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白让语文课堂教学富有生命

2014-09-15 09:32付元丽杜素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效果

付元丽 杜素梅

摘 要:小学阶段,简单应用题是做好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也是整个简单应用题教学的启蒙阶段。低年级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要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这些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关把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复合应用题和复杂应用题教学的成败。近年来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讨,取得效果比较明显。

关键词:简单应用题;复杂应用题;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80-01

新教材为我们的语文课堂留有很大的空间,就是让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我们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教材所选的文章特别的耐读。作为文本,我们会发现多处留白。。语文教师要具备一双挖掘文本资源的“慧眼”。尤其是善于抓住文本的“空白”,利用文本的“留白”,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拓展、丰富文本的内涵与意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解读文本。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养成阅读文章能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题补白

激发兴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的题目多种多样,有的题目以特定的语言形式,标示出鲜明的文体特点;而很多课文的题目往往又能反映出作者的感情态度;在有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里,作者为了突出文章的精彩片段,又常常以故事的主要情节作为题目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我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中产生疑问并推想:十分自然地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并有利于直接抓住文章学习的重点。

二、课前背景补白

课前背景补白,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每篇文章写作前都有不同的写作背景,学生通过了解写作背景,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背景的补白。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由于学生对本段历史不熟悉,在理解课文时有一定难度,因此,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相关背景资料的补白是学生学好这篇课文的基础。孩子们通过阅读课外书、查阅网络资料,对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和英法等帝国主义对查阅网络资料,对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和英法等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帝国主义的愤慨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之情。

三、标点补白

不少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等待着读者用想象去补充。如《笋芽儿》一课,“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 ”这是描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景象,却没有说完。那么,这个省略号到底表示说的什么呢?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四、给课文插图配“画外音”

《挑山工》一文中有一幅插图,图上画着一位身穿红背心的挑山工,正挑着货物攀登在陡峭的山路上。课文的结尾写道:“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在课文插图下写几句最想说的话,可以写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写自己的体会,鼓励学生说有创意的话,有哲理的话,先写后说,多元化表白情怀练在情节空白处。

五、抓住文章情节空白处补写

1、从事件叙述的空白处入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写得简略,给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续写,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文本更丰满。

例如,《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课文中女娲找五彩石部分,只写了女娲忙了几天几夜,而没有写女娲是怎样找的。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神话故事的特点发挥想象:女娲会到哪些地方去找呢?有的学生写道:“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娲边走边用手摸着每一块石头,细细地分辨着。她走遍了每一个山洞,终于在最后一个山洞里找到了白颜色的石头。”有的学生写道:“女娲走了很多地方,一块五彩石也没有找到。她气喘吁吁地来到悬崖边,在峭壁上,她看到了一块黄颜色的石头。她高兴极了,就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拿了。”有的学生写:“女娲走了很多地方,她翻越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河,找呀找,她很渴,就到小溪边喝水。就在她喝水时,一块蓝石头出现在清清的溪水里。女娲宝贝似的把它捡了起来,放进怀里……”

2、情节的延伸

课文的结尾往往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练笔,延伸情节。如在《穷人》一课后,让学生想象一下,渔夫和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又发生一些什么事呢?他们是如何生活的?这样,就使课文的情节得以延伸,穷人那勤劳善良的品质也可得以再次体现。

3、结果补白

在学习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时,课尾我出现小练笔:“在学习课文的的过程中,开始我很高兴,因为我认识了一个( )地球。后来我着急了,因为( )。我气愤了,因为( )。我痛心了,因为( )。我担忧了,因为( )。我也要发出呼吁( )!”通过这样的补白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升华感悟,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而且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信心和决心。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总之,教师一定要潜心会文本,善于发现文本的留白之处,善于在无字处读出文本的内涵,在备课上舍得花时间,善于无中生有,善于开发课程资源,确定好补白的方式和时机让补白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