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4-09-15 13:07陈静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

陈静

摘 要:新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在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生活中所需要掌握的小常识。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既是“贴近生活,学以致用”,让同学们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认知与了解。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17-01

新课程改革之后,通过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中的变化分析,可以清晰地注意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更加重视“知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们发现数学自身的趣味性和生活性的方式方法,能够使学生们更加自主的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存在,积极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更具生活性与娱乐性。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1、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与好奇

一直以来,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不够热情,甚至对数学的学习出现逆反心里和厌学情绪,其主要原因是:数学对学生而言太脱离生活,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所以对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

这一弊端在新课程的改革后获得解决,在新课程的改革后,数学与生活处处紧密相连,通过丰富的数学题材,和形式多样的问题,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勾起学生们对与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这些改变都是因为新课程的改革,正符合小学生的好奇心里。依据新教材的规定,在小学的教学材料中,需要充分体现出数学在生活在无处不在,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数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通过设计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摸索中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理解数学的本质与运用方式。所以学生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学校外,都可以通过探索和体验数学在生活中存在的形式。事实上,在数学的教学案例中,早已存在许多学生都起亲身验过的经历。日常生活中处处蕴涵深刻的数学理论,对日常问题的研究常常能够激发出新的思索和新的创意。因此,将生活问题设计成数学情景,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些兴趣,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

3、数学情境生活化、 能够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与思索

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在内容上以生活情景和设计情景为主,包含一系列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烈好奇心和探索心的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不仅感到熟悉,更能在好奇的状态下不断组织知识结构,从而使思维不断获得扩展,并且能够使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发现新的问题,产生可连续性的思索动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是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知识相互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生活知识,使知识与理论紧密结合。因为小学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处在发育成长阶段,所以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对生活中常见却不甚清楚的事物感兴趣,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使学生们产生主动探寻答案的动力,让学生们在好奇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寻找答案的娱乐中不断学习与成长。

1、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提高学习主动性

因为小学生只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热情与积极性,所以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才能使他们自主进行学习,并且学习的效果也很明显。反之,如果小学生进入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即便认真听教师讲课,其学习效率也不会很高。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在生活实践的讲课环境中,对相对复杂的知识,也能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学生们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得到很好的释放,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保持很高的程度。

2、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学习抽象化的知识时,虽然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但是因为所掌握的知识点太过脱离实际,或者不能使学生将知识点与生活进行有效连接,所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并不牢固,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知识点就会被遗忘。

根据上述分析,数学教学生活化结合学生们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并且通过引导学生们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下寻找数学元素,发现数学知识点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感悟,深刻理解知识点的本质意义,同时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运用。同时数学新课标非常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积累与知识运用为考虑,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

3、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数学素质的培养

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开拓精神。学生通过数学思维的培养,学会用数学的角度看待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现代社会人才需要具备的数学素质。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是需要长期、系统、综合的学习锻炼过程。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数学能力,这在学生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更加贴近生活的同时,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朝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途径[J].新课程2012(4)

[2] 李 燕.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之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3(9)

[3] 郑毓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