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六步曲

2014-09-15 09:32魏来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

魏来玉

摘 要:都说“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但却是工作量最大的“主任”: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还要负责班上学生的学习、生活,解决学校、班上的一些事务,处理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事务。特别是在小学时期,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难题,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善于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做好班级的文化氛围创设、做好班干部的任用、明确好班规班纪、引导学生做好学习任务、有效开展班级活动、做好学生的综合评价。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进行班级工作的管理,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班主任老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62-01

一、首先要做好班风的创设

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各项行为习惯、品行认知养成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在主要场所,班级班风、班级文化的科学与否、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甚至是未来的发展。“环境塑造人才”,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是否浓郁,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认知十分重要。这就需要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班级的班风创设,营造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班风,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班主任可以在教室黑板上方张贴自己班级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能够随时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还可以张贴名人名言和他们的画像,让学生能够以名人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学习目标;也可以张贴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图片,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张贴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精美书画作品,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身边的正能量与榜样,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充满精神文明的浓郁文化的创建,一定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慰藉他们的心灵,引领他们积极向上,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对于班风的创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其次要做好班干的任用

班主任不可能随时随地驻守班上,但是班上可能随时出现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上选拔一些得力“助手”,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干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铺平道路。当然在班干的选拔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选拔中,体现班级管理的民主,让大家体会到参与班级工作的乐趣,感受到班级主人公的地位。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公平原则,班主任还可以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对于班干部实行轮换制,分组实施。每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要根据每组成员的实际能力做到明确分工,这样让每个学生尝尝当“官”的快乐,打破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神秘感,同时让他们增强当班干部的责任感。总之,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三、再次要明确班规班纪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班级也要有严格的班规。这样才能够使班级工作能够在一定的规则下有效开展,也便于全体师生“有法可依”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过版规的制定不能教师“一人说了算”,而是要将制定工作交给全体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起草,然后班长收集各组记录,整理后交班主任审阅。班主任整体把握,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再次让学生针对建议,民主讨论、修改,再提交给班主任过目。通过多次的协调、完善、补充,就能够使版规体现出全体同学的意志,大家都参与到了版规的制定中,自然对于版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知,这也能够便于学生日后更好的遵循规则,自然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

四、另外要做好学习引导

学习是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一切班级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开展学习工作。所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例如多给学生准备一些工具书、参考书,让他们能够拓展学习渠道;另外也要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使组内的同学能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全面进步;此外也要多举办一些班级学习活动,比如书法比赛、朗读比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一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让他们能够认识到更多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效率等等。当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时,允许与老师、爸妈、小伙伴和其他人合作完成。这样他们没有心理负担,乐于完成,乐于学习,和谐了他们的心理,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五、再者要做好活动的开展

为了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也要能够定期的组织一些班级活动。不过,活动一定要符合当时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每次活动可以由当时所任班长牵头,全班参与的办法进行。至于搞什么活动,怎样搞由学生自己去确定。这样学生参加活动时没有心理压力,相反有更多的活动自主权,没有过多的限制性条规,他们一定会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这样的活动开展方式能够再一次实现学生的班级主人公地位,提升他们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六、最后要做好学生的评价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自我认知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对于自己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外界获取的,比如家长对于自己的评价、同学对于自己的评价,特别是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有时候教师无意之间的一句表扬可能成为学生奋发图强的起点,而一个蔑视的眼神可能成为学生自暴自弃的导火线。这就需要教师认识到自身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意义,作为老师要更多地欣赏他们,让他们付出的劳动得到认可,更多的是激励。其实班级对学生的影响,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道题,而是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做一个诚信,有责任感的人。对于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坚持全面涉及、正面引导,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的实现评价的目的。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工作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不工作,爽飞了?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