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临空产业链的分析

2014-09-15 22:41王志坚
价值工程 2014年25期
关键词:湖南分析

王志坚

摘要: 国内外成功的临空经济经验表明构建临空支柱产业,引导并形成全产业链,打造以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和航空引致产业为基础的航空经济产业生态系统是临空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湖南要促进临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分析湖南的临空产业链,扬长避短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Abstrac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uccessful experience on airport economy shows that constructing airport pillar industry, guiding and forming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and creating the aviation economic ecosystem with the basis of aviation core industry, aviation association industry and aviation caused industry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airport economic growth. To promote th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airport economy,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Hunan airport industry chain adopt good points and avoid shortcomings.

关键词: 临空产业链;湖南;分析

Key words: airport industry chain;Hunan;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5-0013-02

0 引言

韩国仁川、德国法兰克福和美国孟菲斯等发展成熟的临空经济以及初具雏形且走在我国前列的北上广等临空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构建临空支柱产业,引导并形成全产业链,打造以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和航空引致产业为基础的航空经济产业生态系统是其临空经济发展腾飞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促进湖南临空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对湖南临空产业链进行分析。

1 临空产业链的概念

1.1 临空经济的概念

临空经济(或称“空港经济”)以航空运输(人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以航空货流和商务人流为支撑的经济就称之为临空经济[1]。是依托机场,特别是国际性大机场人流、物流聚集的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特定的多功能区域经济形态和产业布局模式[2]。

1.2 临空产业的概念

从临空经济发展层次看,不论是临空产业群的发展还是航空城经济的建设,临空产业必须具有特定的航空枢纽指向性。航空枢纽指向性受制于便捷的航线连接性、运输的快速性和时效性、运输产品的高价值性三大因素的影响。

按照与航空运输业务联系的紧密程度临空产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包括航空性和非航空性在内的机场业。二是包括航空物流业、航空维修制造业、航空食品加工业、航空产业研发在内的航空配套产业。三是包括临空地产业、临空会展业、临空旅游业、临空广告业、临空仓储业、临空总部经济业等在内的航空关联产业。四是包括临空高新技术产业、临空农林业、临空咨询业、临空金融服务业等在内的航空引致产业。

1.3 临空产业链的概念

作为产业经济学的概念,产业链先由社会分工引起,在价值规律和商品流通规律作用下,自发搜寻一种最佳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来实现产业价值和增值。因此,产业链是指产业部门基于技术经济联系,而表现出的环环相扣的关联关系,其本质是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它是各个产业部门在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的。也就是不同时空的上下游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交换和信息反馈。产业链分为把断环和孤环形式的产业链串联起来的接通产业链和把现存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的延伸产业链两种类型。但不管哪种类型,产业链多具有明显的集群性、层次性和指向性。

临空产业链同样具有这三个特征。临空产业链的指向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资源禀赋指向性,产业环对航空枢纽的指向性,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机场业及周边区域的资源禀赋,而资源的分散性又会引起追逐资源禀赋的产业环在空间上的分散。第二、劳动地域分工指向性,资源禀赋造成区域企业具有相对优势的专业化发展方向,而专业化分工也造成了产业环的空间分散性。这使得临空产业链的企业群大都是具有以生产高附加值、体积小等产品的高科技制造业。第三、区域经济传统活动指向性,特定资源禀赋形成的区域经济活动的路径依赖性和惯性使得区域在产业链分工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指向性。

临空经济的发展必然涉及到临空产业链的整合。临空产业链的整合战略就是在临空产业区域内现有的产业基础上,注入机场企业,让这个企业来带动和驱动原有产业的重新配置,形成新的产业链条,改变原有的生产可能性空间,增加社会发展的可能空间。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经济外溢性分析和业务吸引力分析来寻找构建临空主产业链,以流量经济的本质为出发点,寻找和挖掘机场流量带来的延伸需求,并按照完整价值链原则,串珠成链,将散乱的单个业务整合成彼此关联的业务板块,并且建立业务可行性分析矩阵,通过重点引进明星业务、酌情引人淘宝业务、禁止引人搜狗业务,限制引人陷阱业务来确定临空性产业业务的选择和构建[3]。

2 湖南临空产业链分析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是湖南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随着临空经济的深化发展,其定位也由湖南省枢纽机场提升为中国中部区域枢纽机场。通过加大服务力度,切实吸引湖南省内3+5城市群的客货资源,湖南着力打造的黄花航空城已经初具规模。以此为契机,湖南临空经济形成了以黄花机场为“雁头”、以长沙临空经济区及长株潭临空经济产业带为主体、以长常张为“左翼”、以长衡永为“右翼”的“雁形”临空经济结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临空产业链。

2.1 机场业

湖南现已有长沙黄花、张家界荷花、常德桃花源、永州零陵、怀化芷江5个运输机场。根据湖南通用航空产业2012-

2020年发展规划,将新建岳阳、衡阳、邵东、武冈四大运输机场。机场布局比较均匀,运输机场密度为每十万平方公里2.4个,远远超过全国平均运输机场密度每十万平方公里1.6个。机场作为专门为航空运输提供服务的地面基础设施,其发展程度直接制约航空运输供给的增长,因此超前规划的湖南机场建设对于湖南临空产业的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同时也适应了湖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发展需要。其中黄花机场2013年开通航线100余条,其中国际和地区定期航线7条,共执飞84个航点,新增(恢复)包头、榆林、运城、遵义、泸州、扬州、桂林、丽江、湛江、石家庄、黄山、长滩、岘港、清迈14个航点,覆盖国内各大中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初步形成。开通了直飞欧洲德国法兰克福远程洲际航航线和马尔代夫、马来西亚等东南亚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600万人次,排名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12位,跻身全球旅客吞吐量百强机场之列,荣获“国际三星机场”。

2.2 临空装备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

机场行业的增长主要取决于航空运输需求的增长,因此,湖南长沙借助力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大等省内近百所高等院校大力发展与临空指向相关性强的临空装备制造业,形成了极具优势的临空装备制造产业链。

湖南省有3所高校设有航空航天学院;有张家界航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南方工学院等3所航空职业教育学院;拥有涉及航空研发制造的科研机构89家、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106家、63家工程技术中心、44个国家重点学科、7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6个博士点;拥有49名两院院士、43名长江学者,以及42余万的科技人才队伍。雄厚的人才优势奠定了湖南临空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株洲的中国南方航空工业公司,长沙望城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公司望城航空工业园以及航空工业城、长株潭航天城等航天和航空项目的建设和资源整合,“吸引包括中国航空集团、航天集团等国内外航空航天产业企业进驻,从事包括直升机、通用飞机及航空发动机、起落架、卫星和关键零部件等整机、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国际转包生产等[4]”。

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湖南省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的巨型产业,绝大部分通过产业集聚的方式集中在国家级和省级的千亿工业园区内,像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九华示范区等。以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和中联重科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比亚迪、吉利汽车为主汽车制造业、以株洲的南车集团为领导机车制造业、以及湘潭的矿山装备制造业不断整合资源、加强配套产业的引进,借力黄花国际机场不断扩展市场,成为中部枢纽型的临空型的先进制造加工基地。

2.3 临空高新技术产业

长沙机场紧邻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浏阳制造产业基地、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区和大学科技园,这已成为长沙优势资源深加工、产品研发、制造出口基地,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依托航空运输的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金属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和节能环保材料等产业链。

以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载体,突出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三大领域,形成了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及设备、超级稻等粮油作物育种那个产业链。

以长沙光伏产业基地为核心,打造出国内领先的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和光伏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储能电站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发,智能电网设备制造业、节能环保装备业、节能环保综合产品和节能环保服务业等产业链。

3 湖南发展临空产业链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导。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使得机场发展要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以提升机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

其次,加大对临空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税收等优惠措施,引导符合产业导向的临空产业落户、吸引大型物流企业总部迁入,并促进其多产业并进、集群化发展和本土化根植。

第三,强化人才保障,积极培养和引进适应临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和紧缺型急需人才,完善各方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构建良好的信息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曹允春.临空经济,速度经济时代的增长空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

[2]王晓川.国际航空港近邻区域发展分析与借鉴[J].城市规划汇刊,2003(3):65-68.

[3]路晓菲,王晓华.临空性产业链的选择和构建[J].国际航空,2013(7).

[4]朱有志,张胜军.湖南临空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发展[J].湘潭大学学报,2010(3):7-10.

猜你喜欢
湖南分析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境内有几次重大转兵?
湖南最早的农工会组织在哪里成立?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