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信息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4-09-14 06:30陈志刚
价值工程 2014年25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院校

陈志刚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1168)

0 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组织机构建设日渐完善,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仍然较低,各类应用系统的使用仅是完成了对传统手工操作的简单替代,扮演着事务处理系统的角色,难以为学校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从业务角度出发,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可以分为信息化决策、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应用三个部分。现阶段,在软硬件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已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信息资源一词最早出现在沃罗尔科所著的《加拿大的信息资源》,是指企业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对决策有用的数据。广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资金和人等。

高职院校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二级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基本信息、教学管理信息、社会服务信息等。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的资金投入和有效的人员配置,形成标准统一的信息资源,为全体师生服务,为学校管理决策服务。

1 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资源管理缺乏整体规划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经验和可参照的案例,在制定信息资源规划时往往不重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缺乏整体规划。日常工作中,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根据各自业务操作实用性和便利性的要求,自行购买或委托责任部门采购应用系统,出现了多种机型、多种运行方式、多种运行平台和多种数据库共存的情况,导致不同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的兼容性差,影响了信息资源实际价值的发挥。

1.2 信息资源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在完善的软硬件系统基础上,高职院校信息资源管理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操作和应用人员。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基础薄弱,在近十年的大发展中普遍采用了扩规模增人数的外延发展方式,在此期间根据信息化建设需要引进部分计算机专业人员,以加强学校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和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但真正懂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员却很少。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管理人员专业对口的较少、照顾人员较多,专业化程度低,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严重缺乏信息管理工作意识。此外,高职院校对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够,为信息管理人员提供的专业培训和进修等继续教育机会也很少,无法有效提升其信息专业技能和工作素养。

1.3 信息资源管理的服务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信息资源管理的服务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平台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信息资源缺乏实际使用价值,无法吸引用户的关注;二是信息管理人员对学校工作不熟悉,无法基于不同的应用需要对已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筛选、归纳和分类,并主动提供给信息资源的使用部门,造成了资源闲置和浪费。

国家教育部于2010年5月颁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鼓励高校信息资源管理部门改变传统的服务手段,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及时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找准学校信息与社会公众的结合点,开展产学研方面研究,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信息服务,但由于信息利用服务的方法和手段落后,导致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不完善、信息公开范围不明确、信息公开内容不完整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信息资源开发及提供有效服务利用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是高职院校信息部门的主要工作[4]。

2 改进目标与具体措施

2.1 改进目标 高职院校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服务。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①高职院校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各方面条件,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揭示不同信息资源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关联性,并使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价值。

②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混乱现象,在信息资源管理中,责任部门需要设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避免再次出现信息内容互不兼容的情况,为信息资源的流通、共享打好基础。

③高职院校的信息资源一定要始终贯彻以用户为中心,按照广大师生的需求来进行整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资源、选用合适的整合工具和手段,不断调整信息资源整合的结构和模式,让用户能最便捷有效地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满足广大师生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2.2 具体措施

①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信息资源管理作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在设计理念、建设模式和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全盘设计,突破部门界限,统一规划、统一构建,覆盖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尽量采用数据共享的模式来整合原有系统的数据,以实现低成本、易维护、可持续等目标。

②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统一标准。在全校范围内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是信息资源管理、共享,实现跨部门业务合作的基础,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可以协调各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的信息采集工作,有利于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③强化信息资源的应用。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完成基础信息数字化后,应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应用领域,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应用系统、建设教学资源库,在科研和教学等工作中找到与师生紧密联系的切入点,强化信息资源的应用。

④加强队伍建设。高职院校信息资源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管理队伍,一是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激励机制,在工作量的核算和津贴发放上予以倾斜,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通过企业实践、横向课题、毕业设计指导等形式,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为自主开发打好基础;三是加强人员信息技能的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定期技能考核等方式,帮助其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各项技能,提高其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顺利地获取资源、畅通地进行信息交流等。

[1]陈贺婉.浅谈高校信息化队伍的培育和管理[J].科技风,2014(14):254.

[2]王冰,王玲.高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6):97-98.

[3]梁俊杰.新时期高校信息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广东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110-112.

[4]董华.关于高校信息资源整合的几点思考[J].创新科技,2013(10):61.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院校
美军信息资源管理战略概况研究与启示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大数据在部队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西藏农牧业信息资源管理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6年总目录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