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言教育中使儿童的语言得到发展

2014-09-15 09:32刘淑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儿童游戏家长

刘淑平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为: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由这些要求可以看出,儿童的语言教育在学前时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会了说话,幼儿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才能自由交谈,才能更好的认知、感知、接受和再创造。一个孩子的社交能力,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交流水平、表达能力等方面。而在社会交往中,孩子用的最多的,则是语言。能否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自己的目的,是我们衡量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标准,也是我们进行语言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41-0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如何发展和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教师需要为儿童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为儿童创设更多语言训练的机会。另外要掌握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抓住关键期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纠正不良的语言习惯,引导他们正确使用语言。

一、环境

“狼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初期离开了特定的环境,一切后天学习都是枉然。若是儿童在学前期养成不良的语言习惯,后期改正有相当的难度。因此,为儿童创设一个开放愉快的语言环境,促使他们敢说、想说、喜欢说、愿意说,有机会说,有计划有准备的开展语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课堂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儿童引发学习兴趣,更加集中于课堂学习。在学前期,儿童的课堂教育是有限的,课堂教育的内容也十分繁多,把握好每堂课的语言教育十分关键。在前20分钟儿童的注意力较集中,这个时期可以对儿童进行规范语言习惯的教育。而在后期,则可以创造出适当的情景让儿童提高注意力。比如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看图说话等。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通过多种感官来亲身体会,可以进一步促进儿童的智力开发以及对这个五彩的世界有更为生动细腻的感触,能将静态客观的知识灵活化,从而产生新的思维和构想。儿童的语言学习,同样运用到多种感官。如听、看、说等。

在课堂上,儿童通过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的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学得相关的语言习惯,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儿童回答问题,不仅仅是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幼儿创造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错的予以鼓励引导,回答对的则可以进行深一步的启发探讨。

2、游戏活动

在游戏活动中,儿童是最轻松愉快的。你可以发现,游戏中儿童的语言是多样的、神奇的、充满幻想的,因为游戏本身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儿童的语言得到极大的提高。我曾经遇到一个有轻微自闭症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鲜少开口,问他什么也不回答。但在游戏中与他交流就变得格外容易,甚至他会主动拉住你向你介绍他在玩的游戏或是问你他不明白的地方。同样,与其他孩子的交流沟通也在游戏的过程中变得十分轻松愉快。

如果说在课堂上儿童更多的是进行词汇的积累,那么在游戏中,则是实践运用的时候。许多在课堂中学到的词汇并不是经常使用的,而在游戏中,孩子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说出不同的语言。为孩子创造一个开放的游戏空间,则是为孩子愿意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创造条件。

游戏时的氛围十分重要,轻松愉快的环境更适合儿童游戏。教师在游戏中起的只是创设游戏环境兼在旁看护的作用,不能过多的介入儿童的游戏,只能在游戏方向不对或是发生突发状况时以同伴者或指导者适当的引导游戏的进行。

3、家庭环境

儿童在其他许多环境中也会用到语言:比如入园离园时教师都会和孩子寒暄一番,在家中孩子与父母的交流等。这些语言环境有的是我们能顾及到的,有的是我们顾及不到的。比如家庭环境,儿童呆的最多的地方除了幼儿园就是家,因此家庭教育十分重要。著名的陈鹤琴先生就说过“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家长应该为儿童树立起正面积极的形象,因为儿童的一举一动都受家长的影响。在家庭语言教育中,家长应该丰富儿童的日常生活知识,增进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儿童在生活中自然正确的使用语言;多带儿童进行室外活动,经常旅游踏青,让儿童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支持儿童的探索,鼓励儿童提出问题,不无视儿童的问题;创造愉悦民主的家庭环境,不苛责儿童丰富奇妙的想象,凡事让儿童多动手动脑;给儿童单独的空间,不过多干涉,为儿童创造属于自己的阅读天地,训练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

仅家长单方面教育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与家长形成教学联系,家园共育。老师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儿童的发展动向,进行阶段的训练。而家长也应该每天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参与儿童的学校教育,回家时进行适当的巩固。儿童的语言教育是复杂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二、儿童发展情况

每个儿童在生长阶段的发育状况都是不同的。有的儿童接受新知识较快,发展迅速,而有的儿童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不能较快的掌握老师教的知识,我们老师就需要因材施教,不能对所有的儿童都采取一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儿童,可以采取“帮帮结对”的方式,让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进一步学习。有必要的话,教师应该单独指导。

另一点,在学习过程中应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我们不能要求儿童接受不在他们理解范围的知识,也不能教给他们过于简单的知识。抓住关键期,在适当的时候教合适的内容,有利于儿童最大程度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应该顺应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实践

在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这方面,我进行了许多尝试。在周一的早晨,我让每个儿童做一个双休日活动汇报,鼓励孩子将双休日发生的事情复述出来。因为是自己的事(下接第142页)

(上接第141页)情,所以儿童格外感兴趣。如果课上没有讲到的孩子在课间也会拉着我向我汇报,可见,训练语言要关注儿童自身发生的事情。

每周我们班上会请一个小朋友准备一个故事讲给全班孩子听,因为孩子都有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意愿,所以准备故事十分认真。讲故事的儿童语言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语言组织、发音方面都得到强化。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学前期是儿童语言的飞速发展时期。在学前期培养儿童正确的语言习惯,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我们老师应该抓住这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儿童说话兴趣。我相信通过我不断的实践探索,一定会找到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儿童游戏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