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4-09-12 00:37黎丽嫦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服药依从性糖尿病

黎丽嫦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将62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32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的依从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2hP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在职糖尿病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糖尿病;服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a)-0119-03

Influence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LI Li-Cha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Ⅱ,Shilong Bo Ai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 5233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62 cases servi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30 cases)and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used in intervention group(32 cases).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glycemic control,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Results Compliance rate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87.50%,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66.67%),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FBG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2hPBG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Nursing satisfaction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a good effect on servi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can improv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Diabetes;Medication compliance

糖尿病是一类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将血糖长期控制在满意水平是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关键措施,糖尿病患者常常由于缺乏对糖尿病的正确认知或其他原因不能遵医嘱坚持服药而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1],因此采取积极正确的干预措施协助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十分重要。本研究对本社区32例糖尿病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与同期30例施行常规护理干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社区健康档案数据库内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9例,女性33例;年龄35~57岁,平均(52.4±3.2)岁;病程1~13年,平均(5.0±1.5)年;均符合1999年WHO制订的有关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使用药物控制血糖半年以上,排除严重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等患者。按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由本科2名护士施行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健康宣讲、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等干预措施,同时每3周为患者测量血糖1次,并采取定期电话或门诊随访以了解患者病情。

1.2.2 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由本科2名护师对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采取护理人员门诊或上门指导方式实施,向患者宣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严重危害性,提高认识,同时鼓励患者树立长期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不良情绪;②服药干预: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文化及病情特点可定期采取电话、短信、QQ、微信等联系方式提醒并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告知患者药物类别、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传达擅自换药、停药及不遵医嘱服药的严重后果,对其家属传达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鼓励家属参与监督患者正确服药;③生活习惯干预:结合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膳食方案及运动量,膳食方案应具体到一日三餐的食物类别及数量分配,教会患者或家属计算每天所进食物的含糖量,指导患者每日进行适量有氧运动,以户外步行活动为主,嘱患者不应空腹锻炼;④血糖监测: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便携式血糖仪、尿糖试纸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每周通过电话方式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做好记录,并将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前后的空腹血糖(FBG)与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进行比较。

1.3 调查方法

在施行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本科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量表进行调查,主要项目包括:经常性忘记服药、是否按医嘱正确服药、是否长期坚持服药、是否经常性擅自更换药物类别、是否改变药物剂量或配伍、是否擅自停药等。根据调查结果将每位患者服药依从性分类如下。①主动依从:患者能够主动遵医嘱或药物说明书服药;②被动依从:需要家属或护理人员时常提醒、督促才能够正确服药;③不依从:患者经常擅自停药、长期不遵医嘱服药,或病情严重时才服药。干预期间向患者发放我科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表”,主要从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技术水平、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评分: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0~59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干预组的依从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42,P<0.05)(表1)。

表1 两组服药依从性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2hP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mmol/L,x±s)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组护理满意情况:满意23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88%(31/32);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满意16例、较满意7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76.67%(23/30);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20,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易导致患者出现肾、眼、心脑血管等器官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3-4]。临床实践证实,坚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是延缓疾病进展及预防并发症的有效途径,因此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对于血糖控制十分重要[5-7]。本研究通过对3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在服药依从性方面对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再与同期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干预组服药依从性良好患者28例(87.50%),对照组仅20例(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施行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的2hPB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从心理干预、健康宣教、服药干预、生活习惯干预等方面来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来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患者认识到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同时采取服药干预措施将提高服药依从性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再对患者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进行干预,整个护理干预过程更是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护理服务理念[8-10],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时也拉近了护患距离,使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美华,沈月秀,沈林英.家庭自测血糖方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8):25-27.

[2]王一玲,屈春晓,金鑫.护理干预对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4(12):1878-1879.

[3]李兵晖,张超,朱文娣.“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48-50.

[4]陈青凤.优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14-15.

[5]岳贤贤,陈云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9-10.

[6]陈国美,陈美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509-3510.

[7]李延飞,陈伟菊,许万萍,等.并发症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0.

[8]杨小平,张艳茹,程玉霞,等.2型糖尿病患者6330例治疗依从性与代谢控制情况回顾性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3,12(8):598-601.

[9]段维,王洪源,罗樱樱,等.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评价方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1):21-24.

[10]嵇迎春,王海英.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88-89.

(收稿日期:2014-03-26本文编辑:李亚聪)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干预组的依从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42,P<0.05)(表1)。

表1 两组服药依从性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2hP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mmol/L,x±s)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组护理满意情况:满意23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88%(31/32);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满意16例、较满意7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76.67%(23/30);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20,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易导致患者出现肾、眼、心脑血管等器官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3-4]。临床实践证实,坚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是延缓疾病进展及预防并发症的有效途径,因此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对于血糖控制十分重要[5-7]。本研究通过对3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在服药依从性方面对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再与同期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干预组服药依从性良好患者28例(87.50%),对照组仅20例(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施行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的2hPB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从心理干预、健康宣教、服药干预、生活习惯干预等方面来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来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患者认识到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同时采取服药干预措施将提高服药依从性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再对患者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进行干预,整个护理干预过程更是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护理服务理念[8-10],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时也拉近了护患距离,使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美华,沈月秀,沈林英.家庭自测血糖方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8):25-27.

[2]王一玲,屈春晓,金鑫.护理干预对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4(12):1878-1879.

[3]李兵晖,张超,朱文娣.“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48-50.

[4]陈青凤.优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14-15.

[5]岳贤贤,陈云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9-10.

[6]陈国美,陈美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509-3510.

[7]李延飞,陈伟菊,许万萍,等.并发症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0.

[8]杨小平,张艳茹,程玉霞,等.2型糖尿病患者6330例治疗依从性与代谢控制情况回顾性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3,12(8):598-601.

[9]段维,王洪源,罗樱樱,等.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评价方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1):21-24.

[10]嵇迎春,王海英.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88-89.

(收稿日期:2014-03-26本文编辑:李亚聪)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干预组的依从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42,P<0.05)(表1)。

表1 两组服药依从性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2hP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mmol/L,x±s)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组护理满意情况:满意23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88%(31/32);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满意16例、较满意7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76.67%(23/30);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20,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易导致患者出现肾、眼、心脑血管等器官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3-4]。临床实践证实,坚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是延缓疾病进展及预防并发症的有效途径,因此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对于血糖控制十分重要[5-7]。本研究通过对3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在服药依从性方面对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再与同期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干预组服药依从性良好患者28例(87.50%),对照组仅20例(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施行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的2hPB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从心理干预、健康宣教、服药干预、生活习惯干预等方面来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来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患者认识到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同时采取服药干预措施将提高服药依从性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再对患者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进行干预,整个护理干预过程更是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护理服务理念[8-10],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时也拉近了护患距离,使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美华,沈月秀,沈林英.家庭自测血糖方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8):25-27.

[2]王一玲,屈春晓,金鑫.护理干预对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4(12):1878-1879.

[3]李兵晖,张超,朱文娣.“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48-50.

[4]陈青凤.优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14-15.

[5]岳贤贤,陈云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9-10.

[6]陈国美,陈美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509-3510.

[7]李延飞,陈伟菊,许万萍,等.并发症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0.

[8]杨小平,张艳茹,程玉霞,等.2型糖尿病患者6330例治疗依从性与代谢控制情况回顾性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3,12(8):598-601.

[9]段维,王洪源,罗樱樱,等.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评价方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1):21-24.

[10]嵇迎春,王海英.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88-89.

(收稿日期:2014-03-26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针对性护理干预服药依从性糖尿病
跟踪导练(一)(5)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病毒性脑膜炎伴症状性癫痫的护理
利培酮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护理研究
护理干预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Ending teen smoking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