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和初中生物课程的地位

2014-09-15 09:32阿娜古丽吐尔逊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生物进化

阿娜古丽?吐尔逊

摘 要:两栖类动物作为有脊椎动物里面的鱼类和爬行类动物之间的过渡性动物还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关键性动物。它既有鱼类的生理特征又有爬行类的形态特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它的痕迹,也是我们喜爱的动物之一。按新课改教学的要求以学生为主,教师教导的原理下要积极带动学生深入观察实时生活并结合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两栖类动物;生物进化;新课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23-01

生物进化历程是包括在初中教学中的必要内容,也是解开自然界中奥秘的扎点,我们解开这一点的中点和起点也关于两栖类动物。

生物课对初中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指学生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熟悉是指学生每时每刻和生物共存,所以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极大,老师为带好学生要抓好杂点并要有节律性的解释相关内容。

研究生物进化是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解开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来更好地推动生物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是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

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由此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两栖动物能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即水到陆生,两栖类动物的进化完成了从水生到陆生,从鳃呼吸的转变。

两栖类是由鱼类进化来的独特种类,我们可以通过某些生理特征来判定某种生物是不是两栖类。而大多数的特征都是从他们的祖先鱼类那里继承而后变异来的,大多数变异的发生都是有利的,因为这种进化特征可以使他们增强摄取和防御能力。

两栖动物的特征与鱼类十分相似,他们的心脏是由左右两心房组成的,然而,动静脉血在心室中的混合使得两栖动物的呼吸系统非常低效因此作为补偿,两栖动物可以通过体表皮肤和口腔表皮吸收更多的氧气,然而这种通过皮肤呼吸的方式类似于鱼类的腮式呼吸。

两栖动物还有其独特的繁殖习性,就是幼体在水中发育鳃呼吸成体肺呼吸,这使得他们能够在路上觅食,并寻找住所,当两栖类动物性成熟之后就又回到水中进行繁殖,它们在水中交配,雌性在水生植物枝上产卵,有些鱼类体内有鳔,这可使他们在水中保持直立但是鳔不能够吸到水中的氧气到血液,有科学证据表明通过基因突变,这个时候已经有许多的毛细血管和纤毛在鱼鳔上形成,就像一个原原的肺结构,这样的进化就使得这些鱼能够在陆地上停留较长的时间,因此在干旱的季节这些有肺结构的鱼就能迁移到附近的水生环境中,从而保持一个种较好的存活率,这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有些鱼已经具有肌肉,如肉鳍这种肉质鳍结合了鱼鳔到肺的突变,使得这些鱼能够在陆地上迁移的更远,利用他们的重鳍这些鱼类能够在陆地上推动他们的身体前进,而且这也使得这种鱼类能够存活繁衍并进一步进化出四肢,由于他们的死只能够更好的适应在陆地上的生活并且他们的非结构能够更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因此他们就可以更长时间的生活在陆地上,并进一步演化成早期两栖类。

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离不开生物进化的大致趋势,动物而言两栖类是水生动物演变陆生动物的过渡性动物,他的幼体向他的祖先一样用鳃呼吸在各个鳍的协调下游泳成体以后和他的后代一样用肺呼吸,但还在离不开水的缘故皮肤辅助呼吸,在他演化过程中隐藏不了的变化,和生理形态特征来完全可以证明两栖类动物是一个生物进化中的关键性动物研究进化历程的活化体。

在培养情感态度上教师该强调的一点是制定目标和不断地奋斗是取得成就的基础,我们要很成功的讲解鱼类在水中生活的长期过程中渴望陆地生活,而把这个为制定目标,结果达到目的,这样一个精神我们学生和每个人应该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晓鸿.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尾两栖动物食性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08(02).

[2] 高正发.四川绵阳市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J].四川动物,2006(02).

[3] Dubois Alain,江建平.现生两栖动物的高级阶元命名[A].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

[4] 李 成,江建平.无尾两栖类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栖息环境[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

[5] 嵇 庆.几种两栖动物基因组中c-myc基因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

猜你喜欢
生物进化
初中生物进化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可持续发展
“生物进化的学说”教学设计
生物进化知识点引发的思考
例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要点