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铸造军魂之探析

2014-09-14 06:30赵宝文
价值工程 2014年25期
关键词:军队政治环境

赵宝文

唐坚②

宋旭明③

马国江③

殷燕④

梅奇义③

赵志宁⑤

(①国防信息学院,武汉430010;②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石家庄050081;③总参炮兵训练基地,宣化075100;④全军后勤信息中心,北京100842;⑤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3)

1 新媒体的特质

1.1 新媒体传播对象的广泛性 随着信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传播对象在时空距离上逐步扩大,范围更广,规模剧增,在新媒体环境下其覆盖率和普及率使其传递的信息能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并会被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所接受。

1.2 新媒体的高效性 一是新媒体通过散布性传播模式所形成的网状结构,来增加人们获取的信息量,拓宽视野,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分析能力,在信息传播中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是网络作为现在最快捷的信息高速通道,使得新媒体的传播对象能借助电子邮件、视频网络聊天、超文本链接等方式随时了解所需信息,自主选择所需信息或传播信息,增强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容量。二是新媒体借助图像、声音和文字等传播方式的整合,营造场景,增强内容的感染度,刺激新媒体传播对象的听、观、说、触等器官,调动新媒体传播对象的参与意识和兴奋点,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1.3 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复杂性 一是新媒体传递的信息具有导向性,新媒体通过对信息的广泛、连续、重复性传播,结合社会的认同和主导,形成对待问题趋于一致的地位的观点和态度,并作为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的准则。这种具有正面性导向的传播内容有利于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产生叠加效应。二是新媒体传递的信息交互性和多维辐射的传播增加了国家和政府控制信息源的难度。随着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的盛行,其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科学的、愚昧的、真实的、虚假的、先进的、落后的并存,海量的信息使得政府的控制困难。

2 新媒体环境下新时期新阶段军队思政教育的特点

2.1 传播主体趋于大众化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来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传播主体是信息的拥有者和控制者,通过利用传媒优势对信息的传播主题和方式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筛选、过滤,从而掌握了信息的源头和传播方向,通常信息的传播者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相互统一的,这样利于传播者按照社会意志和道德规范进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但网络的出现重新构成了新的传播复合体,网络传播主体的大众化趋势影响了信息传播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契合的关系。

2.2 传播载体呈现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新媒体环境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手段趋于多样化。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不断增长的传播工具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建了新的平台。近年来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介形式,也逐步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2.3 传播内容凸显广泛性 基于传播学机理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内容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纽带。新媒体环境下以弘扬主旋律为主题、正面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解释为主要内容通过网络将理论性的内容赋予实践的传播意义。基于这种情形,网络传播内容的开放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带来了更多的新的内容。

2.4 话语转换更具挑战性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应用话语表现理论说服力的活动,主要表现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力,通过道德修养渗透每一个受教育者内在的品格并幻化为其生活的态度和行为准则。随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方向性强,但有些内容脱离共同关注话题,缺乏语言生活化、生动性、时代性,而不易被接受;二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缺乏共识,关注问题的兴趣点存在偏差,导致集体失语状态。

3 新媒体环境下对军队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

3.1 新媒体环境促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发展 一是新媒体环境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既省时又省力。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正在逐步被研制和开发成软件,在不同程度上避免和减轻乃至替代教育工作的重复性,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致力于研究当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利用现有教育形式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的现代化宣传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互补。二是新媒体环境推动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以往单一的以人为主的教育途径,逐步发展为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等媒介的多样化教育途径,从而实现多方位、实时化、立体化的传播思想政治、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更加迅速、丰富地呈现出来,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被教育者。三是新媒体环境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搭建了心灵沟通的桥梁。面临紧张的生活压力和激烈竞争环境下各种心理压力,新媒体环境为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平台,通过解答思想,解决问题,密切双方的沟通交流,达到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2 新媒体环境促进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补充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等内容,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时代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变化,不断补充和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模式和手段的多维性特点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信息传递间的共享性、同步性、可复制性促使教育内容更加充实、生动和迅速。

3.3 新媒体环境促进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点和模式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又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渠道,促进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图文并茂、声画同步的传播方式方法,构建出虚拟的现实和逼真的生活场景,能够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快捷地传递教育内容,旨在提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预测性。其次,新媒体环境驾起了一座教育主客体间信息传递和思想沟通的桥梁,缩短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时空上的距离,拉近了双方心理上的关系,调动了教育对象积极参与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3.4 新媒体环境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空间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新媒体环境下以网络技术为主的虚拟环境不分国界和区域,所创造的舆论环境,易受较强的感染力影响,也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主要原因。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可在现有基础上,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成功做法拓宽视野,借鉴和创新。

4 新媒体环境下对军队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

4.1 新媒体环境束缚了军队思政教育对象的形象思维和判断力。在新媒体环境下伴随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视觉化”、“图像化”的技术手段在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和听觉享受的同时,无形中把个体浮躁化、肤浅化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和审美素养潜移默化地传递出来,极大地削弱了教育对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容易造成思维定势,影响教育对象思维的机械化和主体性。

4.2 新媒体环境冲击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和社会交往。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交流平台,以其特有的符号传递信息,把信息的人际间传播转变为人与媒体、与机器的交流,造成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冷漠及情感和心理的错位。影响到了个体在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新价值取向、心理倾向、行为方式、行为规范。

4.3 新媒体环境中的“垃圾”和“文化侵略”影响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得教育对象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行为准则出现错误。随着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新媒体环境呈现的复杂性特征使信息传播内容、方式、方法等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暴力、色情、犯罪、低俗的不良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导致个体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偏离社会主导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还有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外反华势力利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力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渗透到我们的网络中,推行文化霸权,误导了人们的审美观念、道德标准、行为准则、文化品位。

4.4 新媒体环境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弱化。传统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双方面对面的交流,使教育者能够实时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控制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但新媒体环境下为其增加了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一是开放的新媒体环境赋予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的资源共享权,使二者的文化视野趋于一致,话语表达接近,观念差距缩小,使得教育者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高素质、强权威优势受到很大的挑战。许多不良的社会信息使得受教育者被“同质化”,导致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失去影响力和权威性。二是多维的传播渠道突破了受教育者的固定性、单一性,使教育对象不稳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被淡化,反馈信息的真实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判断力受到阻碍,从而削弱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注释:

①国防预研基金.

②全军军事类研究生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012JY002—429.

[1]陈妍.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影响力及其对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9,9.

[2]焦明姝,陶军.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7).

[3]刘鹏,廖达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4).

猜你喜欢
军队政治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政治攀附”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环境
军队的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