在0.074-0.519之间,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动力对大学生学业成就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学习方法对学业成就的预测能力最强,其次分别是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越好,学业成就水平越高,反之,大学生学业成就水平越高其学习适应状况亦会越好。这种现象可能由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掌握了与中学阶段不同的学习方法,大学生要学会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学习手段来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大学里,学习内容所包括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单凭坐在教室里苦读书是难以适应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如互联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充分利用现代多种高科技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教学)来掌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态度端正,对专业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具体,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对待公共课,能认识到其实用的价值,努力把对公共课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对选修课的学习,能克服仅仅停留在浅层的了解和获知的现象,学习动力强。所以大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与适度的学习动力,就会有良好的学业表现。

[1]杨雪梅,叶 峻.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J].四川心理科学,2001(3):36-37.

[2]王佩丹,郭楚如,林勇强.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228-231.

[3]田 澜,肖方明,陶文萍.关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4(1):41-44.

[4]聂衍刚,蔡笑岳,张 卫.初一学生人格特征、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134-138.

[5]王佩丹,郭楚如,林勇强.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228-231.

[6]隋光远,李 晶.初中优生和差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3):643-646.

[7]冯廷勇.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研究进展与教育对策[J].心理学探新,2010,36(2):135-139.

[8]王雁飞.企业员工成就目标取向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02.

[9]王雁飞,方俐洛,凌文辁.关于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综述[J].心理科学,2001,24(1):85-86.

[10]冯廷勇,徐小军.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结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11]冯廷勇,李 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22(1):4-48.

[12]解登峰,谢章明.大学生学习适应及其与人格变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11-1213.

[13]李婷娜.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与个体控制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350-353.

[14]王华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15]王佩丹.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228-231.

[16]隋光远,李 晶.初中优生和差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3):643-646.

[17]袁桂平.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141-144.

责任编辑:刘海涛

Research on Learning Adaptability Situation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Learning Achievement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Zhang Hualing,Dai li,Ge Minggui,Yan long

The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is to probe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 situ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earning achievement.The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adaptability scale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cale for 813students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ith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learning adaptabilit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des and majors,which showed the decline and rising trend with the higher grade.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learning adaptability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Learning method,learning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have good predictive effects on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Learning method o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had the strongest predictive power.The Conclusion is that learning adaptability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ir learning achievement are closely related,and some predictions could be made for their learning achievement.

university students;learning adaptability situation;learning achievement

B842

A

1673-1794(2014)01-0070-04

张华玲,合肥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合肥230601);戴丽,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安徽马鞍山243031);葛明贵,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安徽芜湖241000);闫龙,合肥师范学院(合肥230601)。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0)

2013-07-08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成就学业
艰苦的学业
了不起的成就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失恋“成就”的CEO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