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2012年珠光街传染病发病情况统计与分析

2014-09-14 09:00李少容越秀区珠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广东广州51011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珠光甲流梅毒

李少容 (越秀区珠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广东 广州 51011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饮食规律等也在发生变化[1]。因此,针对社区传染病的研究,是目前预防医学的重要研究意义。现根据对珠光街2008年至2012年传染病发病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传染病种类和发病率、病死率,为社区传染病管理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珠光街2008年至2012年传染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08、2009、2010、2011以及2012年接受调查的人数分别为1143、1146、1151、1142人和1148人,每年调查人数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每年接受调查的男女比例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患者年龄均在14~78岁之间。

1.2 方法

统计传染病总发病概率和因病致死概率,然后抽取其中主要的传染病,分别对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进行分析,总结传染病发病及因病致死情况。调查统计的传染病类型包括[2]:艾滋病、HIV、肝炎 (甲肝、乙肝、丙肝、戊肝、未分型肝炎)、甲型HINI流感、麻疹、出血热、登革热、痢疾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 (涂 (+)、菌 (-)、未痰检、仅阳培)、伤寒、副伤寒、猩红热、布病、淋病、梅毒 (Ⅰ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胎传梅毒、隐性梅毒)、疟疾 (恶性疟)等。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组间通过χ2检验对比。以0.05为检验水准,可信区间范围为95%。P<0.05为样本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8年至2012年珠光街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从2008年至2012年发病概率看,自2009年开始发病概率呈现了逐渐减少的趋势,2009年至2012年的因病致死率与2008年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2010年至2012年的病死率与2009年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2011年至2012年的病死率与2010年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011与2012年病死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表中可看出,每年因病致死的比例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2008年至2012年珠光街传染病发病情况总分析

2.2 2008年至2012年主要传染病类型统计

2008年至2012年中,传染病发病类型以肺结核最多,其次为梅毒、肝炎、甲流,其中梅毒和甲流均未出现因传染病的发病导致患者死亡案例。结果见表2。

表2 2008年至2012年传染病类型

3 讨论

3.1 传染病发病率、病死率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珠光街2008年至2012年传染病进行调查,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2011年的时候感染病出现情况有所改善,但是相对而言病死率有所上升,而与前后感染病出现情况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这样的结果显示了珠光街对于感染病的控制在力度方面有待加强,对于社区内环境卫生较差的角落或店铺没有进行重点关注,在社区卫生宣导以及民众保健方面的管理仍然不够理想。而且,外来人口的频繁流动也是造成珠光街传染病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就使得传染病在控制的时候存在很多困难。除此之外,门诊医生责任心不足,也导致了出现传染病误诊漏诊等情况。

3.2 传染病发病类型分析

2008年至2012年珠光街社区传染病调查中,传染病发病类型以肺结核最多,其次为梅毒、肝炎、甲流等,而艾滋病、HIV、麻疹、出血热、登革热、痢疾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猩红热、布病、淋病、疟疾 (恶性疟)等发病率和病死率低或者无。从研究结果可知,肺结核以及梅毒在发病率方面不断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迹象,到2010年肺结核出现了84例而梅毒最高达43例,到2011年两者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到2011年之后甲流连续两年发病率为0,提示珠光街对于主要的传染病进行了严格控制,虽然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呈现逐年改善。

3.3 预防传染病发病措施的分析

珠光街传染病发病以肺结核、梅毒、肝炎、甲流等传染病为主,因此在今后的传染病预防工作中要注意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医疗卫生的管理工作,例如提高常规免疫的社区接种率、随时关注社区内的传染病例并及时治愈、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和入学的接种查验工作等等[3-4]。只有针对出现的传染病特性,强化免疫和应急免疫,才能抑制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除此之外,对于社区内各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促使传染病在社区内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平时多利用各种渠道,对社区内的民众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进行宣传[5],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传染病的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升高,人们对于健康体检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知道人们对于传染病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状况,对于其中主要疾病的传播途径、相关症状以及危害等均没有全面的认识。在珠光街定期举行健康教育宣传,通过这种有针对性、计划性以及组织性的活动,促使人们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加强对流动人口以及主要疾病的控制力度,全方面抑制传染病的发生概率。

[1]康瑞霞,石峻,刘霞 .阿拉善盟2009年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21(1):122-123.

[2]李四海 .岳池县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22(5):135-136.

[3]罗兰英.2006~2008年我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J].蛇志,2011,19(3):166-167.

[4]王丽荣,方新民.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传染病疫情分析 [J].吉林医学,2011,14(4):202-203.

[5]李四海 .四川岳池县2004~2008年主要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 [J].中国热带医学,2011,18(8):188-189.

猜你喜欢
珠光甲流梅毒
夜明珠
珠光集团:精品战略成就“御生活”
闪瞎人眼的,还有唇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1125例梅毒分析
骆驼怕甲流?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