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09-14 09:00董虹刘天春周莉朱丽莎艾彪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嗜血念珠菌耐药性

董虹,刘天春,周莉 朱丽莎,艾彪 (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 荆州 434000)

近年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即便如此,仍不可避免产生耐药菌株。为了解我院儿科常见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本研究对我院儿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4388份培养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 所有标本来自我院儿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患者,主要包括痰液及咽试子、血液、粪便和尿液。若同一患者连续两次分离出同一菌株则不重复计算。

1.1.2 培养基 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及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均购自广州市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培养瓶购自美国BD公司。

1.2 方法

1.2.1 病原菌分离 将标本分别接种到血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置35oC培养箱中培养24~48h,然后选择致病力强及形态典型的菌落进行鉴定。

1.2.2 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分离单个菌落用传统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质控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流感嗜血杆菌ATCC49247。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标本分布和阳性检出率

4388份标本中,痰和咽试子为2274份 (51.82%),血液1770份 (40.34%),粪便257份(5.86%),尿液87份 (1.98%)。细菌检出率最高的是痰和咽试子 (47.80%),其次是尿液 (31.03%)和粪便 (28.79%),最低的是血液 (10.06%)。见表1。

表1 儿科常见培养标本构成比和阳性检出率 %

表2 不同培养标本病原菌分布构成比

表3 450株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表4 3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2 不同培养标本阳性菌株分布

痰和咽试子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以副流感嗜血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为主,分别占41.40%和15.36%;血液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17.42%和15.73%;尿液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7.04%;粪便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33.78%。见表2。

2.3 主要病原菌耐药率

副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对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和阿莫西林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对头孢曲松、哌拉西林、氯霉素、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和亚胺硫霉素等敏感 (见表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和舒巴坦等完全耐受,对亚胺硫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和美罗培南也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对米诺环素敏感。见表4。

2.4 真菌耐药率

共检测到真菌257株,其中白色念珠菌192株,光滑念珠菌36株,季也蒙念珠菌29株。三种真菌均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和制霉菌素敏感,但都对氟胞嘧啶有较高的耐受性。见表5。

表5 257株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 讨论

近年来,关于病人培养标本细菌分布和耐药性报道较多,但由于地域和时间上的差异,各种报道的结果并不一致。因此,及时了解本地区病人培养标本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为重要。

本研究4388份儿科常见培养标本中,2274份 (51.82%)来自痰和咽试子,1770份 (40.34%)来自血液,257份 (5.86%)来自粪便,87份 (1.98%)来自尿液。痰和咽试子培养标本最多,可能与儿童免疫力低,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而痰或咽试子标本的采集简单方便没有创伤性有关。其次,血液的培养标本也较多,可能与儿童易发生不明原因的高热,且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需首先确定患儿的高热是否由血液感染引起有关。

送检标本中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痰和咽试子,其次是尿液和粪便,最低的是血液,其阳性检出率为10.06%,与其它地区的报道基本一致[1]。痰和咽试子的病原菌主要以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对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和阿莫西林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对头孢曲松、哌拉西林、氯霉素、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和亚胺硫霉素等敏感,与其它地区的报道相似[2-4]。血液中的病原菌主要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与其它医院的报道存在差异[5-7],可能儿童血液感染与成人血液感染的病原菌存在差异。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和舒巴坦等完全耐受,对亚胺硫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和美罗培南也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对米诺环素敏感。粪便的病原菌主要以真菌为主,痰和咽试子中也检测到较多的真菌,共检测到真菌257株,其中白色念珠菌192株,光滑念珠菌36株,季也蒙念珠菌29株。三种真菌均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和制霉菌素敏感,但都对氟胞嘧啶有较高的耐受性,这与其它地区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8-9],但与我们以往的报道一致[10]。

综上所述,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监测是提高感染性疾病患者治愈率,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环节。各级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室应及时掌握本院细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

[1]张淑霞 .临床常见标本细菌检出率及分布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06-2608.

[2]王冬国,李莹,赵琪,等 .儿科住院患者流感副流感嗜血杆菌的检测与药物敏感性试验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4):302-303.

[3]田爱丽,于爱民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0):71-73.

[4]隆丰厚,艾文卫,唐孝志,等 .成人呼吸道感染副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分型及耐药性 [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5):381-383.

[5]徐修礼,杨春龙,樊新,等 .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56-1459.

[6]孔俊峰,雷璐,王兵,等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472-4474.

[7]崔颖鹏,唐蕾,唐冰,等 .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92-294.

[8]刘小平,李建武,樊尚荣,等 .临床常见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6):671-674.

[9]周祝安,孔海深 .6428株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敏分析 [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6):104-105.

[10]杜昆,郑群,朱丽莎,等 .血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695-697.

猜你喜欢
嗜血念珠菌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PCR-RFLP在VVC相关念珠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